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介紹

電影 Primary Colors 風起雲湧
電影 Bee Movie 蜜蜂總動員
電影 Pleasantville - 批判五十年代
電影 由 J. Edgar 談胡佛的一生
電影 Titanic 鐵達尼號 (泰坦尼克號)
電影 The Man Who Shot Liberty Valance 雙虎屠龍
電影 Gone with the Wind 亂世佳人
電影 Miracle on 34th Street / 34街的奇蹟
電影 Imitation of Life 春風秋雨
電影 Pinky 萍姬淚

電影 I See a Dark Stranger 紅粉間諜

2022-08-06 21:44:26

這是英國導演及編劇二人組 Frank Launder 跟 Sidney Gilliat 在 1946 年推出的黑白間諜(喜劇)片。這電影在美國推出時片名叫做 The Adventuress。說的是二戰期間,一個痛恨英國人的愛爾蘭女子,做了德國的奸細,最後一刻清醒反正。期間並和一名英國士兵發生戀情。飾演這名女子的是當時僅24歲的英國(蘇格蘭)女星黛博拉蔻兒Deborah Kerr (狄波拉嘉),男主角也是英國籍的崔佛霍華 Trevor Howard。他這時33歲,但也是剛剛成名,前一年剛剛演出 Brief Encounter 相逢恨晚  (1945)聲名大噪,他之後會在 Sons and Lovers (1960)中獲得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Frank Launder 跟Sidney Gilliat也是一對英國的黃金組合,他們合作了超過四十部片子,除了共同編劇之外,兩人輪流執導。他們的公司最成功作品是希區考克導演的 The Lady Vanishes (1938),其他還有Night Train to Munich (1940),The Happiest Days of Your Life (1950)等,後來他們以導演喜劇為專長。不過他們還是沒有英國另一對組合:Michael Powell 和Emeric Pressburger那樣知名。

這電影由Frank Launder兼任導演,他跟Sidney Gilliat兩人也兼任編劇。這電影的劇本相當札實,內容轉折合理,而且充滿幽默感。因為除了他們兩人之外,還增加了Wolfgang Wilhelm跟Liam Redmond潤飾對白。

劇情:

在愛爾蘭一個村落Ballygarry,有一個女孩布萊迪Bridie Quilty ,她的父親曾經參加過1916年愛爾蘭人的叛亂事件,之後就經常在家裡講述那次事件,說的繪影繪聲。而布萊迪從小就聽這個故事,聽到都會背了。她也完全跟父親立場一致,非常仇恨英國人。她從小就發誓,一到21歲就要前往都柏林,去加入愛爾蘭共和軍,對抗英國人。而且從父親那哩,她知道愛爾蘭人最大的敵人是克倫威爾Oliver Cromwell,因為他曾經殲滅愛爾蘭軍隊,殺害天主教徒。於是決定跟他不共載天。

1944年到了她的21歲生日那天,她在母親及長輩為她準備的生日大餐之後,終於要啟程了。這時父親已經去世,母親跟阿姨都不贊同她的態度,還說是父親從小的灌輸,讓她有這種錯誤的想法。但是她很自信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

這一天她一早已經收拾好行李,趕搭晚上十點半的火車。在火車上,她對面坐了一個好像商人的男人,她就打量對方是否「敵人」,見到對方行李上的名字是J. Miller,猜想是英國人,就將他當作是克倫威爾的替身,已經準備對他敵意。言談間也透露了仇視英國人的立場。(下:她在火車上當米勒是敵人。)

 

 

 

 

 

 

 

 

 

到了都柏林,下了火車,她直接叫了馬車前往一個畫廊,進去找那畫廊的副館長賈拉漢Michael O’Callaghan,她以Danny Quilty 的女兒的身分自我介紹,然後非常熱情的跟對方攀交情:我父親時常提起您,說是跟你一起參加革命的。所以我從小就仰慕你。希望長大後跟你一起革命。我現在要加入愛爾蘭共和軍。這位賈拉漢聽了覺得可笑,就說:我們跟英國已經簽了和平協議好多年了,不再革命了。我勸你回家。她聽了非常失望,氣急敗壞的說:「這些歷史仇恨不可以忘記,你們怎麼可以忘記?還有克倫威爾的仇也必須報。」賈拉漢說:克倫威爾都死了三百年了,我勸你還是回家去,再見了。

