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看板

時事看板一
時事看板二
時事看板 三
時事看板四
時事看板五
時事看板六
時事看板七
時事看板八
時事看板九
時事看板十

時事看板 94

2025-03-01 12:00:09

3/20/2025星期四

今天有消息說,加拿大總理卡尼已經決定在星期日去見總督 Mary Simon,要求解散國會,舉行聯邦選舉。(事實是國會早已經在杜魯多要求下,從一月六日就關閉至今。)

卡尼本人並未證實這件事,不過幾間媒體都得到同樣的消息。因為加拿大規定聯邦選舉必須有最少36天,最多不超過50 天,所以大選最快將在四月28 號舉行,最遲不能遲於五月五日。(下圖左:保守黨領袖博勵冶,右圖:卡尼。)

 

聽到很多評論員說,卡尼是因為他自己沒有國會議員席,所以選擇盡快選舉,讓自己有席位。事實當然不是這樣。他是因為目前自由黨的支持率與保守黨齊平,甚至有些民調顯示自由黨領先,所以才決定盡快選舉,以免這種優勢消失。自由黨一向都是看民意做決定。杜魯多的少數政府所以拖了這樣久,甚至要求關閉國會,以逃避反對黨的不信任案,也就是逃避大選。

卡尼的決定相信也是受了去年美國民主黨的例子的影響。去年七月當民主黨推倒拜登,換上副總統卡美拉Kamala Harris 出馬競選時,卡美拉也是享受了幾個星期的民意高峰。但是經過一段時間,就露餡了,結果輸得很慘。卡尼知道他現在是在享受剛剛當選的蜜月期,這時間不會長久,所以要趁火打熱。

卡尼目前雖然屬於渥太華的「圈外人」,但是已經見到自由黨的選舉機器靈活操作。事實上他本星期的歐洲外訪,就是使用政府經費進行競選運動的一部分,製造他的總理形象。之後到北極圈,宣布有關北極的國防計畫,也是競選之後不能做的。今天又參加了艾德蒙頓油人隊的冰球隊的預演,給媒體拍照。這些都是噱頭,見到媒體全部都相當配合。

還見到媒體努力為卡尼製造民調優勢,CBC 今日的民調顯示卡尼以 37.7% 領先保守黨 Pierre Poilievre 博勵冶的 37.4%,這根本是旗鼓相當,但是CBC 就預料自由黨會因此以176 席領先博勵冶的133 席,那就是大贏。此外上週 Abacus 發表的民調,博勵冶還有四個百分點的領先,由 38%對 34% 領先自由黨,新民主黨14%。另外還要看 BQ 魁人政團,如果 BQ 聲勢大,對自由黨就不利,BQ 弱了,自由黨就可以多贏幾席。

不過這些民調都未必可信,一來競選期間甚麼事都可能發生,其次選民未必就那麼健忘,過去七八年的杜魯多(自由黨)政績會這麼快忘記?表面上刪除碳稅可以彌補一切?此外保守黨在籌款方面的成績,提名方面的優勢都遠遠勝過自由黨一倍。加上自由黨有十多位內閣閣員退出競選,國會議員中也有許多不競選連任,都會製造負數影響。此外到現在卡尼還未宣布他會選擇在哪一個選區競選。

還有最大的因素就是川普的關稅威脅,不知道未來一個多月這關稅會有甚麼變化。川普目前絲毫沒有對保守黨有任何幫助。上星期他說他寧願跟自由黨政府對壘,這很容易了解。如果是自由黨政府他可以毫無顧忌的玩弄。但如果是保守黨政府他就會有所顧忌,這句話其實是對保守黨有利。此外目前加拿大不僅面對川普的關稅威脅,這兩天中共那邊宣布的百分之一百的芥花子油關稅,以及東西兩岸海鮮(龍蝦)的關稅,都是相當嚴重的打擊。這些都可能影響選情。

 

