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介紹

電影 Primary Colors 風起雲湧
電影 Bee Movie 蜜蜂總動員
電影 Pleasantville - 批判五十年代
電影 由J. Edgar 談胡佛的一生
電影 Titanic 鐵達尼號 (泰坦尼克號)
電影 The Man Who Shot Liberty Valance 雙虎屠龍
電影 Gone with the Wind 亂世佳人
電影 34街的奇蹟 Miracle on 34th Street
電影 春風秋雨 Imitation of Life
電影 Pinky 一部講述黑白問題的電影

電影 The Razor’s Edge 剃刀邊緣

2021-05-13 12:28:50

這是20世紀福斯公司在1946年推出的黑白劇情片,故事來自於英國小說家毛姆W. Somerset Maugham在1944年推出的同名小說。說的是一個美國飛機師因為一戰時的一次慘痛經歷,無法融入於正常的社交及工作,開始思索人生目的,以及他在這過程中的個人變化。

福斯公司用了許多明星參與演出,除了男女主角:泰隆寶華Tyrone Power,珍蒂爾妮Gene Tierney之外,還有:John Payne約翰潘恩,Anne Baxter安妮貝克斯特,Clifton Webb克里夫登韋布,Herbert Marshall赫伯馬歇爾,全都是可以獨當一面的明星。配角還有:Lucile Watson,Frank Latimore,Elsa Lanchester等。

在劇本(故事)中,毛姆將他自己寫入故事哩,成為其中一個角色。這角色由赫伯馬歇爾飾演。

這電影推出受叫好又叫座,而且被提名四項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Clifton Webb),最佳女配角(Anne Baxter),及最佳黑白布景,結果只有Anne Baxter獲獎。一般認為這也是導演Edmund Goulding最好的作品之一,但是他從未獲得提名。他其他的作品包括:Grand Hotel 大飯店(1932),Dark Victory 卿何薄命 (1939),The Constant Nymph (1943)等。(最佳影片結果輸給了The Best Years of Our Lives 黃金時代,這其實不太公平,因為這部電影完全是沾了二戰結束的光,囊括了七項奧斯卡最大獎項。)

我發現這電影在網上有得看,而且版本很多,不過有些素質很差,必須篩選。我見到至少兩個網頁的素質很好,只是未必在你的地區可以看到,可以一試,下面是其中一個:The Razor's Edge 1946 - Gene Tierney, Tyrone Power, Anne Baxter, Clifton We (ok.ru)

劇情:

電影開始時是1919年的芝加哥,作家毛姆受邀參加在Chicago Country Club一個上流社會的舞會。是他在巴黎認識的一個朋友艾略特譚伯登Elliot Templeton邀請的。艾略特長年住在巴黎,剛剛回國來探視他的姐姐露易莎Louisa Bradley。露易莎有個美麗的女兒伊莎貝Isabel Bradley,她有個未婚夫拉里(勞倫斯)Larry Darrell,他非常英俊瀟灑,但是他剛剛從軍回來,想法就有些不一樣。他沒有工作,別人給他介紹的工作他都拒絕,說要思考前途,思考人生。艾略特的想法很世俗,他認為拉里是偷懶,不想工作,目前又沒有錢,督促姐姐拆散這一對。但是毛姆就欣賞拉里,原來這天他在圖書館見到拉里,見到他看了一天的書都沒動過。

這天的舞會還有一個年輕人葛里Gray Maturin,他就出生於富貴家庭,本身也是百萬富豪,他追求伊莎貝很久,但是伊莎貝眼裡只有拉里一個。另外一個來賓是拉里跟伊莎貝從小一起玩的朋友蘇菲Sophie Nelson,以及她的男友鮑勃Bob MacDonald,蘇菲性格單純,很容易滿足,她穿的禮服還是借來的。她瘋狂地愛著鮑勃,只想快些跟他結婚成家。(下:派對中的一群,左起: 伊莎貝跟拉里,毛姆跟艾略特,蘇菲,露易莎。)

 

 

 

 

 

 

 

 

 

