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介紹

電影 Primary Colors 風起雲湧
電影 Bee Movie 蜜蜂總動員
電影 Pleasantville - 批判五十年代
電影 由 J. Edgar 談胡佛的一生
電影 Titanic 鐵達尼號 (泰坦尼克號)
電影 The Man Who Shot Liberty Valance 雙虎屠龍
電影 Gone with the Wind 亂世佳人
電影 Miracle on 34th Street / 34街的奇蹟
電影 Imitation of Life 春風秋雨
電影 Pinky 萍姬淚

電影 Consolation Marriage 婚姻安慰獎

2023-01-07 19:54:08

這是RKO (雷電華) 在1931 年推出的黑白浪漫喜劇,說的是一對同時失戀的男女,在彼此安慰的情況下逐漸生出情感。主演的演員有艾林鄧 Irene Dunne,派特奧布萊恩Pat O’Brien,及梅娜諾伊Myrna Loy 等。因為電影拍攝於好萊塢的電影自律Hyde's Code 還未出現,所以內容上比後來一段時間的內容更為「開放」。

這電影由Paul Sloane 導演,雖然不是大製作,但是對於幾位主角人物的情感描述算是細膩。男主角Pat O'Brien是由Howard Hughes 的公司借來,他不是特別英俊,但是那種多看了就順眼的演員。剛剛因為 The Front Page  (1931)一炮而紅。而女主角 Irene Dunne 也是剛演出第二部片子 Cimarron 壯志千秋 (1931) 就獲得最佳女主角金像獎提名,所以都是演技派。而年僅 25 歲的梅娜諾伊則已經在影圈打滾六年,拍了不下60部片子,目前平均一年拍十部片子。她的「貌美如花」也無庸置疑。幾個配角的表現也都相當稱職:John Halliday,Matt Moore,片長 81 分鐘,毫無冷場。

劇情:

電影開始時,一個男子史蒂夫波特Steve Porter 剛剛結束倫敦的工作返回美國,他在輪船上就跟幾個朋友吹噓,回去就會跟青梅竹馬的伊蓮Elaine Brandon結婚。他還說,因為自己擔心身家配不上伊蓮,所以才到英國去工作,而伊蓮卻每一封信都保證會永遠等他。

不過當他下岸後見不到伊蓮的人影,到了她家見面後,伊蓮卻說剛剛在星期二結婚了,還說已在信中告訴他。他洩氣的離開,之後就到酒吧大醉一場。之後的時間他都委靡不振,有空就跟幾個好友一起飲酒消愁。一個朋友傑夫亨特Jeff Hunter 是報社編輯,希望聘請他到報社工作,他卻說心裡的傷口還未痊癒,計畫到南美洲去闖一闖。另一個朋友是退休的上校,經常對他提出清醒的建議。

過了幾個月,在紐約開小店的瑪麗Mary Brown 跟男友奧布瑞 Aubrey 也有很長一段感情。奧布瑞是作曲家及鋼琴家,非常有前途,瑪麗也會彈琴唱歌,兩人經常一起練歌。但是奧布瑞卻因為沒有經濟基礎,一直得不到機會出人頭地。他認識的一個富孀願意培植他,條件是要跟他結婚。瑪麗認為這是難得的機會,鼓勵他接受。這天他們必須分手,兩人都難分難捨。

瑪麗在窗口望著那位富有太太用轎車將奧布瑞接走,她落寞地穿上外套到附近的餐館坐著喝酒。正好史蒂夫也跟傑夫及上校一起喝酒。他的船今晚就會開,這兩人是來跟他送行的。當上校去打電話時,傑夫就對他說,也許另一個孤獨的女人可以跟他彼此安慰,並用激將法鼓勵他去打招呼。傑夫走後他就前去跟瑪麗打招呼,沒想到瑪麗不僅當時的心情與他相當,而且非常坦白的說不在乎跟他一起痛哭一場。他聽了就說願意送她回去再繼續聊。臨走他跟侍者說,他要借上校的車子一用。但是侍者沒有跟上校說,當上校出來見到自己的車子被人開走,就叫了路邊警察去追,於是他們兩兩人被捉去警察局,直到傑夫跟上校來將他們保釋出來。這時已經錯過了開船的時間。(下:他見瑪麗一個人,就上前搭訕。)