3/20/2025星期四

川普今天在白宮簽署行政命令,展開廢除聯邦教育部的程序,將教育部門的職權交歸於州政府。川普跟他任命的教育部長Linda McMahon 麥克曼都表示這程序不會順風順水,因為必須經過國會的批准,而參議院的六十票就是一個關口,但他們都說,相信當更多人了解事實,仍然很有希望通過。(下:川普今日在教育部長麥克曼見證下,簽署行政命令。)

 

見到很多媒體的報導,有意的不清不楚,以偏概全。許多甚至借用民主黨以及教師工會的話說,川普要剝奪教育經費,不重視教育,甚至不重視兒童教育。

事實是美國是少有的國家在聯邦設置教育部的。極大多數的國家專上教育都由州或是省政府負責,中小學教育都由地方政府負責,聯邦教育部根本是多餘。美國也是在1979 年由民主黨的卡特政府才開始在聯邦設立教育部(卡特這人製造的禍害罄竹難書)。之後美國的教育經費就水漲船高,多年來美國人均教育經費都是全球最高,比位居第二的幾乎高出一倍。但是在40 個工業國家的教育成果排名中,近年來都位居墊尾。小學生有六成的閱讀能力不達標,而數學不達標的更接近八成。這都跟聯邦教育部有很大關係。

過去幾十年,聯邦教育部用去三萬億(兆),但是做的都是疊床架屋的工作,毫無實質成效。事實是,這聯邦教育部做的是阻礙進步的工作。過去我舉過的美國教育的弊病,都是這個聯邦教育部的「功勞」。例如說,這個聯邦教育部設立時的主要工作,就是配合民權運動,規定全國課程內容,同時推動黑白族裔成績上的平等。從八十年代開始,美國的公立教育不再注重英語及數學的教學,而注重的是民權成果,這包括不再依照考試成績打分數,以免影響某些族裔學生的心理,從此放棄統一考試,放棄打分數,到後來甚至放棄家庭作業,(因為黑人家長沒有能力輔導子女的作業。),也放棄了留級制度,同時放棄了天才學生課程以及可以跳班等制度。

當然這些都是幾十年前的事,但是後來更多項目,影響後來幾十年的學生成績。例如最近幾十年這個教育部繼續推動民權思想,好像將Black Lives Matter (BLM) 的意識形態列入課程,教導美國黑人歷史,同時推動以1619 Project 黑奴到美國的年代取代獨立革命的建國史。甚至將CRT 批判性種族主義列入課程。前幾年最鬧哄哄時期,要白人學生因為「原罪」自省。結果是數學,英語成績大幅跌落。

除了黑白平等,近來還要性別平等,立意原來是好的,但實施起來就走極端。甚麼都要看平等,不是立足點的平等,而是成績必須平等,聽過這樣的事嗎?

而今天聽到反對川普取消教育部聲音最大的就是美國教師工會,在這個教師工會控制下,教師都有tenure 終生教職,也就是不可以解聘,這樣的後果是教師不再有所謂的能力評估,所以現在是教師素質跟學生一樣,每況愈下。

結果教育部的經費水漲船高,學生及教師的水準則每況愈下。

川普跟其他政客不同的地方是,他能看透弊病,也願意解決這弊病,即使每天都挨罵。跟他人相比,其他的政客都是蕭規曹隨,不做不錯,最重要不要挨罵。

現代人都越來越忙,每天讓媒體幫他們整理幾句新聞,囫圇吞棗的吞下肚,後果就是被媒體牽引,自願做了羊群一份子。這樣上下配合,社會就只有退步。

 

3/20/2025星期四

昨天說過,自從川普第二次上台,已經遭到各地法院法官頒布的15 次(臨時) 禁制令,阻礙他的施政。下面是與這些禁制令有關的相關內容。由這些案例可以見到,只要一名(民主黨總統任命的)法官,就可以阻止一個民選總統的施政。

驅逐非法入境的犯罪份子出境:

先說最近的一次,川普政府將238 名非法入境的委內瑞拉 Tren de Araqua 幫派人物驅逐出境,到願意接收的中美洲薩爾瓦多時,華盛頓的地區法官James Boasberg 裁決14 天的禁制令,以給予法庭聽取證詞再做最後裁決。但是在這法官發出書面裁決時,這兩班飛機已經起飛及離境。當時法官還要求飛機折返,川普政府中相關官員回答這樣做危及飛機上人員安全。

現在這法官下令川普政府在星期四(今天)中午之前就他提出的五個問題提出解釋。這純粹是刁難。誰想得通,這些民主黨人及法官,為什麼想盡辦法要阻止川普將非法入境的黑幫份子遞解出境?難道要拜登放進來的一千幾百萬的非法入境者都有 Due Process,都要經過法庭程序才能遞解出境?

