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介紹

電影 Primary Colors 風起雲湧
電影 Bee Movie 蜜蜂總動員
電影 Pleasantville - 批判五十年代
電影 由J. Edgar 談胡佛的一生
電影 Titanic 鐵達尼號 (泰坦尼克號)
電影 The Man Who Shot Liberty Valance 雙虎屠龍
電影 Gone with the Wind 亂世佳人
電影 34街的奇蹟 Miracle on 34th Street
電影 春風秋雨 Imitation of Life
電影 Pinky 一部講述黑白問題的電影

電影 The Great Escape 第三集中營

2021-11-18 22:19:06

這是導演約翰史特吉John Sturges自己製作及導演的二戰時期盟軍士兵一項龐大逃亡計畫的電影。這電影劇本是根據當時一名澳洲戰俘布雷克希爾Paul Brickhill的同名紀實小說改編。布雷克希爾因為有幽閉恐懼症(claustrophobia恐懼狹小的空間),所以沒有參加那一次逃亡計畫。不過他就擔任風險較小的任務,例如把風,通風報信等。在這計劃失敗後,他決心將事件紀錄及公開,紀念那些遇害的人。他訪問了一些當事人,在1950年出版。

雖然這電影是根據他的書改編,但不少地方是虛構的,一方面要引起美國觀眾的興趣,所以增加了美國士兵(由美國演員演出)的重要性,事實上原來的逃亡計畫多數是由英國空軍戰俘領導,其他多數是澳洲人跟加拿大人,美國人非常少。其次為了增加觀眾興趣,增加很多喜劇成分。這是好萊塢拍戰爭片的通病。片中那一場電單車追逐戰,也被用來做為主要宣傳重點,事實是這一個橋段也是杜撰的。

這電影幾乎長達三小時(172分鐘)。演員相當多,有美國的史帝夫麥坤Steve McQueen,詹姆斯嘉納James Garner,查理士布朗遜Charles Bronson,詹姆斯柯本James Coburn,英國的李察艾登博羅Richard Attenborough,James Donald,大衛麥卡倫David McCallum,以及德國演員Hannes Messemer等等。

結果這電影推出後叫好又叫座,是當年最賣座電影之一。380萬元預算的電影,賣座收入將近一千兩百萬元。這電影的中文譯名還包括:大逃亡,龍虎榜(香港)。至於「勝利大逃亡」就不切題,因為他們最後沒有成功。

劇情:

二戰時期在納粹德國占領的波蘭境內,有一個管治森嚴的戰俘營專門用來拘禁那些經常嘗試潛逃的盟軍戰俘。這個戰俘營Stalag Luft III的司令是Colonel Von Luger范魯格上校。這天他警告戰俘營裡官階最高的英國戰俘蘭西少校Captain Ramsey,說這一次的戰俘中,包括一名英國空軍大隊長羅傑巴萊特Roger Bartlett,他是被兩名秘密警察SS押著帶來的。連范魯格都不高興祕密警察(蓋世太保)干涉他的戰俘營,但是這些祕密警察說,巴萊特是危險人物,經常領導逃獄。范魯格就說,如果他再膽敢逃獄,被捉到格殺勿論。

不過巴萊特到的當晚,他就召集大家開會。他很高興見到很多戰俘都是舊同事。這個戰俘營有幾十座宿舍形式的營房,四周圍都是堅固的鐵絲網圍著。並有好幾座高高的哨崗由德軍把手。不過營房的一邊就靠近一座樹林。巴萊特說,他們這裡的104及105號營房,最接近那樹林。所以計畫是從這兩間營房在地下挖掘通道,通向那樹林。他估計這通道大約是三百英尺(一百公尺),而這地道必須在地面下約30英尺(十公尺)。其中105室開始的是第一條隧道,取名Tom。104號房開始的是第二條,取名Dick。將來如果要挖第三條,就叫做Harry。事實是,前面兩條隧道幾乎是同時動工。(下:電影中的Stalag Luft III戰俘營。)

 

 

 

 

 

 

 

 

