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介紹

電影 Primary Colors 風起雲湧
電影 Bee Movie 蜜蜂總動員
電影 Pleasantville - 批判五十年代
電影 由 J. Edgar 談胡佛的一生
電影 Titanic 鐵達尼號 (泰坦尼克號)
電影 The Man Who Shot Liberty Valance 雙虎屠龍
電影 Gone with the Wind 亂世佳人
電影 Miracle on 34th Street / 34街的奇蹟
電影 Imitation of Life 春風秋雨
電影 Pinky 萍姬淚

電影 Rope 奪命索

希區考克一個鏡頭拍到尾的電影

2013-09-03 05:26:39

這是恐怖大師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希治閣)一部相當精采的作品。過去我很少誇獎導演的技巧,認為不過是技巧。電影的好壞,最終還是劇本。好的導演如果能忠實的將劇本交代,不多做破壞就算不錯。但是這一部電影的技巧,確實值得一提。

希區考克拍這部電影時(1948),用的是一個鏡頭的技巧,就是一個鏡頭由頭拍到尾。最初以為是真的一個鏡頭過,因此認為不可思議,因為這樣做,必須有幾個先決條件,最重要是事件必須發生在同一個地點,至少不可以離得太遠。其次,演員必須盡量記清楚台詞位置,因為幾乎不允許有NG。另一方面,工作人員,特別是攝影師更要記得每一個鏡頭的位置,否則就會穿幫。不僅畫面穿幫,聲音亦會穿幫。因為一開機,連導演都不能說話。

後來發現,這部電影後來是經過剪接,但剪接部位不多。同時要做到給人一種一個鏡頭的感覺。不過整個事件確是發生在一個地方(一間客廳),而且因為這劇本最初是為舞台劇所寫,因此做起來也不是太困難。

劇情:

這個故事是根劇1924年發生的一件轟動美國的殺人案,(過去在 Compulsion 朱門孽種 中介紹過)。就是兩個出身富家子弟的芝加哥大學生,勒殺了一個14歲男孩,目的只是證明他們可以做一個完美的命案,而不被發現。

希區考克借用了那件事,虛構了一個故事。說兩個大學生,將一個同班同學大衛David (用繩索)殺死了,然後藏在客廳裡一個大木箱裡。他們計劃當晚將屍體運出拋棄。與此同時,他們策劃了一個小型派對,邀請了死者的父親,未婚妻及一個姨媽來參加。(非常殘酷,派對時那個屍體就在客廳裡。)

 

 

 

 

 

 

 

這兩個主人翁與「朱門孽種」一樣,也是一個人比較強硬,做主導。另一個就比較軟弱,處於被動地位,而且很容易就崩潰了。

整個電影都發生在這間客廳裡。兩個學生布蘭登Brandon Shaw和菲利浦Phillip Morgan想看看兇案發生後,大家的反應,甚至炫耀自己的成就。特別是布蘭登,認為自己策劃了一件天才命案。他甚至安排將自助晚餐就擺在那個裝了屍體的大木箱上面。

但晚餐的另一位賓客是一位出版商魯伯Rupert Cadell。他過去在大學教過這兩個學生。因為他當初在課堂裡說過哲學家尼采的哲理,說比較優秀的人可以藉謀殺,除去那些天資差的人,因而謀殺有些時,可當做一門藝術。這也是為什麼布蘭登要邀請魯伯來參加的原因。他認為,魯伯會同意他的作為。

 

 

 

 

 

飾演魯伯的是詹姆士‧史都華James Stewart。在晚餐中,布蘭登主動與他談起這謀殺的藝術。由於大衛遲遲不出現,話題圍繞著大衛這個人,加上菲利浦的緊張,使到魯伯起了疑心。

本來這個晚上就平安度過,但是魯伯離開時,女僕給他拿錯了帽子,他見到裡面有 DK 的縮寫,正好是大衛的姓名。因此他確信大衛來過這間公寓,而且未曾離去。因此離開後,他又假借忘了自己的香煙盒,再回到這間公寓。