國務院外援機構USAID 裁員問題:

再說有關國務院的外援機構USAID 的解散問題。馬斯克的 DOGE 發現這個外援組織有80% 的項目都是有關在國際間推崇DEI (多元,平等,包容)計畫,以及同性戀社區的項目,(這些過去列舉過多次),多數項目非常無稽,因此建議關閉八成項目,解聘大部分員工。但是馬里蘭州一名奧巴馬任命的法官 Theodore Chuang 在星期二裁決,指馬斯克的 DOGE 部門沒有憲法權力,禁止 DOGE 今後再進行更多裁撤行動。並頒布臨時禁制令,要川普政府恢復國務院USAID 部門被暫時休假職員使用公司電腦及電郵的權利,表示他們可以暫時恢復工作。

不過法官這裁決本身有疑問,因為DOGE 從未下令裁撤任何聯邦職員,都是經由他們建議,各部門自己下令。好像USAID 的裁撤行動就是國務卿魯比奧下令的。所以川普政府很容易將指令澄清就獲得解決。但這些法官的裁決達到了阻擾的目的。

軍隊中跨性別人士問題:

川普上台後,經由國防部長海塞克Pete Hegseth 下令禁制跨性別人士的軍職,以及停止為跨性別人士付出變性手術費用。美國是在2011 年經國會通過,取消了同性戀參軍的禁令,之後奧巴馬在2016年離任時又簽署了,取消對跨性別人士服役的禁令,之後國防部估計三軍130 萬人員中有超過四千兩百人是跨性別人士。

但是有十多個跨性別團體及同性戀團體提出訴訟,之後有三名不同地區的聯邦法官裁決,基於憲法第五修正案,每一個有關人權的案件都必須經由due process 合理合法的程序審理。這表示每一個個案都必須經由法庭審理。不能四千多人一起被裁撤。

預料川普政府這項決定,最終會上訴到最高法院獲得最終裁決。所以這四千多人仍然保留了職位。

聯邦政府職員工作買斷:

川普上台時對為數兩百萬的聯邦公務員提出建議,他們可以在二月六日之前,同意提早退休或是辭職,每人可以獲得七個月薪酬。否則等到強迫裁撤就只能按慣例得到兩個星期薪酬以及遣散費。聯邦公務員工會就此提出法院挑戰,波士頓一名聯邦地區法院法官George O’Toole 在頒發兩次臨時禁制令之後裁決,工會的陳情缺乏理據,他們必須採取所有可能途徑之後,法院才能阻止這項施政。所以川普這項措施可以施行。

這也是這法官經過兩次禁制令之後,對川普政府唯一有利的裁決。估計工會會上訴,這就是O’Toole 所說的「其他途徑」。

至於最後有多少聯邦公務員接納了川普的買斷合約,根據二月七日的報導有七萬五千人同意接納,佔全部公務員的3.75%。不算多。

廢除出生公民權;

川普就職第一天就簽署了廢除出生公民權的行政命令,也就是在美國領土出生的非公民子女,一落地就獲得美國公民身分。川普解釋這條1868 年通過的憲法修正案,原來的目的是要讓沒有公民權的黑奴的子女可以立即成為美國公民,今天的黑人已經不再需要這法律保護,但是卻被全世界的人濫用。甚至發展了birth tourism 臨生產才坐飛機前來生產。另外通過南面非法入境的婦女,入境後生產的更不計其數,而且多數都獲得醫院免費服務。

到目前至少有22 個州面對九個移民團體的訴訟,同時有至少三個州的三名法官頒布了禁制令,阻止他的行政命令生效,到目前川普提出上訴的法庭,也都維持這禁令。川普政府上週申請最高法院干預,解除禁令,但是最高法院至今沒有回應。預料最後也會上訴到最高法院,目前無法擔保川普會勝算。