蘭西聽到他的計畫非常意外,他問巴萊特計畫由這通道送出多少人,他說250人,這就佔了整個戰俘營至少四分之一人口。蘭西更是意外。不過巴萊特就說,不論是否成功,他們的目的是要干擾德軍,讓德軍分散注意,即使不成功都算達到目的。蘭西雖然不是完全贊同,但是他願意支持。

巴萊特有多次逃亡經驗,許多過去跟隨他策畫逃亡的士兵也都在這戰俘營內,各種專家都有。他們的計畫還包括製作假的通行證,證件,及將他們的制服修改成德國平民服裝。

這戰俘營還有一個多次逃亡都不成功的美國空軍飛行員Virgil Hilts希爾茲,他多數是單獨行動,這一天他逃亡失敗被德軍捉回來,照慣例被關在單獨囚禁的營房,俗稱cooler的。因為除了水泥地,甚麼設施都沒有。只有一扇小窗。24小時不見天日。他已經多次出入cooler。這一天跟他一起關進來的還有蘇格蘭空軍艾夫斯Archie Ives。他個子很小,在英國原來是一名騎師,他也被囚多年,堅決要逃出去。他雖然跟希爾茲關在不同的房間,但是可以隔空談話,建立了一定的友情。

他們兩人照例被關兩星期後獲釋。之後他們也加入這挖掘地道的工作。他們第一個挖掘的地道是在105房的鍋爐底下。他們每一次挖掘,都要搬開那鍋爐,將地下的石磚搬開,然後開始挖掘。每一天完工後還要再鋪上一塊石板,再將鍋爐搬回去。所以他們也需要很多工具,例如挖掘的鐵叉子,鋪地面的石板。挖掘之後,還要在隧道內滑行的滑板,以及在內部製造空氣的風箱等等。這些工具多數是由一名參加英國空軍的美國人羅伯韓德利上尉Robert Hendley負責,他的特長就是交遊廣闊,甚至跟德軍都可以混得很好,經常用一些美國的好東西跟人交換。所以挖掘時需要的小鏟子,木板條,繩子,他都有辦法弄來。比如那尖尖的鏟子,他就趁大家在外面大水缸洗臉時,趁德軍不注意,鑽身子到水池底下,將一個支撐水缸的金屬叉子給偷偷取下。

韓德利因為是軍官,跟一位英國飛行軍官柯林布萊斯上尉Colin Blyth同房。布萊斯喜歡觀鳥,他也是偽造文書的專家,所以負責幫大家製造身分證。他很講究每天的下午茶。但是哀嘆喝茶沒有奶不夠文明,韓德利很快就幫他弄來一罐搭配紅茶的煉乳。他甚至可以取得一整批的布匹。

這一組人中還有一個是綽號Tunnel King (挖隧道之王) 的波蘭人丹尼Danny Welinski,他逃出納粹之後投身英國空軍,官拜上尉。這是他參加挖掘的第17個隧道,所以可以說駕輕就熟。他有一個助理威利Willie Dockes,負責指導挖掘工作。

挖隧道最困難的工作就是將挖出的砂石搬出去。這時一個英國少校艾利克Eric Ashley-Pitt就發明了一個安全的方法。他用兩個直條形的圓桶型布袋,裝滿了砂石吊在兩個褲管內,到了戶外,就拉繩子放出裡面的砂石。正好德軍要他們在營房中的空地上種菜,他們就用這方式將砂石掉在菜園裡。翻土的士兵將將砂石混入泥土。又或是操練時,每走一步將少量砂石拋在地面。所以巴萊特也鼓勵大家參與戶外的園藝,體育等活動,一來以防德軍起疑,二來可以將砂石運出去。

另一個澳洲的飛行軍官路易斯Louis Sedgwick,他被稱為製造師,那個在隧道內製造空氣(氧氣)的風箱,就是他廢物利用製造的。另一個英國飛行員Griffith有裁縫的背景,他就負責為每一個人改衣服,改成德國平民穿的衣服,以便逃出時穿著。