這時布蘭登正在慶祝自己的計劃成功。再過一小時他將屍體運出,就大功告成。沒想到魯伯轉回頭。他準備好一把槍在口袋裡,準備隨時殺死對方。而此時菲利浦已經幾乎崩潰。

就因為菲利浦的崩潰,魯伯強行打開木箱,發現了大衛的屍體。本來布蘭登準備射殺魯伯,但魯伯搶了他的槍,並向窗外射了幾槍,不久警車的鳴笛就響了。

製作評論:

前面說過這一個鏡頭的問題,雖然事後還是經過剪接,但仍有很多技術問題。一個是,當時的攝影機用的菲林 (底片),只有大約十分鐘長度,因此即使你可以一個鏡頭直拍,材料上也做不到。所以每隔七八分鐘就要選擇適當地方換菲林。希區考克用的方式是用黑幕的方式,換新的菲林。一共換了十次菲林,最長一段十分鐘,最短的四分半。

因為事先知道,因此我明確的見到幾個黑幕鏡頭。較長見的,是鏡頭轉到一個男人的背部,zoom in,整個背部就覆蓋了整個銀幕。這方式他用了三次。還有一次是魯伯打開那個大木箱,木箱很容易就蓋住整個銀幕。

因為多數鏡頭是直落,所以每一次換菲林前的那一段,就盡量是不停機。所以除了演員要記得台詞,位置,工作人員也必須事先知道每一個細節。大家可能知道,拍電影時的技術問題牽涉很廣。好像電影攝影機佔的位置很大,這也是希區考克第一部彩色片,彩色的攝影機形體當時亦非常龐大。每一次移動攝影機,都要搬動家具,而在一間不是很大的公寓客廳裡,要移動攝影機時,一定要搬動部份家具,而且一些聲音都不能有。(我看這電影時,有感覺像是看電視劇,因為所有的畫面由一個角度拍攝,沒有客廳的全景。明顯因為攝影機都在客廳的同一邊。)

拍電影我們都知道,是幾十秒幾十秒拍的。能一次拍幾分鐘都是讓導演得意的事。所以一個電影分十次,每次七八分鐘,絕對是一項創舉。而看起來那麼平順,真是難得。

我最記得其中一個長鏡頭,是晚餐後女僕收拾餐桌。她一次又一次將餐桌上的東西收進廚房,一共三次。那鏡頭對住她的腳步沒有轉動。右邊是一個男人的部份背影,而期間一直有人在講話,因此一些也不悶。但與此同時,又帶出了那根殺人用的繩子,這時被女僕用來綑綁一綑綑的書,由後面拿到餐桌上。

不過因為在電影院,每一部電影也有大約三次機會必須換菲林,因此希區考克有三次機會換鏡頭,他沒有特意的將這換帶機會取消。細心的觀眾可能會看出來,不必認為是破綻。

希區考克自己說,他的這項實驗「不成功」,因此從未著意宣傳。不過學電影的年輕人倒是多加研究。大家都知道,學做導演第一步是分鏡頭,而看電影學習好導演的分鏡頭技巧,是最有效的途徑之一。一個鏡頭一路直下的鏡頭,自然值得學習。

在Compulsion (朱門孽種)中,你可能記得兩個兇手是同性戀關係,這部電影也如此,布蘭登與菲利浦也是同性戀關係,但電影中交代得很隱晦,只以it 代表。如果真的提了,電影勢必遭禁映。不過兩名年輕男演員Farley Granger 跟 John Dall 倒是真正同性戀的演員。當時一些較偏遠的城市因此禁了這部電影。

希區考克的電影一般都有懸疑性,很多地方讓人提心吊膽。比起現在的偵探片動輒將人斬成數段,是乾淨多了。最後兩名無故殺人的青年還被繩之以法。這是舊片值得推薦的地方,不至於教壞下一代。

導演:希區考克/希治閣 Alfred Hitchcock

詹姆斯史都華James Stewart  飾Rupert Cadell

John Dall  飾布蘭登Brandon 

法利葛蘭杰Farley Granger 飾Philip

Sir Cedric Hardwicke 飾Kentley 

Constance Collier 飾Mrs. Atwater

Douglas Dick 飾Kenneth 

Edith Evanson 飾Mrs. Wilson 

Click: 7714
About Us | Privacy Policy | Contact Us |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