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介紹

電影 Primary Colors 風起雲湧
電影 Bee Movie 蜜蜂總動員
電影 Pleasantville - 批判五十年代
電影 由J. Edgar 談胡佛的一生
電影 Titanic 鐵達尼號 (泰坦尼克號)
電影 The Man Who Shot Liberty Valance 雙虎屠龍
電影 Gone with the Wind 亂世佳人
電影 34街的奇蹟 Miracle on 34th Street
電影 春風秋雨 Imitation of Life
電影 Pinky 一部講述黑白問題的電影

電影 Casablanca 北非諜影

2014-04-26 17:16:51

這部1942年推出的黑白電影,由於經常在電視上播映,相信願意看的人都看過了,而其中的一些經典對白,更是經常被引用,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名導演/製片Woody Allen甚至用其中一句對白,做了自己電影的片名Play It Again Sam。(不過這句話與電影中實際對白有些許差異,但來源則一。)片中的插曲也都家喻戶曉。

這電影一再被選入好萊塢歷史上最佳電影前五名之內,我則認為是太偏幫了。當然主要是因為政治原因,(後面會解釋)。

其實這電影在拍攝時,沒有人認為會成為一部經典作品,是後來逐漸重播,加上政治氣氛改變,一再被追捧的結果。當時因為聯軍正要進攻北非,因此有些趕工製作以推出,也有投機心態。不過劇本非常細緻,很多迂迴情節讓人意外,都讓人願意多看幾遍。

這電影是基於一部由Murray Burnett 及Joan Alison寫的舞台劇Everybody Comes to Rick’s改編搬上銀幕的。Rick’s是二戰時一個叫Rick的美國人在中東摩洛哥開的酒吧。整個電影就在這間酒吧發生,而男女主角在巴黎的一段戀情,就以倒敘方式說明。

電影除了男女主角亨佛利鮑嘉Humphrey Bogart及原籍瑞典女星英格麗褒曼Ingrid Bergman之外,還有很強的搭配:克勞雷恩Claude Rains,保羅亨利Paul Henreid,彼德勞瑞Peter Lorre及黑人鋼琴師Dooley Wilson等等。(下:片中四名主角:左起Rick,隊長路易,愛莎,及她在片中的丈夫拉茲洛。)

 

 

 

 

 

 

 

 

 

 

劇情:

事情說的就是當時,1941年冬天,一個叫Rick Blaine的中年男人在摩洛哥的Casablanca開了間酒吧Rick’s Cafe,因為當時摩洛哥屬中立地區,因此各方人士都選擇在這裡落腳,包括做情報的,武器走私販,難民等,品流混雜。當然也包括聯軍的忠貞份子,及企圖搜捕支持聯軍擁護者的納粹。

香煙不離手的Rick (亨佛利鮑嘉飾演),本人一直都強調自己沒有立場,不談政治,因此各方人馬都放心的到他的酒吧,每天都座無虛席,人潮不斷。而Rick就跟各方人馬都建立了關係,可以說在當地很吃得開。但他私下也做著軍火販賣生意,不過他只賣給反納粹的地下組織。

當地一個法國警察隊長路易雷諾Louis Renault非常腐敗,但也左右逢源。因為不敢得罪納粹,每次有德軍受到攻擊,必定將當地的宵小the usual suspects予以逮捕。

當地一個小混混Ugarte (彼德勞瑞飾) 這天來見Rick,說殺死了兩個德軍的信差,從他們身上偷了兩張通行證,任何人有了這通行證,都可以自由在納粹控制的地區出入。他說,他計劃將兩份通行證賣個好價錢。沒想到,就因為信差被殺的事,德軍大怒,警察隊長路易就將Ugarte逮捕下獄。但Ugarte在獄中被打死了。但無人知道,他已將那兩張通行證交給Rick保管。

這時Rick的舊情人愛莎Ilsa Lund走進酒吧。當時Rick不在,但是愛莎見到酒吧鋼琴師山姆Sam,他們是認識的。阿莎立即叫山姆彈一首過去在巴黎時他經常彈的一首曲子As Time Goes By。沒想到當時在後房的Rick聽到了,氣憤的跑出來指責山姆,因為他曾經叫山姆永遠不要再彈這首曲子。結果他見到了站在眼前的愛莎。

然而此時愛莎卻與自己的丈夫在一起,她的年輕丈夫叫維克多拉茲洛Victor Laszlo,他是著名的捷克斯拉夫地下反抗組織領袖,在納粹淪陷區進行反納粹運動。他們來到摩洛哥目的是找通行證,前往美國繼續後方的反抗行動。但德國方面也重視此事,派了一名少校軍官Strasser到Casablanca,監督他的行蹤,誓必要阻止他離開。(下圖:愛莎和丈夫到了Casablanca,見到路易雷諾)