正當一批戰俘每天挖掘隧道時,韓德利就設法蒐集需要的用品跟工具。他跟一個巡視他們營房的的德國士兵沃納Werner混得很熟。沃納很羨慕他們可以每天自由談話爭吵,說他們德國人如果涉及批評上級就有麻煩。於是韓德利趁機跟他建立關係,甚至送他美國香煙,瑞士巧克力,他最初想要,不過最後卻不敢收。韓德利要強塞給他,他還是不敢要,逃走了。這掙扎期間,他就偷了沃納身上的皮夾子,裡面有軍人證,個人身分證,及通行證。他立即交給布萊斯去做樣本,製造假文件。

第二天沃納非常緊張地告訴他,自己的證件都不見了,懷疑掉在他這裡。韓德利答應幫他尋找,但是交換條件是,要他幫忙找一個攝影機。結果他將皮夾子還給他,他則為布萊斯找來了一個照相機,用來幫助製造假文件。此外布萊斯需要的特殊紙張,墨水,韓德利也都幫他找了。

他們也利用各種休閒活動一起工作。好像布萊斯用黑板講解各種鳥類的習性時,當德軍一轉身,他們就拿出紙張,一起做自己的證件。

他們的隧道越挖越遠,需要的木材也越來越多。最後連床鋪下的木板都拿去使用。為了避免德軍懷疑,所有不工作的士兵就每天在營地組織運動比賽,合唱團,很多時用唱歌的聲音,掩飾裡面挖掘,打洞的聲音。到聖誕節時,已經可以很整齊的合唱各種聖誕歌曲。

而且隧道經常坍方,負責跑頭陣的「隧道之王」丹尼,也受不了了。其實他是有幽閉恐懼症,一直在支撐著。過了春天,他們距離目標還有五十呎。快到七月四日美國國慶時,韓德利找來兩大拖車的馬鈴薯,試著做酒,到了那天居然做出幾大桶似模似樣的酒。他們找出一面破舊的美國國旗,在營地打鼓遊行,口中還喊著打倒英軍。那些英兵勉強跟他們一起慶祝。(下,左起:希爾茲,美軍少尉Goff,韓德利,慶祝美國獨立日。他們是這戰俘營僅有的三個美國人。)

 

 

 

 

 

 

 

 

 

這時只剩下14英尺就達到目標。大家又緊張又興奮。其中一個英軍說,他已經被囚禁在這裡三年又七個月了,實在想出去。

但就在這天,一批德軍利用他們慶祝國慶,來巡視營房,大家已經得到風聲,盡速撤離。這幾個德軍在105營房內到處視察,一度對那鍋爐起疑,坐在士兵床上時,也發現床墊下的木板好像被鋸開了,但是思考了一下還是離去了。不過那個沃納就見到鍋爐底下的石塊可疑,他澆了一點水見到水居然流到石板下面,於是敲開石板見到了下面的大洞,立即叫回那些德軍。於是哨子聲大作,大批德國士兵跟警察都趕到了,全部地區戒嚴,他們知道東窗事發了。

大家面面相覷,其中那個蘇格蘭矮個子艾夫斯特別受不了,突然間發瘋了,大喊一聲就跑向鐵絲網要爬出去,幾個德軍趕到就向他掃射,他的屍體就掛在鐵絲網上。多次跟他一起囚禁在cooler的希爾茲見到也不忍心,要去將他的屍體拿下來,被德軍高舉機關槍呼喝下令阻止。他只有洩氣的回頭。但是他輕聲對其他同伴說,他今晚一定出去。這時巴萊特對大家輕聲宣布,今晚他們加速第二個隧道的工程。事實是他們一開始就計畫了三條隧道一起挖,現在第一條隧道失敗,第二條隧道成為第一優先。巴萊特並計畫逃亡之日是下一個初月(沒有月光)的日子。

當晚希爾茲果然再度逃亡。他伏在地面爬向鐵絲網,剪斷鐵絲網由地面爬出。但是隔了一天又被捉回來關到cooler。後來巴萊特說他是故意被捉回來的,原來他是趁出去的時候,拿到當地的火車票,巴士車票,回來給他們複製。此外也特地研究了附近火車站的位置,市區的道路通向,回來給他們做地圖。