她非常失望地離去。但是她不能回家,就在一間旅社兼酒吧找到一份工作,並且照顧一個坐輪椅的老年人Joe Edwards,每天推著輪椅帶他去散步。

那位米勒先生也到了都柏林。原來他是一個納粹的間諜。這天他到一間書店,在書架之間跟另一個間諜交換情報。那位間諜告訴他,要他去找一個被英國逮捕的納粹特務普萊斯Oscar Pryce,他現在正在等待軍法審訊。他說普萊斯手裡有一些情報非常有價值,即使死了20個人都值得。所以要他盡量找到那人,得到這情報。但是普萊斯被關在哪裡,對方也不知道。

他走出書店時,見到布萊迪也在買書,就跟她搭訕。因為了解她仇恨英國人的心理,就用這理由徵召她,要她幫忙,說可以對付英國人。只要能對付英國人,她都願意幫忙。

在這間旅店兼酒店,每天都有不少英軍出入,很多見到布萊迪年輕貌美都願意跟她交往。在米勒指示下,她跟那些士兵交往,其中一位士官哈里斯Harris話很多,一開口就滔滔不絕。這天布萊迪就跟他一起出去,他連續說了幾個小時的話。晚上他們回去之後,米勒已經在她房中等她,於是她將那士兵說的情報都告訴了米勒。原來普萊斯將在星期二從附近的監獄轉換到倫敦去接受審訊,那就是一個好時機去將普萊斯搶出來。

這時旅館又來了一位英軍大衛拜恩斯David Baynes,他是休假來到此地,希望旅遊幾日。他一見到布萊迪就被她吸引,要求她帶領自己觀光。布萊迪原來不想理他,因為他是英國人。但米勒告訴她,那人是一個情報官員,他懷疑他是來做情報的,就要布萊迪星期二那天找藉口跟他出去一天,而且不要太早回來,以免他阻止自己的行動,破壞計畫。布萊迪勉強答應了。

這天布萊迪就跟拜恩斯出去,而且找藉口不肯回旅店。不過談話間,發現拜恩斯正在蒐集資料寫論文,而論文的題目是克倫威爾,她又生氣得立即要走,讓拜恩斯摸不著頭腦。後來證實拜恩斯跟普萊斯的轉換監獄毫無關係。(下:她跟拜恩斯在山坡上磨時間。)

 

 

 

 

 

 

 

 

與此同時米勒設計先找了一輛囚車,將一名假的犯人送到監獄,等到裝載普萊斯的囚車到達時,他就順利的將他載走,等警方發現剛剛那名犯人不是普萊斯時,米勒跟普萊斯已經駕車逃走。他們逃走不久,警方的汽車已經在後面緊追。他們多次逃過追捕,不過最後就被阻住前路。他們下車徒步逃走時,普萊斯身上被擊中要害,他知道無法生存,就將他的情報告訴米勒,之後嚥氣了。

當米勒繼續逃跑時,他自己身上也中彈,他勉強逃回旅社。當布萊迪回到旅社房間,意外發現米勒在她房間等她。他先是要一根菸抽,然後叫布萊迪好好聽著,他說他已經中彈,已無生還希望,所以他只能說一次。他說普萊斯已經死了,他的情報是記載在一本小本子哩,那本小本子藏在愛爾蘭Isle of Men曼島上一間教堂,進去後左邊第二排的座椅下。他要布萊迪明天早上坐上八點鐘的火車,在頭等艙不吸菸區的北面車廂,進去之後對其他乘客說,房間很悶熱要求開一半的窗子,這樣同夥就會知道,然後在下一站跟那個人一起下車,前往那個島。