廢除聯邦政府DEI 項目下的計畫及合約;

川普在上任第一天就簽署了,凍結聯邦政府各部門的DEI 項目,以及相關的合約。美國左傾法律團體立即向聯邦法庭提出十幾個法律挑戰。上個月,華盛頓地區法官Loren Alikhan以及羅德島地區法官John McConnell 都裁決川普政府敗訴,此外波士頓巡迴法院的上訴法庭也裁決支持地方法官的裁決,要川普政府立即解凍這些經費。另外一名法官則在本周星期二再度裁決,要川普政府恢復教育部門下的DEI 項目經費。

另外馬里蘭州Baltimore 的一項左傾團體Democracy Forward 的控訴,也獲得成功,一名聯邦法官Adam Abelson 下令川普政府恢復撥款。但是上星期,當地第四巡迴法庭上訴廷的陪審團推翻Abelson 的裁決,允許凍結DEI 經費的措施進行。之後一個三名法官的上訴亭又推翻了陪審團的決定,頒布全國暫時禁制令,稱川普的凍結令有可能違憲。

所以這項行政命令也將進行上訴,有可能上訴到最高法院。

Title IX 排除性別歧視的禁令:

尼克森政府時代頒布了Title IX (教育修正案第九條),內容是說接受聯邦補助的計畫,都不可以存在性別歧視。但是這項規定到了拜登時代企圖重寫性別定義,將性別的定義擴大,包括所有的gender identity,也就是自己決定的性別,還包括二元性別,浮動性別,跨性別,等等。這修正企圖也受到法庭挑戰,到了川普當選後還未被通過。

但是一月份,肯達基一名聯邦法官 Danny Reeves 裁決,阻止拜登修正條款的努力違憲。這裁決等於擴大性別類別,讓每個人自行決定使用任何一間洗手間,更衣室。同時讓跨性別人士(天生男性,但自稱是女性的人) 參加女生的比賽項目。

川普則在二月五日簽署了「禁止天生男性參與女子運動比賽」的行政命令,同時讓教育部通令教育機構實施。目前多項法律挑戰仍在進行,緬因州的州長Janet Mills 就公開告訴川普要法庭見。不過川普政府已在昨日通知拒絕修改規定的賓夕凡尼亞州大學UPenn,取消對該校的一億七千萬元聯邦補助。

從上面的案例可以見到,奧巴馬或是拜登任命的十幾位法官,每個人以一人之力,就阻擋了川普新政府的施政。而這些政策都是川普在競選時的主要政綱,因而以高票當選。而且這些政策幾乎全部都在民調中得到大比數的支持。但是民主黨以及左傾民權團體,在全國挑選那些左傾法官主理的選區,去進行訴訟,得到自己需要的結果。

過去提過,以法官的權限頒布禁制令,似乎只是針對川普。在20世紀的一百年內,只發生過27 次,而川普在第一個任期內就遭遇到法官頒布的禁令64次之多。而他到現在上任不到兩個月,已經發生了15次。對比小布許總統八年任內,只有六次,奧巴馬的八年任期,只有12次,拜登四年也只有14次。

現在這些案件都可能要訴訟到最高法院。至於最後的結果沒人可以預測。雖然目前最高法院有六名保守派大法官,但是以他們過去的裁決歷史,都無法預料結果。這問題在於,民主黨輸了大選,他們用盡所有方式搗亂,甚至縱火焚燒Tesla 汽車代理商,阻止民選總統執政,施政。這是大家有眼可見的事實。到現在是誰違反民主,誰在破壞民主,誰是真正獨裁,請自行判斷。

 

3/19/2025星期三

川普再度上台後快要兩個月,中東及歐洲的戰爭和談行動都停滯不前,好像沒有成果。但是幕後的斡旋行動每天都有新發展。

中東方面,恐怖組織哈瑪斯 Hamas 釋放了二十多個人質之後就停止了,據說還有59 個人質在他們手中,其中有一半已經死亡。這兩天因為他們不肯再釋放人質,以色列恢復了對加薩的轟炸。