 

 

 

 

 

 

 

瑪麗為了感謝他們的好心,請他們到自己的小店喝咖啡。史蒂夫在這裡見到一本莎士比亞的劇作「羅密歐與茱麗葉」,就借去看,還說這是他當年在學校時跟伊蓮一起演出的劇作,所以之後他們兩人就以羅密歐跟茱麗葉彼此相稱。而瑪麗也不諱言,奧布瑞是她的最愛,這傷口很久都不會痊癒。

之後史蒂夫就接受了傑夫報社的工作。一天傑夫編派他去採訪一次狗展,他正好要將那本書拿去還給瑪麗。瑪麗正在彈琴唱歌,聽他說要去狗展,說自己喜歡小狗願意一起去。在狗展會場,瑪麗看上一隻小狗想要買下。狗主說這小狗沒有證件,因為是「出生不明」,也就是沒有父母,他們不在乎,就合資50 元買下了。(下:他們合買了一隻小狗。)

 

 

 

 

 

 

 

 

回去後,史蒂夫衝動地說,這小狗沒有父母,他們兩人可以做父母。他建議兩人結婚,做小狗的父母。他說這婚姻沒有義務,只因為兩人寂寞,彼此安慰。哪一天覺得兩人不和隨時可以分開(離婚)。瑪麗聽了合理,就去公證結婚。傑夫跟上校做證人。瑪麗跟傑夫解釋:他用我做伊蓮的代替品,我用他做奧布瑞的代替品,這一點我們兩人都清楚。

他們沒有蜜月,只去了動物園的水族館看全世界的魚類,當作是環遊世界。他們彼此下了班會回家吃飯,但瑪麗也了解,史蒂夫隨時可以不回家,她不會問問題。但是當兩人在一起時,會玩填字遊戲,打枕頭仗,感情難免日益增加。

一年後,在中東度假的伊蓮看美國的報紙,見到史帝夫的名字,就寫信到報社給他。信中說她的婚姻很不圓滿,已經找他快一年了,現在終於知道他的所在。希望跟他見面,還說「你知道,你一直是我的。」之後說她即將到倫敦,希望在那裡跟他見面。

史蒂夫接到信後,三天沒有回家,之後拿著信去跟傑夫商量,說要爭取採訪下個月的倫敦跑馬大賽。傑夫聽了很生氣,說絕對不會給他去倫敦的機會,還勸他回家。但是史蒂夫說:「你知道伊蓮在我心目中的地位,我不會放棄這機會。」傑夫聽了就說要調他到廣告部門,否則就開除他。他選擇被開除。還說會找到辦法去倫敦。

史蒂夫回到家裡,瑪麗已經從他的神情知道他的決定。她說:「我們就快要是四口之家,我不想用孩子拴住你,本來想等你從倫敦回來再對你說。不過現在說出來了,情況還是一樣,你有全權自主。」不過史蒂夫說:反正我已經失去工作,不可能去倫敦了。

不久瑪麗到醫院生下孩子,史蒂夫之後才去看她。最初以為是兒子,開心的計畫。瑪麗說:又要讓你失望,是個女兒。他立即換了臉色,之後才安慰瑪麗說「女兒也一樣好」。

轉眼女兒快要一歲了。史蒂夫對她疼愛有加,不再因為是女兒而稍遜。一天,伊蓮又來了電報,說她這天到紐約。但是她的船到紐約碼頭時,見不到史蒂夫來接。這一天也是他們結婚兩周年,瑪麗安排帶著女兒到水族館去慶祝,但是史蒂夫毫無反應,而且似乎有心事。瑪麗見到他這樣就說,不如不要去了,建議計程車打回頭,到了家門前,史蒂夫不下車,說他要去理髮。瑪麗知道這一次失去他了。

回到家,女傭說有一個男人在等她,原來是奧布瑞。他說自己跟富孀的婚姻破裂,而且自第一天起就知道是一項錯誤,現在決定離婚。他說在維也納找到工作,本來不想告訴她,但是現在覺得沒有她,不願意再活下去,希望她跟自己一起走。她說現在自己有了女兒,不能說走就走。他建議她帶著女兒一起走。她考慮了一下說:反正史蒂夫根本不在乎我是否留下,於是叫女傭幫她收拾了一個行李。她決定不帶女兒,說女兒只是一個女人中的一個階段,如果為她犧牲自己的幸福,二十年後可能反被女兒取笑。她下樓給史蒂夫留了一封短柬,說這符合他們當初的協議。於是跟著奧布瑞走了。