 

 

 

 

 

 

 

當拉茲洛四處打聽是否可以找到通行證時,他聽說Rick手上好像有通行證。但Rick說他絕不會出售,還叫他去問他的妻子什麼原因。談話間,Rick’s裡坐滿了各方客人,德軍為了顯示勢力,在Strasser領導下,唱起一首愛國歌曲 Die Wacht am Rhein (萊因河的哨兵),這使到酒吧氣氛緊張。拉茲洛忍不住了,就叫酒吧的樂隊奏起「馬賽曲」。樂隊領班不敢,就眼神望著Rick請示,Rick輕微點了點頭,於是大家起身在拉茲洛的領導下,一齊唱出馬賽曲。聲音自然大過幾名德軍的歌聲。Strasser大感沒面子,惱羞成怒,下令要警察隊長路易將酒吧關閉。

當晚,愛莎到關閉的酒吧找Rick,請求他拿出通行證讓丈夫可以自由。但Rick明顯仍然在生愛莎的氣,氣她當年在巴黎不別而去。原來一年多前他們在巴黎時有過一段開心日子,但當戰爭打到法國,把黎即將失陷,Rick約了愛莎一起離開,但是在火車站等了又等,愛莎並未出現。這時愛莎才解釋,當時在巴黎時,她以為丈夫在逃離集中營時遇害,所以與他展開一段戀情。但在她準備跟Rick 一起逃離時,卻得到消息丈夫未死,因此她唯有失約,回到丈夫身邊去照顧他。她並說,自己仍然愛著Rick。

這時Rick軟化了,他答應幫忙她們離去,並以為愛莎在丈夫離去後會與他在一起。這時拉茲洛突然出現,原來他在與一群抗暴份子開會時遭德軍突襲,幸而逃離。他看出Rick與妻子間舊情仍在,因此勸Rick用那通行證,跟愛莎一起逃去美國。

但是離開Casablanca不是易事,何況拉茲洛及愛莎都是德軍密切注意對象。Rick就對路易隊長下功夫。他騙路易說自己要與愛莎前往美國,叫路易網開一面,並促成此事。屆時路易就可以逮捕拉茲洛去領賞。

但是到了機場,路易發現是拉茲洛與愛莎要上飛機,因此全力阻止,因為這責任他負不起。他不僅打電話通知德軍,最後還要拔槍阻止,及將他逮捕。但Rick也拔槍,威脅他不要阻止。這時愛莎才知道,Rick是幫自己及丈夫離去,他卻會留下。Rick對含著淚的愛莎說:如果妳留下,「即使今天不後悔,也許明天,總之很快,妳一定會後悔。」(下:電影最後兩人分別的畫面。)

 

 

 

 

 

 

 

 

這時德國軍官Strasser的吉普車開到,他企圖槍擊飛機輪胎,Rick開槍將他打死。之後大批當地警察趕到,路易對他們說,「將鎮上可疑份子都捉起來。」關鍵時刻,路易幫了Rick及自由戰士一個大忙。但兩人也終將脫不了身,因此決定一起參加解放法國自由軍。電影最後的一句話是:「路易,我想這是一段美麗友誼的開始。」

製作及卡司:

電影的背景是非洲摩洛哥的Casablanca,記得最初片名被譯作「卡城間諜戰」。但整個電影卻是在好萊塢攝影廠搭景拍的,只有最後的機場部份,是在好萊塢附近的Van Nuys的機場實景拍的。連巴黎的一段,都是拍了近景之後,穿插巴黎的資料片段。

這部電影中的名句除了前面引用過的:Play it, Sam. Play “As Time Goes By”. 和I think this is the beginning of a beautiful friendship.之外,其他經常被引用的句子還包括:Here is looking at you, kid.,這是Rick拿著酒杯向愛莎說的,我也是看了多次才明白什麼意思,原來是借用一般人祝酒的話。另外一句,Rick對愛莎說的:我們永遠有巴黎。We’ll always have Paris.

還有一句話也常聽見轉用,就是電影開頭時出現的:世上那麼大,鎮上那麼多地方,她就會走進我的(酒吧)。」(Of all the gin joints, in all the towns, in all the world, she walks into mine…)

這些句子是使這電影成為經典的原因。像亂世佳人一樣,有多少句子是一再被人引用的?