 

上個周末,川普突然下令對也門的恐怖武裝組織胡塞武裝部隊Houthis 發動「精準的」飛彈攻擊,川普事後在 Truth Social 上面宣布,這是為了報復胡塞恐怖份子對紅海上的美國戰艦 USS Harry S Truman 發動攻擊。他並警告伊朗,如果繼續支持胡塞部隊,伊朗跟胡塞都將面對毫不留情的災難性的攻擊。

這次飛彈攻擊明顯是針對伊朗,因為伊朗不僅是胡塞部隊的幕後指揮,也是哈瑪斯的幕後金主。不解決伊朗問題,中東不會有安寧。本月初,川普透過UAE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修書給伊朗領袖,建議跟對方商談核子協議,結果被對方拒絕。很多人會奇怪,川普會願意跟伊朗談判,因為他過去攻擊奧巴馬跟拜登跟伊朗的核談,助長伊朗發展核子武器。後來看出來這是先禮後兵。而且川普解釋,「處理伊朗有兩種方法,一是軍事解決,一是透過談判。我寧願談判,因為我不想傷害伊朗。他們是很好的人民。」他說,如果用軍事解決,伊朗人民會受到傷害。

了解伊朗的歷史會了解川普這句話。八十年代以前伊朗還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國家(舊波斯),國民文明有禮。但是一次(美國民主黨支持的) 回教徒發動的革命,讓這個國家成為暴戾的反西方政權,中東動亂的根源。但是極大多數的伊朗國民是反對這政權的,在美國的伊朗人多次向川普請願,希望幫助他們復國。

所以如果哈瑪斯,胡塞部隊等繼續有不軌舉動,美國(跟以色列)就會有「精準的」大動作。而且川普跟以色列都密切注意伊朗的核子武器發展,肯定不會讓德黑蘭完成核彈試驗。

烏克蘭戰爭方面,川普昨天跟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過兩個小時的電話,今天又跟烏克蘭總統澤蘭斯基通過一個小時的電話,川普形容兩個電話都「非常好」及「很有成效」。這次跟普京的電話,對方沒有同意30 天無條件停火,而建議只是停止攻擊對方的基礎建設跟能源設施30日。所以這表示雙方還是可以攻擊對方的居民,以及在前線繼續作戰。這樣的建議相信烏克蘭不會高興,但是經過上個月28 號澤蘭斯基在白宮跟川普鬧得不歡而散之後,不想再得罪川普之故,似乎也勉強同意。(其實自己人原本可以心照不宣,但是澤蘭斯基沒有這方面的智慧,而且聽信民主黨的挑撥,才會在那天於白宮上演這一齣鬧劇。)

在這次電話之前,媒體傳出,普京提出三大條件,包括:烏克蘭不可以集結軍隊,不可以招募軍隊,同時(各國必須) 停止給烏克蘭任何援助,這是讓人訝異的條件,後來川普表示,這是假新聞,從未被提起。但是今日白宮發言人證實,川普跟澤蘭斯基原訂上個月簽署的兩國合作稀土開採協議,已經不再於議程上。目前雙方談判的是,美國將協助烏克蘭保護其核子發電廠。如果是這樣,美國沒有太大便宜,但是等於幫助烏克蘭維護核能發電的安全,也等於駐守烏克蘭。其中有多少奧妙,要等未來查實。(烏克蘭位於 Zaporizhzhya 的核能發電廠是歐洲最大,而位置在接近目前俄羅斯佔領的範圍,2022 年一度被俄羅斯佔領。)

 

另一個爭論點是,俄羅斯最近積極對烏克蘭的Kursk 地區發動攻勢,企圖佔領這一個範圍,作為和平談判的籌碼。烏克蘭企圖奪回一部分,雙方仍然在這地區激戰。

普京的伎倆相信川普不會看不清楚。他當初以為俄羅斯損傷那樣多士兵一定希望和平,但是俄羅斯對於人員傷亡沒有西方人的憐憫心情。他們注重的只是俄羅斯的版圖。我相信(同時也希望) 川普不是小羅斯福 Franklin D. Roosevelt,大筆一揮將整個東歐都給了史達林,還附帶上中國的版圖,那是民主黨的專長。