在他們努力下,加上第一條隧道的經驗,第二條隧道進展很快。但是這時韓德利發現室友布萊斯的眼睛幾乎全瞎了。當巴萊特發現這事,告訴布萊斯他不可以跟大家一起逃亡,因為他會給大家帶來風險。經過布萊斯的懇求,韓德利同意帶著他一起走。

最後隧道終於完工,他們肯定隧道口已經通到附近的樹林。經過幾次的測試,終於要出發了。這一天是1944年三月24日。這時希爾茲已經被從cooler釋放出來,巴萊特安排他擔任第一個出洞口之後,引導其他人出洞的工作。他們一個個做滑車,用接力賽的方式到達洞口。最後才將洞口挖穿,但是當希爾茲出了洞口,卻發現他們的洞口距離樹林還有大約20英尺(七米),從洞口跑到樹林會是很大的風險。他們又不能延遲計畫,因為他們的通行證,火車票都是當天的日期。(下:他們就是這樣趴在滑板上,一程一程轉車出去。)

 

 

 

 

 

 

 

 

希爾茲就跟內部索取一根30長的繩子,由他從樹林做暗號,每次拉繩子下一個才能出洞,以免被哨崗的德軍發現。

之後數十個戰俘一個個出洞並進入樹林,程序比預計的慢了很多。巴萊特跟英軍情報官麥克Andy MacDonald一組,出去後直奔樹林,之後前往火車站。隧道王丹尼,也在助手威利Willie Dockes協助下出洞了。韓德利也幫助布萊斯上了岸。工程師路易斯Louis Sedgwick,一個接一個都出去了,直到其中一人(裁縫Griffith) 在裡面久等都沒見到拉繩子,就自己出來了,結果因為發出的聲響被德軍發現,立即吹哨子,希爾茲自己盡速跑了,其他的人都被德軍發現,全部阻止了,點算了一下,有76個人成功逃脫。

逃脫的幾個都到了火車站,大家裝著不認識。巴萊特跟麥克一組,艾利克自己坐著,他們都因為會說德文,相當鎮定。當韓德利發現有德軍上車查證件時,他給艾力克發了一個暗號,就自己帶著布萊斯到火車尾,等火車減速時,兩人跳下火車。他們躲在一個巨大乾草堆之後,趁黑跑到附近一個小機場,在貨艙等著。直到見到一個德軍走近,韓德利制伏了他,換上他的制服,上了一架小飛機,帶著布萊斯飛出德國。

巴萊特跟麥克下了火車轉上另一輛火車時,艾利克見到一個祕密警察認出了巴萊特,他為了引開注意,去攻擊那納粹,結果引來所有在場德軍的追擊,巴萊特跟麥克就上了另一輛火車,但是艾利克就被德軍打死了。(下:巴萊特跟麥克,緊張地等待上火車。)

 

 

 

 

 

 

希爾茲則用計搶奪了一輛德軍的摩托車,換上那人的制服,自己駕駛電單車經過德國鄉村一路逃亡,但是很快就見到哨崗,處處被迫回頭,最後被逼到一個鐵絲網前束手就擒。

巴萊特跟麥克到了第二個鎮上,正要上巴士時,被檢查身分證也過關了,只是當對方檢查完畢(故意) 說了一句英語Good luck時,麥克不察,直覺地用英語回答Thank you,立即身分被揭露,兩人還是被捕了。

另一個逃亡者Dennis Cavendish 下了火車後,搭了一輛貨車的順風車。但是當這輛貨車到達下一個小鎮時,前面卻有大批德軍等著,他還是被捕了。

韓德利的飛機飛到瑞士國境之後,以為恢復了自由,但是飛機引擎發出怪聲,他只能低飛,之後迫降墬毀,他跟布萊斯都安全逃出,但是布萊斯以為安全了,往前跑時卻跑向一群德國士兵,首先中彈死亡。韓德利跑去幫忙時,自己被擒。

