這部1942年華納推出的黑白歌舞片,說的是上世紀初,紐約百老匯著名表演藝人George M. Cohan喬治柯漢的故事。他在當時紅遍美國舞台劇,會作曲作詞,更會跳舞,一生作過三百首歌舞曲子,而電影名字就是他最著名的一首樂曲。而包括這首歌在內的許多首歌曲都是愛國歌曲,所以可以說他是一個愛國音樂家。
喬治柯漢這個角色由華納男星詹姆斯凱尼James Cagney飾演,他是一個硬漢型的明星,平常多數飾演黑社會人物,但其實他從小就學習舞蹈,成年後也在歌舞團長期待過,歌舞其實是他的本行。而且他雖然個子矮小(165公分),跳起舞來肢體卻十分靈活。他前後演出過多部歌舞片,包括:Footlight Parade 華清春暖 (1933),Something to Sing About (1937),The West Point Story 西點春色 (1950) 等,說實話他的真正興趣也是歌舞片,他演出這樣多警匪片,也因為那是華納的專長,因為成本輕,而不是因為他的專長。而因為他在這電影中的舞技及演技都一鳴驚人,為他贏得一座最佳男主角金像獎。
電影劇本是由Robert Buckner 及Edmund Joseph編寫,不過後來經過著名的編劇家Julius J. Epstein及Philip G. Epstein兩兄弟潤飾過,所以故事及節奏都很緊湊。導演是米高克蒂茲Michael Curtiz,他導過的成功電影包括: The Adventure of Robin Hood羅賓漢歷險記(1938),北非諜影Casablanca(1942),Holiday Inn假日旅館(1942),Mildred Pierce (1945),等。這電影獲得八項金像獎提名,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剪輯,最佳原著故事,最佳男配角(Walter Huston),而得到的包括最佳男主角James Cagney,最佳音樂片音樂,及最佳錄音。
劇情:
電影是用倒敘方式描述喬治柯漢的一生。電影開始時,年老的柯漢復出舞台,在一部歌舞劇I’d Rather Be Right中飾演當時的羅斯福總統。首演當晚,羅斯福召他到白宮,並且頒給他一座國會獎章。他在見總統時,談到自己的一生。
柯漢的父母都是巡迴演出的舞台藝人,他們的表演包括歌舞,短劇,及雜耍。這一類表演是當時小劇場的主要項目,1873年七月四日國慶日那天,柯漢的父親Jere Cohan演出後趕回家,知道妻子誕下一個兒子,為了紀念國慶,他們為兒子取名喬治,紀念美國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
柯漢一家人是來自愛爾蘭的天主教家庭,喬治有一個姊姊Josie,他們都自小就陪父母演出。他們演奏小提琴,跳舞,後來他們的表演就以The Four Cohans為名。他17歲時成為劇團主角,而每天表演完,喬治就會代表一家人出來謝幕,說:我母親謝謝大家,我父親謝謝大家,我姊姊謝謝大家,我也謝謝大家。
他們的劇團越來越成功,跑遍美國各大城市演出。不過不久,舞台經紀都認為喬治這個人麻煩,又說他的演出沒有為演出加分,要將他除名。他父母勉為其難的離開他,分開表演。喬治就自己寫歌,他一直認為自己有作曲天分,寫了許多歌曲都沒有人接受。他整天推銷自己的作品,後來他寫的Yankee Doodle Boy終於得到一個經紀人的賞識。這個經紀人要他在歌舞劇中增加很多女的舞蹈員,搞得熱熱鬧鬧的,他又建議增加馬匹在舞台上,1904年他的Little Johnny Jones被搬上百老匯舞台,其中的主題曲就是I’m a Yankee Doodle Dandy,喬治飾演的Johnny Jones在劇中飾一個騎師,他的馬匹就是Yankee Doodle,結果一舉成名。(下圖:Cagney在劇中飾演一個騎師。)
因為他說的是一個美國人到英國去參加馬賽,所以用洋基人這名詞。而劇本中強調這個洋基人是愛美國的,一些對白也強調,他不會因為在英國贏了馬賽,而變做一個英國人,而他穿的騎師衣服也是由美國國旗的圖案做成,所以被當作是一部愛國作品。正好此時一戰爆發,美國洋溢一片愛國熱誠,Little Johnny Jones就被吹捧為一部愛國劇作,每次演出都配合大量的美國國旗,氣勢磅薄。
這劇中還有一首柯漢的有名的曲子Give My Regards to Broadway,是在一艘船甲板背景上演出,場面都很大,加上柯漢的獨舞,即時在百老匯舞台散發光芒。
此時喬治又開始與一個叫做Sam H. Harris的作曲家合作,開始推出一連串的成功歌曲及舞台劇。從這時起到1923年,他們幾乎每一年都推出兩齣以上的舞台劇,其中較為人知的有:Forty-five Minutes from Broadway,Popularity,The Honeymooners,The Talk of New York,The Fortune Hunter,The Man Who Owns Broadway,The Little Millionaire,Broadway Jones,It Pays to Advertise,Hello Broadway,Mary,So, This is London。而且一開始他就找回了父母及姊姊參加自己的劇團,一家四口一直都合作無間。(下圖:一家四口參加演出,服裝都非常愛國。)