川普過去幾個月對普京非常寬容,是因為他作為協商人不可以顯示偏袒,否則普京不會到談判桌上。這態度被美國及西方媒體解讀為,他偏袒普京。他原來任命的俄烏戰爭協商特使 Keith Kellogg 將軍就被普京認為偏向烏克蘭及澤蘭斯基,川普已經應普京要求,將 Kellogg  調換職務,他將只負責烏克蘭方面的協調工作,而俄羅斯方面則由原來的中東特使 Steve Witkoff 負責。這位川普的高爾夫球友現在職責重大。在川普跟普京打電話之前他先後跟普京面談兩次,共七個半小時,所謂停火協議的初步談判全部是他一個人負責。

川普現在在全世界下棋,他手上的籌碼除了軍事武力,那是非到萬不得已不會動用,他還有經濟制裁。不像拜登時期的制裁像是繡花枕頭,毫無作用,川普在第一個任期的經濟制裁已經顯示可以讓俄羅斯跟伊朗都廢了武功。現在他已經給了伊朗跟俄羅斯最多的寬限期,如果對方來硬的,他可以以更狠的方式對付。

 

3/19/2025星期三

川普目前在美國共和黨人心目中的地位,已經超過雷根 Ronald Reagan 在共和黨人心目中的地位了。星期二晚上,在佛羅里達州邁亞米海灘出現了一場由drone 無人機組成的燈光秀。主題就是標榜川普。而他上任不到六十天。

這場夜晚天空的燈光秀,首先出現的是川普的人形隨著 Y.M.C.A. 的歌聲跳舞。之後就是許多變換的字幕,內容包括:這是一個黃金時代,和平的時代 A New Golden Age for Peace,希望的時代。世界上最好的談判家 World’s Best Deal Maker,釋放人質的解放者 Liberator of hostages,自由的防衛者 Defender of Freedom,對抗恐怖主義 Fight Terrorism,以及:多謝你總統Thank you President Trump等等。

 

 

 

 

 

 

到現在媒體沒有查出是哪個組織製作或是提供這場夜晚燈光秀。

與川普第一個任期相比這是大異其趣的反應,當時川普盡管得到不少支持,但共和黨內反對他的也不少,而到現在除了極左派跟民主黨反對他,極大多數的共和黨及保守派都擁護他。

到現在眾議院有許多共和黨議員為表示對川普的敬意,或是感激,紛紛提議要鞏固川普地位的議案。這包括有一位田納西州議員Andy Ogles 建議修憲,允許川普在度競選連任。理由是,他的這一個任期跟第一個任期不是相連的,應當可以再競選一次。

事實是,這要經過修憲,非常困難不說,川普以經78歲他自己都未必有興趣。他現在執政如此積極,就是希望四年內完成所有計畫,目的根本不是要再多做四年。

另外有一位佛羅里達女議員Anna Paulina Luna 則響應提議,將川普的人頭雕刻加在南達科他州的總統山Mount Rushmore 山上。目前這座總統山上面已經有四座總統人頭雕像:華盛頓,傑弗遜,林肯,及老羅斯福Teddy Roosevelt。

提出這建議的層出不窮,也獲得相當多人的響應。這比過去建議將雷根頭像添加上去的呼聲更高。而且已經有議員付諸行動,撰寫議案。

此外還有加州資深眾議員Darrell Issa 將向瑞典的諾貝爾委員會提名川普得到諾貝爾和平獎。他說川普到目前所做的努力及成就,絕對值得他獲得這項獎。

 

3/19/2025星期三

馬斯克的Tesla 自從遭到西方國家的左派的攻擊及抵制,據稱股價已經比去年12 月時的高峰降低了 53%,市場價值下降八千億美元。星期二結市時每股225 美元,那是三個月之內下跌超過一半。有該公司的投資人呼籲馬斯克辭去其CEO 職位,說有他在台上,Tesla 的銷售就不可能改進。