這晚上艾略特就給拉里眼色看,多次提起葛里可以給他一個工作,他不接受。拉里說他覺得人生有更重要的事情可以做,買賣股票不是他的人生目標。他對伊莎貝說,戰爭最後一天,一個同僚為了救他而自己犧牲了,他想不通為什麼自己活著,那個人死了,他必須追求答案。他說他選擇去歐洲loaf,也就是甚麼都不做。伊莎貝問他如何生活,他說他有一年三千元的遺產,足夠他過日子。他建議將婚期延遲一年,伊莎貝同意等他。

拉里去了巴黎,艾略特也回到法國,臨走他對露易莎說,他會好好盯著拉里,甚至安排一個老女人吸引他。不過艾略特對拉里的所有邀請,都被他拒絕了。艾略特邀請他午餐,他說他不吃午餐,艾略特邀請他晚餐,他說他沒有晚裝。艾略特對他一些辦法都沒有。

一年後,伊莎貝跟母親來到巴黎,他們見面很開心。伊莎貝問他是否找到了答案,他說他看清楚了很多事情,但是還未找到答案。他帶伊莎貝到自己住的小旅館,伊莎貝非常失望,她從未住過這樣彆腳的旅店。拉里跟她求婚,說一年三千元比多數人的收入還要多,他們甚至可以去希臘度蜜月,伊莎貝就說她不願意旅行時到小餐館吃飯,住小旅館。而且一年三千元無法應付她原有的生活及社交需要,何況她還計畫生孩子。她說,美國正面臨空前的經濟繁榮,勸他回去參與一份。拉里還是沒有興趣,最後她將戒指還給拉里,但是說兩人還是朋友。

伊莎貝回去後就嫁給了葛里,在婚禮上,艾略特很高興的對毛姆說,今後伊莎貝將十分幸福。毛姆懷疑的說:何以見得?艾略特說:她現在甚麼都有了,必然幸福。蘇菲跟丈夫鮑勃也來了,他們還生了一個女兒,蘇菲也找到了她的幸福。

在法國,一個雨天,大批煤礦工人放工出來到小酒吧,拉里是其中之一。他跟一個還俗的陌生教士Kosti坐在一起,對方知道他是美國人,對他在這裡做礦工感到不解。他回答說這裡有很多大學生,他有空就到巴黎大學聽課,他也經常跟學生們探討問題,尋找人生目標的答案。這位陌生人說:你知道,你詢問的問題,已經有人問了幾千年嗎?拉里說:問題是,那些問了幾千年的問題,到最後只能證明他們還在繼續追問。Kosti說:很對,你還不算笨,事實是,你就像一個虔誠的但是不信上帝的教徒。拉里說:我不確定我相信任何事。

這時Kosti就建議他不妨去印度,因為那裏有一位大師,很多人從他那裏得到開解。

於是他去到印度。在喜馬拉雅山區去晉見一位著名的高僧,他說他來尋找指引。他說他看了很多書,也不斷思考,但都找不到平靜。高僧說,只有上帝可以指引,而且道路不容易,因為通往救贖的道路窄到不能行走,就像是剃刀的邊緣。而且這條路必須自己走過。拉里說他願意留在那裏跟他學習。高僧允許他住在那裡,每天看書,聊天講道哩,甚至做一點農地裡的勞力工作。一段時間後,高僧對他說,書本上能學到的東西,他都已經學到了,他建議他一個人再到高山上,那裏有一座茅屋建在一塊大石頭旁邊,高僧還對他說,他或許有機會去看他.(下:拉里在高山上向高僧請求指引.)

 

 

 

 

 

 

 

他去了,一個人走到山頂,找到茅屋。住了一段時間後,高僧前來看他,拉里終於可以告訴對方,自己開光的過程,他說在這裡有一天他豁然貫通,在黎明前剛剛露出地一線曙光的一刻,所有的困惑都消失了,感覺到自己跟上帝渾然為一體的感覺。他說那一刻他感到無比的喜悅,感到即使立刻死去都會滿足。拉里願意繼續住下去,但是高僧說,他的位置是與自己人在一起,回到世俗世界。他認為他已經準備好回去,但是相信他永遠不會失去他這一次學到的,認識到世界無限的美,這就是上帝的美。

他回到了巴黎,但他不知道的是,在這一段期間蘇菲的家庭遭遇變故,她在一次車禍中同時失去了丈夫鮑勃跟女兒,她整個人變了。她也跟所有朋友失去聯絡。另外1929年底,美國股市狂瀉,葛里的投資血本無歸,伊莎貝被迫跟丈夫,兩個孩子搬去巴黎跟艾略特一起住。葛里並且多次精神崩潰,甚至有自殺傾向,整天待在家哩,說頭痛,又無法睡覺。