這電影很奇怪的一點是男女主角的選角,不要說外型不合,年齡不合(雖然只差15歲,但看起來差了一個generation,)女主角還比男主角高兩寸。因此拍攝時,褒曼不止要穿平底鞋,在拍兩人戲時,鮑嘉還必須站在一個三寸高的活動木台上,坐時也要坐在一個厚椅墊上。

說到外型不合,亨佛利鮑嘉過去一直都演警匪片,幾乎沒演過文藝片。而他的樣子也像演武生的,而且其貌不揚。這是我不了解要他與年輕,樣子清純的褒曼配對的原因。直覺就有褻瀆的感覺。

華納因為一直都以警匪片爭一席位,本生就缺乏小生,先天受限。據說原先考慮的還有Ronald Reagan (未來美國總統),他雖然樣子英俊多了,但名望不夠與褒曼襯。另一個考慮的人選也是多數演黑幫的George Raft,最終還是選了鮑嘉。

我一直覺得這部電影被過份吹捧拉拔的原因,與政治風氣男女主角的背景有關。先說男主角,鮑嘉是好萊塢民主黨的老大,他和後來的老婆勞倫芭蔻Lauren Bacall還曾一起到華盛頓,對抗當時的掃紅風潮。當時國會正調查美國的共黨同路人,因為好萊塢頗多左傾份子,及共黨同路人,被列入所謂黑名單,(請看:好萊塢黑名單事件),而鮑嘉就帶領一班演員導演等,到華盛頓的國會委員會去作證。指責國會騷擾文藝界人士。他成為好萊塢左派龍頭的地位不容置疑。

而英格麗褒曼的背景也受左傾文人吹捧。她雖然樣子清純,但私生活名聲不好,幾乎與每一部片的男演員熱戀上床。後來(1950年)她因為與意大利導演羅西里尼Roberto Rosselini發生關係並且公然生了個兒子,而當時雙方都有家室,成為好萊塢極大醜聞,更受到影迷抵制,被迫離開美國,在歐洲住了將近十年。但這樣的行為卻受到所謂自由派文人的支持吹捧。所以後來積極為她洗脫,用以對抗保守派的美國人。之後她的電影及她自己的聲望都直線上升。就因為這兩個原因,Casablanca 雖然剛推出時賣座平平,但卻在發行後二十年開始受到吹捧,逐漸壓倒像亂世佳人一類的電影,排名一再被提升到前三名。都因為六十年代開始的左傾文化大革命,席捲美國社會。

我在介紹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時,已經說過,這電影因為是以內戰時南方人的立場寫的故事,比較偏幫南方人,對於北方人有較苛刻的批評;加上片中的黑人都是溫順的黑人奴隸,而且與主人相處很好,都讓自由派不滿意。(雖然說的都是當時的實情),因此這部公認電影史上一大傑作,每次排名都在「北非諜影」之後。而每一次排名第一的,都是另一部攻擊保守派報閥赫斯特William Randolph Hearst的電影Citizen Kane 大國民。(就像現在的媒體抹黑保守派報人梅鐸Rupert Murdoch一樣。)知道這些背景,就可以了解為什麼北非諜影的歷史地位如此高。也證明人為的吹捧是可以改變思想及觀感。

其實當時為了趕歐戰擴充到非洲的風潮,有些趕工濫造,當時就有不少影評說這電影是一部平凡作品mediocre,或是far from a great movie。而且電影有很多不合理處,好像兩個背景性格都不同的人,會在女主角以為自己丈夫「死」後幾周就發生關係?而且讓鮑嘉演一個為了小女生就改變性格的粗獷男人,也好難取信於人。不過影片中也有感人處,每次當拉茲洛領導眾人唱馬賽曲時,都會眼框濕潤想掉淚。

電影中有很多細節讓人感動,好像Rick平日說話非常冷漠,但卻在小地方顯示憐憫之心。當一個年輕女人跟他要通行證時,他拒絕了,但卻在酒吧的賭桌上放水,讓那女人的丈夫贏錢,去買機票前往美國。

雖然賣座普通,但在1943年的奧斯卡金像獎,這部電影獲得八項提名,並獲其中三項大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及最佳編劇。而最佳男主角鮑嘉,及最佳男配角克勞雷恩斯,就雙雙落敗。

主要演職員表:

製片:Hal Wallis

導演米高克蒂斯Michael Curtiz

亨佛利鮑嘉Humphrey Bogart 飾Rick Blaine

英格麗褒曼Ingrid Bergman 飾愛莎Ilsa Lund

保羅亨利Paul Henreid 飾拉茲洛Victor Laszlo

克勞雷恩Claude Rains 飾警長路易Louis Renault

德國演員Conrad Veidt 飾Strasser 少校

彼德洛瑞 Peter Lorre 飾小混混Ugarte

Dooley Wilson 飾鋼琴師Sam

海默丹廷 Helmut Dantine 飾 Jan Brandel 

Click: 19122
About Us | Privacy Policy | Contact Us |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