運氣比較好的是丹尼跟威利這兩名「隧道之王」,他們最先上了火車,下火車後就到河邊找到一艘小船,划到一個中立區,上了一艘盟國的商船。另外路易斯Louis Sedgwick他騎單車到了一個法國小鎮,在當地的地下組織Resistance幫助下,由他們以接力方式帶到西班牙境內。

不過最後多數都被逮捕,集體送上卡車運回戰俘營。中途德軍說,他們可以下來鬆一下腿,因為前面還有好幾個小時的路程。當他們在田野閒聊時,巴萊特說他不後悔,因為Tom,Dick跟Harry 是讓他支撐了這樣久的原因。不過這時他們見到德軍架起機關槍,全部來不及逃跑都被射殺了。事後知道這一次50人遇害。

第二天在戰俘營,蘭西獲悉50人遇害的消息,納粹德軍藉口說是他們企圖逃跑時被殺的。之後11個被捕的回來了,包括韓德利,他說出了布萊斯的遇害經歷。韓德利哀嘆他們的努力是否值得,反而是蘭西說,巴萊特一開始的計畫就是滋擾德軍,這一方面他都算是成功的。

最後連希爾茲都被送回來了,他再度被關到cooler。他向其他戰俘說,他還會再逃。至於德國方面,他們派了納粹秘密警察SS負責這個戰俘營的安全,原來的范魯格上校還是被撤換了。

製作與卡司:

這故事如果不是真的,很難令人相信。因為三百多尺的隧道,而且深入地下30英尺(十米),需要的木材相當多,很難想像戰俘營的人可以找到這樣多木材。而且挖出的砂石也相當多,可以用公噸計,難以相信可以讓他們一個個經由褲管中運出。不過這故事是真實的,所以只能驚嘆。(據說一些他們需要的工具,是經由家人寄送的禮物得到。這樣說德國戰俘營的管理算是相當的寬鬆。很多時我感覺到他們相當的遵守日內瓦公約。例如德軍見到盟軍戰俘的軍官時,還會敬禮。至少電影中沒有見到他們虐待戰俘,最嚴厲的處罰是關在水泥地的單獨囚室內。我見到這些囚室沒有自來水,沒有廁所,更沒有桌椅床舖,真正住幾個星期是很可怕的,只是這電影都沒有形容。讓我想到 The Rack 叛諜 電影中描述的,韓戰戰俘所受到的酷刑,天壤之別。此外據原著中說,一些德國守衛心理上也是反納粹的,私下也給了他們不少幫助。)

這劇本中的人物都是基於真實人物寫的,不同的地方是,每一個人可能是兩三個人的綜合體。此外將美國人的角色加重了。事實上,那個戰俘營中的美國戰俘(本來就不多),都在事發前七個月被轉移到其他地方。所以最後都是由英國及蘇格蘭(主要是空軍),加拿大,跟澳洲戰俘完成。當時那個戰俘營有大約1,800盟軍戰俘,約有六百人參與了這項逃亡計畫。其中150人是加拿大人,(最後只有一個美國人參與,不過他當時是加入了英國空軍。)

電影中最大的「虛構」是男主角史蒂夫麥昆駕駛電單車,逃避納粹的追逐,此外也沒有韓德利駕駛小飛機逃出德國的情節。那一段電單車,是史帝夫麥昆自己要求的,因為他喜愛駕駛電單車,要表演一下。結果這一段成為整個電影的宣傳重點。因為無論是做海報,或是拍宣傳短片,都很難宣傳大家在地洞裡鑽來鑽去,而電單車在欄杆上面飛越,就很吸引人,(電影要的就是噱頭)。片中那些驚險動作他都自己表演,只不過最後最高的一次跨躍,是由特技演員做的。(下:史蒂夫麥昆跟他的摩托車,成為電影的宣傳重點。)

 

 

 

 

 

 

 