而其中Mary不僅是其中一個劇目名稱,也是一首歌的名字Mary’s a Grand Old Name。原來Mary是他第二任妻子,她是在前來應徵參加演出時,兩人一見鍾情。這是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證明了柯漢確實是一個有天分的作曲人。
說柯漢是愛國作曲家不僅是因為他的一首曲子Yankee Doodle Boy,因為他後來又寫了好幾首愛國歌曲,其中最為人知的有:You’re a Grand Old Flag (偉大的國旗),Over There。Over There寫於1917年,美國加入盟軍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期,當時也是國人愛國心澎拜,歌詞裡面更是句句激發戰鬥意志:拿起你的槍,進發進發,每一個自由的兒子,不遲疑不遲疑,不論生與死,讓你的母親以你為榮,在偉大的紅白藍旗幟下,在那裏在那裏,洋基人來了,準備好祈禱吧,我們來了我們來了,不到終結不會回來…,其中那一句Over there, over there由一隊隊士兵唱來,就像是美國的國歌。到今天都是美國最受歡迎的軍歌之一。這就是為什麼羅斯福總統要頒發榮譽獎章給他的原因。
柯漢一直沒有退休,其實可以說他退休很多次,又再出山。他在舞台上跳舞,說笑話直到64歲死於癌症。
製作與卡司:
其實讓詹姆斯凱尼 James Cagney 飾演喬治不是一般電影公司的第一選擇,是因為他自己爭取得很厲害,而且他真的能歌能舞。他樣子還不如真的柯漢,通常飾演名人的演員都好看過真人,這是少有的例外。不過到今天,每個人都將James Cagney當作是喬治柯漢,這就是他演出的成功。據說真正的柯漢在病床上看這電影時,都說沒人可以好過Cagney。
也有傳說,Cagney 最初反對飾演柯漢這角色,因為柯漢在1919年演員工會罷工時,站在雇主的一方。另外在美國國會打擊好萊塢左派的行動中,Cagney 被指有支持共產黨員的傾向,甚至懷疑Cagney本人是共產黨員。後來該片製作人之一,也是 Cagney 兄弟的 William Cagney 就說,要將這電影製作成「最愛國」的電影,以便幫詹姆斯凱尼洗脫這些指控。
電影中有部分內容與事實有出入,比如說,喬治柯漢其實是出生於七月三日,但電影就說是國慶日七月四日出生。另如Mary是柯漢的第二任妻子,電影中就含糊地交代她是柯漢的第一任。而且Mary是柯漢與第一任妻子離婚的理由。不過他們白首到老,直到柯漢在1942年尾去世。飾演Mary的Joan Leslie 這時還不到17歲,已經擔當大片女主角,她之後還會受華納力捧,她也是 約克軍曹Sergeant York (1941),Hollywood Canteen好萊塢餐廳(1944) ,Rhapsody in Blue 藍色狂想曲 (1945) 等片中的女主角。
不過Joan Leslie本人是不會唱歌的,她在這電影中的歌聲都是由Sally Sweetland幕後代唱。倒是飾演父親的老牌演員華特休斯頓 Walter Huston 在片中有很多跳舞的片段,中規中矩,顯示他的舞技也不差。另外,片中飾演柯漢姊妹的是男主角詹姆斯凱尼真正的姊妹Jeanne Cagney,他們也是從小就一起表演。
擔任這電影攝影的是著名好萊塢攝影黃宗霑James Wong Howe 。他由默片開始就享譽盛名,著名的代表作有The Thin Man(1934),Abe Lincoln in Illinois (1940),Picnic 野宴 (1955),The Rose Tattoo (1955),Hud 原野鐵漢 (1963),The Heart is a Lonely Hunter (1968),Funny Lady (1975)等。其中因為 The Rose Tatoo 以及 Hud 兩度獲得奧斯卡金像獎。
這電影結果為華納賺了大錢,是華納公司到當時最賺錢的一部電影。同時多次被選入全美歷史上一百部名片之一。
主要演員表:
詹姆斯凱尼James Cagney飾喬治柯漢George M. Cohan
瓊李斯莉Joan Leslie飾Mary Cohan
華特休斯頓Walter Huston飾父親Jerry Cohan
Richard Whorf飾生意夥伴Sam Harris
Irene Manning飾女歌手Fay Templeton
Rosemary DeCamp飾母親Nellie Cohan
Jeanne Cagney飾姐姐Josie Cohan
S. Z. Sakall飾經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