這天,艾略特等一家人到毛姆在巴黎的家裡作客,毛姆特地安排拉里來跟他們見面,伊莎貝介紹他見自己兩個女兒,大的已經七歲了。伊莎貝說起丈夫的頭痛,拉里說他可以用印度學來的方法,幫助他治好,但是關鍵是他必須自己幫助自己。他用一個銅板催眠,只是讓葛里睡了一分鐘,之後葛里的頭痛就好了。他說關鍵是讓葛里恢復自信,之後葛里非常感激,他甚至可以恢復工作。

他們也都覺得一別將近十年,拉里一點都沒有老,毛姆說他似乎全然的快樂,寧靜,但又超然。當晚,伊莎貝說她想到Rue de Lappe一帶狂歡,他們到了一間平時不會去的小酒吧,沒想到在這裡見到蘇菲,看得出她現在酗酒,有毒癮,還跟一個類似皮條客的男人在一起,場面讓人尷尬。這時拉里才知道蘇菲遭遇的變故。他很同情她,但是伊莎貝就說蘇菲自己有問題,否則不會這樣容易「變壞」。

當晚他就回去找蘇菲,之後幾個星期,伊莎貝跟艾略特等人去度假,他們沒有聯絡,等他們度假回來,伊莎貝迫不及待地找他,這時拉里對她說,他跟蘇菲經常在一起,蘇菲已經戒酒,而且他們就要結婚了。伊莎貝聽了很激動,罵他是白癡,說蘇菲不可能變好,最後生氣的掛了他的電話。之後伊莎貝去找毛姆,她要毛姆勸拉里不要做傻事,因為蘇菲是壞女人。毛姆說:酗酒的人未必是壞人,他眼中的壞人是說謊的人,壞心腸的人。伊莎貝很生氣,說「如果你站在他那一邊,我會殺死你。」她還說,我當初為他犧牲,沒有嫁給他,讓他去尋找自己,現在他這樣對我。毛姆說:你當初是為了過好日子,穿皮草才沒有嫁給他。她還說,她沒有停止過一刻愛拉里。最後毛姆建議:如果你不願意失去他這朋友,你最好對蘇菲好一點。於是伊莎貝叫毛姆幫他們安排第二天到Ritz午餐。

午餐時,伊莎貝聽說他們準備去希臘度蜜月,非常生氣。拉里跟蘇菲都不要酒,但是艾略特跟伊莎貝就故意品嚐一種新的好酒Persovka,還形容滋味多好。毛姆見到蘇菲的反應非常難過,知道她非常想喝。之後伊莎貝說要帶蘇菲去看一件很好看的結婚禮服,拉里要一起去,她說男人去不方便。她約蘇菲第二天到自己的公寓一起去,到時候她問蘇菲是否要酒,蘇菲說她不可以,因為她知道這是自己最後一個機會。伊莎貝又給蘇菲看自己小孩的相片,引起蘇菲的傷痛,之後說自己要去接女兒,要蘇菲等她一下,但是她將整瓶的Persovka留在桌子上,等她回來,蘇菲不見了。(下:伊莎貝請蘇非到自己家,原來是要引誘她再喝酒。)

 

 

 

 

 

 

 

 

 

 

拉里知道蘇菲失蹤,他花了很多時間到處找她,所有的酒吧,夜店。甚至問有沒有女人叫Persovka來喝。最後他在一間鴉片館找到蘇菲,他要帶她走,卻被兩名男子毒打,這時蘇菲溜走了。他又失去了蘇菲的蹤跡。多個月後,他得到警察通知,蘇菲被人謀殺了,要他去認屍。他在警察局見到毛姆,哀嘆蘇菲的不幸。他說:自從(我在一戰時的同僚)死去後,我一直希望用我的生命還債,我發覺活著就是一種特權,我還以為蘇菲是讓我繼續過好日子的報償,現在知道沒有了。他要警察讓他去蘇菲的住處,見到她丈夫跟女兒的相片,一本書,一本詩集,他交代警方務必將這些東西跟蘇菲一起埋葬。