之後米勒說,她必須先把自己的屍體拋棄,否則被發現了這旅社所有人都有嫌疑,她甚至會被處決。她害怕極了,但沒有辦法。她只有給死去的米勒穿上大衣,戴上帽子,假裝他是自己照顧的老先生,搬到輪椅上,然後推出去。在街上還遇到警察,都以為她又帶著Mr. Edwards去散步。她推了大約半里路到附近一個懸崖,將米勒推下懸崖到海裡。(下圖:她推著米勒的屍體,一路到懸崖拋棄。)

 

 

 

 

 

 

 

 

她回去後,老人還生氣她好久不見人,也不推他出去。其他人就說:你不是剛剛出去過?布萊迪也堅持說剛剛推他出去過。不過拜恩斯就注意到,她剛剛回來時,輪椅是空的。

第二天一早她就去搭火車,她依照指示到了那個車廂,見到裡面七八個人,不知道哪一個是同志。但是她還沒開口,坐在窗口一個男人已經把窗子打開一半。她不知道該怎麼辦。想了一會,只有叫那人關上窗子,對方很不高興。過了一陣再叫那人將窗子開一半。等到了下一站她下車了,卻沒有人來跟她打招呼,反而見到拜恩斯。原來拜恩斯覺得她形跡可疑,自己又沒事就跟來了。她見到拜恩斯很生氣,擔心他會壞了自己的事。

其實她下車時,已經有一個戴草帽的男人跟著她下車,只是她不知道。她考慮了一陣,決定自己去曼島Isle of Men找那小本子。她打聽了怎麼坐火車,之後轉船。第二天一早她起身,發現拜恩斯也住在同一間旅社,她又急著擺脫他。但是拜恩斯一直跟著她去坐船到曼島。這時在都柏林,米勒的屍體已被發現,警方發出通緝要追緝一個單身女子布萊迪,但她對這些都不知道。

她到了曼島之後,就找到那間教堂,坐到米勒指示的座位上,她見到座椅上有一個裂縫,伸手進去摸到一本黑色小本子,就拿了帶走。她坐到巴士上看那小本子,見到上面都是地方的名稱及位置。她最初看不懂,但是奇怪上面說的都是法國地名,卻用英文寫出來。這時她想起,昨天在旅館收音機上聽見盟軍正在進行D-Day計畫,將在法國北面登陸,這些地名應當是盟軍要登陸的地方。如果給納粹知道,將會有很多英軍死亡,而英軍中有很多愛爾蘭人。於是她趕回旅館,第一件事就是將這小本子丟到壁爐燒掉。

其實那個戴草帽的男人也跟她進了旅館,當他正要跟她到房間時,卻見到兩個警察來敲門,原來他們是來查房的。這時她已經有準備,她昨天登記時已經登記自己是拜恩斯太太,還拿出假的證件,兩名警察詢問一番也就準備走了。這時拜恩斯進來,自稱是她的丈夫,見到她的證件,事後說她是偽造文書,可以是很大的罪。這時拜恩斯向她坦白,說已經愛上她,她嚇了一跳,於是跟拜恩斯坦白說,她是一個剛剛「退了休的」間諜,說自己幾乎做了納粹間諜,不過她已經把那小本子燒了。拜恩斯說,作為軍人他必須舉報她,而且「如果你已經看過那小本子,對方就有本事逼你說出來」。她聽說之後就逃走了。這時那兩名警察回去也查出來,她的證件是假的,因為那地址不存在,知道她就是通緝的人。

布萊迪逃出去後,立即被那戴草帽的男子跟他的黨羽綁架到一艘船上。拜恩斯跟蹤到小船上,自己也被一起綁架。之後他們都被裝上一輛馬車,途中被迫跟在一列出殯的馬車後面,最初躲過了警察的檢查,但後來查出這列出殯的車隊及棺木中原來運載的是走私贓物,於是大家一起奔逃。他們兩人趁亂跟那班竊賊一起逃跑。晚上到了一間酒吧旅館,拜恩斯通知酒吧主人通知警察,他說只有這樣她才安全。打完電話才發現他們是在北愛爾蘭,不是愛爾蘭,擔心等下來的是英軍,對她不利。於是幫助她從二樓窗口逃走。但是她剛逃走拜恩斯就發現這間屋子是那戴草帽男子的房間,雙方打了起來,其中一支手槍走火,樓下的警察聽到就上來。終於將三名納粹逮捕。(下:她跟拜恩斯,被戴草帽的男子及他的同黨,夾持坐在馬車上。)