另一個不同點,電影中那些被捉回來的戰俘,是在一片草地上被機關槍掃射死的。真實情況是,只有大約十人是像電影中說的被射殺,其他的都是一個個,或是兩人一組被蓋世太保槍斃的。(這些人的死法及姓名,都有紀錄。)電影中,兩個人在逃亡時殺死了德國士兵,包過艾利克在火車站殺死一名納粹警察,事實是,整個過程中沒有德國人遇害。

76人只有三人成功逃出,只是國籍不同,其中兩人(划船逃生者)是挪威籍,一個騎單車脫逃的是荷蘭人。

這電影是在德國拍攝,外景多數在巴伐利亞郊外地區,連後續工作都是德國的片場處裡。片中的戰俘營,是製片公司在攝影場外,開闢一大片樹林之後,依照當時的相片及圖則重新建造的。片中的小鎮是Sagan,目前也在波蘭境內。很多鄉村景色,包括那個火車站,則都是在巴伐利亞的Fussen。

以前說過,好萊塢很多有關戰爭的電影,都淡化了戰爭的殘忍。納粹在二戰中的罪行可能是歷史上最恐怖的,但你看完這電影,絲毫感受不到納粹的可恨。主要因為好萊塢一向以商業市場為考量,他們相信(只有一半是正確的)觀眾不喜歡看戰爭殘酷的一面。這電影甚至很多地方凸顯了喜劇成分。另外一部 Stalag 17 戰地軍魂  (1963),也是講述德國戰俘營中盟軍逃獄的事蹟,也是拍成喜劇。我在看 The Longest Day最長的一日  (1962) 時也有這感覺。好多士兵跳降落傘時,降落到錯誤地方,當場就死了,電影卻描述成好像很可笑。不過這也代表美國精神。這樣的電影讓美國人願意從軍。他們相信電影要讓人樂觀,不要讓人害怕。過去幾十年,除了很少次美國是徵兵制(好像越戰),多數都是志願從軍,好像阿富汗戰爭將近20年,有十萬美國人參軍,很多都是社會菁英。在英國,從軍更是貴族家庭延續好幾代的榮譽,認為逃避兵役是家族的羞恥。

這電影推出當時的賣座收入高達1,170萬元,是當年最賣座電影之一。而且電影的受歡迎,沒有因時間而消淡,歷久不衰。

這電影只獲得一項金像獎提名(最佳剪接),但獲得金球獎最佳影片提名,此外獲得莫斯科最佳男主角獎(史蒂夫麥昆),及獲得最佳影片提名。

主要演員表:

史蒂夫麥昆Steve McQueen飾希爾茲Captain Virgil Hilts

詹姆斯嘉納James Garner飾美軍韓德利Flight Lieutenant Bob Hendley

李察艾坦博羅Richard Attenborough 飾逃亡策畫者巴萊特Squadron Leader Roger Bartlett

詹姆斯當納James Donald 飾戰俘營英國最高官階者Captain Ramsey

查爾斯布朗森Charles Bronson 飾「隧道王」丹尼Flight Lieutenant Danny Welinski

Donald Pleasence 飾偽造文件專家布萊斯Flight Lieutenant Colin Blythe

詹姆斯柯本James Coburn 飾製造師,製造風箱者,成功逃往西班牙Flying Officer Louis Sedgwick

Hannes Messemer 飾戰俘營德國指揮范魯格,Oberst von Luger

大衛麥考倫David McCallum飾艾利克Lieutenant-Commander Eric Ashley-Pitt

Gordon Jackson飾麥克(情報官) Flight Lieutenant Andy MacDonald (Mac)

John Leyton 飾另一位隧道王威利Flight Lieutenant Willie Dickes

Angus Lennie 飾艾夫斯Flying Officer Archie Ives

Nigel Stock 飾測量專家Flight Lieutenant Dennis Cavendish

Robert Graf飾德國士兵沃納Werner

Jud Taylor 飾第三位美國士兵Second Lieutenant Goff

Hans Reiser 飾蓋世太保Kuhn

Robert Desmond 飾修改衣服的英國飛行員Griffith

 

Click: 1844
About Us | Privacy Policy | Contact Us |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