不久聽到艾略特病危,他跟毛姆一起去尼斯他的家裡見他,艾略特現在才對他好一點。他明顯在垂危階段了,但是卻為了一個所謂的王妃(一個美國女人嫁給歐洲一個小王國的貴族)要開一年一度化裝舞會,沒有請他而傷心憤怒得哭泣,他說當年她到歐洲,還是他帶她進入上流社交圈,處處照顧,現在就把他一腳踢開。這時伊莎貝跟丈夫一起來到,拉里就說他有事要先走,原來他認識那個公主的私人秘書Miss Keith基絲,他去找基絲,說他需要一份舞會的請貼,這人非常希望有請貼,但其實他已經病危,不可能出席。基絲說這請貼不能隨便發出,但是如果他自己從桌上拿一份,她會假裝看不見。

當拉里趕回艾略特家裡時,當地主教剛剛為他舉行了終傅,這時管家送來一份請貼,艾略特見到請貼,剛剛的不滿跟憤怒都消失了,他要秘書幫他寫一分回函,說自己因為有其他的約會(跟上帝的約會)不能出席,之後就瞑目了。死前他曾對伊莎貝說,現在他有錢幫葛里還債,讓他可以重新建立原有的事業。

之後拉里準備坐一艘免費輪船回美國,就是一邊打工的輪船,而且到處停泊,不知道甚麼時候到。伊莎貝勸他跟他們一起回去,因為葛里需要他幫忙一起重新創業,他拒絕了,他說也許回美國買一輛計程車,做司機。伊莎貝簡直生氣了,她說她自己過去為家人生活,她希望以後多見他,過自己喜歡的日子,她還問他:你也是愛我的對不對?這時拉里問她:「告訴我,那一天下午在你家,蘇菲為什麼不見了?」伊莎貝聽了立刻生氣了,她說:你怪我嗎?如果再來一次我還會那樣做,我是試驗她,這樣做為你好。拉里聽了說:這是我猜到的,現在蘇菲被謀殺了。伊莎貝聽了吃了一驚,她問誰殺的?拉里說: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是誰害了她。

最後拉里說:再見伊莎貝,回去好好對葛里,他現在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你。之後頭也不回的走了。

伊莎貝傷心地對毛姆說:這一次我真的失去他了,你覺得我們還會再見到他嗎?毛姆說,你還是不了解他,他已經找到了多數人找不到的東西,任何人只要認得他都會變得更好,更高尚,你知道,「善」goodness是這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

電影最後的畫面,是拉里在風雨中在一艘船上工作。

製作與卡司:

記得最初看這電影時感覺像是一部肥皂劇,不同的是,因為是著名作家的作品,所以有很多詞句(對白)比較優美,加上到印度去取經的一段,有很多探討人生的過程,就比肥皂劇升高了一級。我也很奇怪,毛姆會用這樣的詞句形容人與上帝的溝通,因為他本人不是有信仰的人。據說他是因為在1938年去印度時,拜訪了一位印度的高僧Ramana Mahanrishi,之後就用那次經歷寫了這部小說。這也使我想起,在西方很多人(特別是家世好,不愁生活的年輕人),很「流行」到印度去尋找高僧,幫自己解惑。當作一種時髦的經歷,其中比較著名的好像英國的披頭士樂隊The Beatles,就在六十年代他們最紅的時候到印度去向Maharishi Maheash Yogi求教。這電影裡的印度高僧,居然說一口道地英語。

這電影也有這毛病,一個人花了十幾年時間去尋找答案,我都幾乎同意艾略特的看法,他是偷懶不想工作,(雖然他做part time的礦工也很辛苦),只是人生的問題只要在自己的生活中尋找就夠了,無需去到喜馬拉雅山。(電影中的喜馬拉雅山也很簡陋,那樣高的雪山中,居然可以住在茅草屋裡。)他還說見到第一線曙光由樹頂升起,那樣的高山上應當是沒有樹的。(下:電影中的高山布景,跟 Lost Horizon 消失的地平線 中的布景很相似。)

 

 

 

 

 

 

 

 

 

據說這電影中的喜馬拉雅山,是派了一組攝影隊到科羅拉多州的丹佛拍的高山雪景,之後用透視方法用做背景。所以看來有點假,因為與前面的實景沒有距離感。今天拍片是不會用這手法了。