他們跟著就到了奧布瑞那裡,去取他的行李。但是在這裡,瑪麗越想越不放心,要打電話回去問女兒的狀況,奧布瑞阻止她。這讓瑪麗改變心意,決定回去。她說自己現在結婚了,結婚會改變一個人。而且她以為女兒不需要她,她知道那不確實,女兒需要她,她也需要女兒。她對奧布瑞說:我們太自私,我們有過一段時光,那時光永遠存在。現在是說再見的時候了。(下:再度跟奧布瑞道別。)

 

 

 

 

 

 

在她家裡,原來傑夫跟上校都記得這是他們的結婚紀念日,到了她家,準備為他們慶祝。傑夫見到客廳桌上的短柬,很有感觸的說:怎麼兩個如此相愛的人,自己卻一無所知?但是當他們見到瑪麗回來,交換了會心一笑。瑪麗回來立即趕到樓上,抱起女兒。連女傭Kate 都哭了,說知道她一定會回來。

她下樓去,傑夫已經將她那封信撕了,說今晚會跟他們一起慶祝,只是忘了準備食物,不過女傭就說她做了一個蛋糕。這時他們從窗口見到史蒂夫回來,傑夫立即迎出去,將準備好的玫瑰交給他,叫他送給瑪麗,他這才知道今天是結婚周年。不過他說,他剛剛理了髮,就是約了要去見伊蓮。傑夫建議他請伊蓮過來。他說怕瑪麗不高興,瑪麗聽了不反對,說這樣也好,於是史蒂夫打電話約伊蓮過來。

他跟瑪麗都換了衣服,之後傑夫跟上校把伊蓮接來。伊蓮見到瑪麗時說,她一點都不感到內疚,因為「知道你們有協議,知道你們並不相愛」,瑪麗陪著苦笑。之後史蒂夫就陪著伊蓮到花園去,說是要看玫瑰花。史蒂夫見到伊蓮,還是像過去一樣,仰慕她的美麗。瑪麗又上樓去抱起女兒,對女兒說她剛剛發現愛上她的父親,卻又一手將他拋開,她忍不住哭泣起來。這時傑夫上來,見到她流淚,就說:「你愛上了他是嗎?今天才發現愛上他是嗎?其實你跟史蒂夫是最相襯的。」他繼續說:「如果不是,那麼我…」他沒有說下去,因為看得出瑪麗正在為失去史蒂夫而難過。原來他從一開始就愛上瑪麗,所以經常在後面埋怨史蒂夫沒有對瑪麗好一點。(下:伊蓮在花園希望兩人重燃愛火。)

 

 

 

 

 

 

 

這時在花園,伊蓮對史蒂夫訴說自己多麼思念他,但是史蒂夫似乎心不在焉。當伊蓮要史蒂夫親吻她時,他的感覺完全不是那回事。她有些惱怒,但是史蒂夫說:你見過我們的baby嗎?她很可愛,原來女孩子比男孩更惹人疼。他繼續說,其實我們可以維持做朋友的。伊蓮正要發火,傑夫已經察覺到了,過來幫伊蓮披上披肩,說是她該回去的時候了。

傑夫送伊蓮走後,史蒂夫迅速到樓上,見到瑪麗跟女兒,他走向前叫瑪麗Mrs. Porter,之後說自己是世界上最大的傻瓜,原來一直擁有幸福都不知道,並且跟她說:原來我是這樣愛你。之後兩人計畫一次真正的蜜月,跟女兒一起的蜜月旅行。(下:史蒂夫終於發現瑪麗跟女兒才是他的真愛。)

 

 

 

 

 

 

 

 

製作與卡司:

這電影非常的pre-code,例如說劇本的最主要plot 就是史蒂夫跟瑪麗之間「開放婚姻」,雙方都沒有約束,各自擁有完全自由。這是七十年代以後才有的名詞,而且從未受到鼓勵,也不是人人可以做到,卻在三十年代初就出現在這電影中。不過在當時也不覺得突兀,因為他們兩人當時的心情似乎很適合這樣做。結果兩人從朋友變成真正的相愛。而劇本的安排上,兩人的感情也很自然,毫不牽強。

兩位主角由 Pat O'Brien 跟當時32歲的 Irene Dunne 飾演也很搭配。因為O'Brien 長相平凡,而 Irene 雖然美麗動人,但這時她剛進影壇一年,當時的化妝及髮型對她一點幫助都沒有,看起來還沒有十年後的她美麗,「兩個平凡的人」在婚姻束縛下產生感情,這好像維多利亞時代的故事,但因為他們兩人都讓人好感,很容易被觀眾接受。(最後發現他們兩人在劇中甚至沒有接吻鏡頭,最親密的表現不過是打了一場枕頭仗,但讓人感到他們之間確實存在深情蜜意。)

Irene Dunne 艾琳鄧的電影介紹了很多,曾經說過,她是少有的不會老的女人,而且越老越好看。她到四十多歲,還可以跟三十多歲的男演員配戲,例如男星加利葛蘭Cary Grant 比她小六歲,兩人卻合作了三部片子,而她在那時都已經超過四十歲。其他與她配戲的男星全部都比她小:Joel McCrea 比她小七歲,Douglas Fairbanks Jr. 比她小11歲,范強生Van Jphnson 更比她小18歲,連史班賽崔西Spencer Tracy 都比她小兩歲,你說其他女明星不會羨煞?不過在這電影裡,就覺得她的化妝可怕,顯得她很「鄉下」。

艾琳鄧三十歲才從影,原因是她是專業女高音歌星,一直有志於走歌劇路線,可惜沒有被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接受,才踏進影壇。所以她多數的電影都會安排機會給她唱歌。不過如果不是歌唱片,插曲都不多,在這電影她只在開頭有機會自彈自唱了一首Max Steiner 作曲的 Devotion。Steiner 也為這部片子配樂。

而第二女主角梅娜諾伊 Myrna Loy 無疑美麗出眾,她在這裡戲不多。她在此之前都一直是飾演花瓶角色,是後來碰對了角色,特別是自從在 The Thin Man (1934) 中與威廉鮑華William Powell 成為天造地設的一對之後才真正走紅。她跟威廉鮑華一共在14 部片子中飾演夫妻或是情侶。這部片子她跟 Pat O’Brien 第一次合作,後來47年之後他們才有機會在一部喜劇The End (1978) 中再合作。Myrna 後來在自傳中說,派特奧布萊恩當時曾經給她指導,叫她不要「用頸部作戲」。Myrna 說,派特注意到當她演需要激動的感情戲時,她的頸部肌肉會緊繃。之後她明顯學到技巧。所以當他們在合作The End 時,她還特地向派特致謝,說這一句話讓她後來受用無窮。

奧布萊恩在好萊塢人緣非常好,不僅因為他是愛爾蘭人,與很多影星私交非常好,包括史賓賽崔西,詹姆斯凱尼James Cagney等人,他個性活潑樂天,愛開派對,愛說故事,身邊永遠聚滿了朋友。據說這電影在好萊塢首映時,影城著名的司儀 Ken Murray 忘了他的名字,(因為他當時還是新人),他就一把抓過麥克風,自己擔任司儀將所有演員及工作人員一一介紹。因為人緣好,他一直有演出機會,後來演電影到81 歲。之後在83歲時逝世。(艾琳鄧比他大一歲,但活到91 歲才逝世。)都是懂得生活之人。

主要演員表:

艾琳鄧 Irene Dunne 飾瑪麗Mary Brown Porter

派特奧布萊恩 Pat O’Brien 飾史帝夫Steve Poeter

約翰哈里代 John Halliday 飾報社編輯傑夫Jeff Hunter

梅娜諾伊 Myrna Loy 飾伊蓮Elaine Brandon

麥特莫爾 Matt Moore 飾上校

李斯特維爾 Lester Vail飾奧布瑞Aubrey

葛楚豪沃 Gertrude Howard 飾瑪麗的女傭Kate

 

Click: 1204
About Us | Privacy Policy | Contact Us |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