 

 

 

 

 

 

 

 

 

最後D-Day來臨,歐戰結束,他們兩人終於以夫婦名義住進旅館。只是布萊迪發現旅館的名字居然叫做The Cromwell Arms,一怒之下又私自離去。

製作與卡司:

這電影有一個相當好的劇本,具有間諜片的曲折跟緊張,但又有喜劇的幽默,而且兩者都不過分,不牽強,這都需要功夫。攝影方面很多地方黑白對比非常突出,似乎要顯示 film noir 的特色,如果不是很多地方有喜劇效果,都可以當作是一部黑色電影來欣賞。

劇本中的喜劇地方很多,很多都顯示在女主角身上及她的對白,好像她時常自言自語,分析面前的人是敵是友,將所有英國人都當作是克倫威爾。不過就是飾演拜恩斯的Trevor Howard 有點弱,因為女主角年輕漂亮,又有演技(24歲而有此演技),作為男主角如果不夠帥,就顯得失色。黛博拉蔻兒後來被提名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六次之多,可惜沒有一次獲獎。巧合的是,她也獲得英國演藝協會BAFTA四次最佳女主角提名,同樣沒有一次獲獎,似乎對她不太公平。她只是在1991年獲得BAFTA一座特別獎。而金像獎委員會也在1994年頒發一座特別榮譽獎給她,可能也是為了彌補過去的失誤。而那時她已經72歲了。

黛博拉蔻兒拍攝這電影時僅24歲,樣子非常清純美麗,多數時間看起來好像沒有化妝,而且很多大特寫鏡頭,攝影師最喜歡這樣的面孔,怎麼拍都是最佳角度。不要就著拍。黛博拉蔻兒在這部片子之前已經拍過幾部成功的片子,包括:The Life and Death of Colonel Blimp (1943),Vacation from Marriage (1945),記得她在那些片子都不怎麼化妝,或是化很淡的妝,可以說是天生麗質。(下:黛博拉蔻兒在片中的素顏面貌。)

 

 

 

 

 

 

 

 

這電影的外景多數是在愛爾蘭實地拍攝,地點包括都柏林,Wexford一帶,Dundalk,以及曼島Isle of Man,此外也在英國的Dunster取景。這些地方部分都在戰時受到破壞及轟炸,而且物資缺乏。不過據說他們在愛爾蘭都有辦法取得不錯的食物,男主角Trevor Howard還有辦法獲得私酒。

這片子拍攝時傳出黛博拉蔻兒跟長得很帥的這部片子的攝影師Wilkie Cooper非常接近,甚至可能發生戀情,不過沒有被證實。而片子剛拍完,她就跟一位英國空軍戰鬥機駕駛員Tony Bartley結婚,而且婚姻美滿,維持了14年。

這電影推出時頗受影評人讚賞,但是在美國的賣座就普通,也許當時兩位主角知名度還不高。

主要演員表:

黛博拉蔻兒Deborah Kerr 飾布萊迪Bridie Quilty

崔佛霍華Trevor Howard 飾拜恩斯David Baynes

雷蒙亨特利Raymond Huntley飾米勒J. Miller

Michael Howard 飾Hawkins

Norman Shelley 飾戴草帽的男人(德國間諜)

Liam Redmond 飾舅父Uncle Timothy

Brefni O’Rorke 飾畫廊副館長Michael Callaghan

William G. O’Gorman飾布萊迪父親

James Harcourt 飾祖父

Humphrey Heathcote 飾士兵Harris

Garry Marsh 飾警察之一

Tom Macaulay 飾警察之二

Olga Lindo 飾酒店女主人Mrs. Edwards

David Ward飾普萊斯Oscar Pryce

Harry Hutchinson 飾葬禮隊伍主持

Harry Webster飾被照顧老人Uncle Joe

 

Click: 1535
About Us | Privacy Policy | Contact Us |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