毛姆的書搬上銀幕的很多,這裡介紹過的就有:Rain (1932),Of Human Bondage 人性枷鎖 (1934),The Painted Veil (1934),The Letter香箋淚 (1940)等,他的小說都很灰色,主要因為他有不愉快的童年,甚至青年時期。他父母早逝,跟一個個性嚴厲冷淡的叔父生活,加上自己口吃,個子矮小,受同學欺負,回到英國語言方面有困難,加上後來同性戀,而這部小說突出了他過去的灰暗,強調追求上帝的指引,書中居然有這樣的句子:只有上帝可以指引我們;世界無限的美,就是上帝的美…最後更強調:Goodness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這些都是很正面的訊息。

我最近是在網上重看這部電影,雖然我覺得一個人花十年時間到印度去尋找答案是可笑的行為,覺得是一種「為賦新詞強說愁」,有點膚淺,但是見到幾乎所有的網上評語都是正面的,讚美他的印度之旅,讚美他的求知精神,原來現代人是多數覺得有這種需要的,讓我覺得自己的想法是少數。所以收斂了我的評語。

這電影的男女主角都非常養眼,Gene Tierney被認為是好萊塢最美麗的女星,所以當年被甘迺迪(總統)追了去一陣子,最後因為甘迺迪不肯娶電影明星做妻子而分手。而泰隆寶華更是當時好萊塢第一美男子,讓人光顧著看他,忘了他說些甚麼。兩位主要男女配角Clifton Webb跟Anne Baxter則是演技派,很有戲味,所以都被提名金像獎,(他們也都獲得當年金球獎最佳男女配角獎)。(下:男女主角。)

 

 

 

 

 

 

 

 

 

據說當時20世紀福斯公司以五萬元向毛姆購買版權,此外還有給他電影利潤的兩成,而且規定,如果不在1946年二月前開拍,要再多給他五萬元。結果到了那時間男主角泰隆寶華當兵去了,還未退役,為了趕時間開拍,就先拍些遠鏡頭,男主角的鏡頭都用替身。泰隆寶華直到1946年一月才退役,結果剛好趕到。以前介紹過泰隆寶華,他很不幸44歲就死於心臟病,而中間又去當兵四年,真是可惜,否則他會有更多好的作品留下來。(不過泰隆寶華的樣子變得很快,他在本片中僅31歲,已稍有中年人的成熟味道,完全沒有 Marie Antoinette 絕代艷后 中23歲的稚嫩。­他後來在43歲時拍的 Witness for the Persecution 控方證人,更好像是五十多歲的中年男人。不像Errol Flynn 這一類小生,四五十歲了樣子還很年輕。)

另外,毛姆一開始就要Gene Tierney飾演伊莎貝,而且說他寫這劇本時,就以她為心目中的人選,但是福斯公司的老闆塞納克Darryl Zanuck卻選擇瑪琳奧哈拉Maureen O’Hara做女主角,並叫她不要說出去,但是瑪琳告訴了另一個女星Linda Darnell,給塞納克知道了,就甩掉瑪琳,到底是用了蒂爾妮。

最初塞納克還要毛姆自己寫了一個劇本,但是最後完全沒有用他的,這讓毛姆很不高興,之後他再也沒有跟好萊塢合作過。不過這電影成本用了120萬元,首輪收入就達到500萬元,毛姆應當有錢賺。

主要演員表:

泰隆寶華Tyrone Power飾拉里Larry Darrell

珍蒂爾妮Gene Tierney飾伊莎貝Isabel Bradley

約翰潘恩John Payne 飾葛里Gray Maturin

安貝克斯特Anne Baxter飾蘇菲Sophie MacDonald

克里夫登韋布Clifton Webb飾艾略特Elliot Templeton

赫伯馬歇爾Herbert Marshall 飾毛姆W. Somerset Maugham

露西華森Lucile Watson 飾露易莎Louisa Bradley

Frank Latimore 飾鮑勃Bob MacDonald

愛莎蘭且斯特Elsa Lanchester 飾基絲Miss Keith

Cecil Humphreys 飾高僧

Fritz Kortner 飾演還俗教士Kosti

 

Click: 2081
About Us | Privacy Policy | Contact Us |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