 

事實是Tesla 的銷售出現負面業績起自於馬斯克買下推特開始,就遭到左派勢力攻擊。但與目前的全面抵制、攻擊不能相比。

昨天再有拉斯維加斯跟肯薩斯市的兩間Tesla 車行遭到燃燒彈攻擊,多輛電動車被焚毀。而加拿大溫哥華的年度車展也在昨天宣布,取消Tesla 的車展部分,表面理由是為了安全。意思是「怕了他們左派」到會場破壞,攻擊,實際上是參與抵制。而卑詩省左派政府還取消了電動車補助中對購買Tesla 的補助。這是政府採取的針對行動。目前抗議馬斯克的行動在加拿大也如火如荼,一大半是受到媒體的鼓動。

去年競選美國副總統敗北的明尼蘇達州長華茲Tim Walz 昨天在公開講話時這樣說:「我現在的快樂是每天看股市波動,Tesla 的下跌是我的動力。225 元了,還在跌。」

馬斯克電動車的崛起靠的多數是左派投資者跟用戶,傳統上保守派對於電動車都沒有興趣。現在Tesla 面對的是左派的全面反擊,倒戈。

馬斯克的個人財富也因為Tesla 的「貶值」而縮水,數字達到以百億為單位。過去他的財富以 Tesla 的股份為主要部份,目前他的財富以 spaceX 為主要部份。不過他仍然有三千五百多億,據Forbes 報導,比他在12 月時少了一千兩百億元,但他仍然是世界首富。他對 Tesla 股值的波動也毫不憂慮。他在上周回答媒體問題時還表示,他相信長遠來說,Tesla 會恢復市場信心。他更關切的是,美國的債務跟赤字,那是關乎國運,國家前途及世界安定的關鍵。

到現在我們見到太多的例子,顯示左派的蠻橫,即使在選舉失敗了,他們會繼續抗爭,雖然刪減政府赤字跟債務,是全國多數選民支持的議題,他們在敗選後也不容許勝出的一方去執行。就像驅逐非法入境者,甚至是那些罪犯跟黑幫,他們也要阻止。還有禁止男性參加女子運動會,民主黨的州分仍然在抗爭。這些都是80/20 的議題,也就是八成選民支持的議題,他們還是要蠻橫的阻擾。

星期日 CNN 發表的民調,除了顯示民主黨的支持率降低到史上最低的 29%,還顯示有44% 的選民認為目前的政府施政路線正確,這數字看來似乎不高,但是這是2024 年以來最高,連奧巴馬最高時期的 40% 都比不上。此外支持馬斯克DOGE 部門刪減政府浪費的也有 42%,所以川普的施政是令選民滿意的。但是左派還是要製造聲音,混淆選民聲音,以為多數人反對川普施政。

 

3/19/2025星期三

川普這一次上台不到兩個月,他的施政已經遭到129 次的法律控訴,其中已有四十次是法官對川普政府做出不利裁決,其中15 次是發出禁制令,也就是他的施政必須暫時受阻。這是史無前例的。整個20 世紀一百年之內,美國總統施政遭到法院的禁制令只有27次。

對比川普第一個任期四年中,他遭到64 次的法院禁令,已經是歷史上一個紀錄,現在明顯川普的第二個任期很快就會打破此一紀錄。

這情況顯示,民主黨跟反川普陣營當他們失去白宮,失去國會的控制權時,就利用民主黨任命的分佈在全國的法官,幫助他們阻擾川普施政。這是視選舉結果為無物,這是根本的違反民主。但是他們卻口口聲聲攻擊川普「反民主」,說他當選美國就沒有民主。

最近的例子就是,華盛頓地區的地區法庭法官James Boasberg,他在星期六批准左派民權組織 ACLU,以及Democracy Forward 的要求,下令川普停止將兩百多位非法入境的幫派成員送出境。這位法官說他需要14天時間,裁決川普所依據的法律是否適當。這表示他知道自己沒有權力阻止總統施政,所以只是要拖延川普的行動。

首先,我們都知道法官的職責是詮釋法律,而不是阻止總統施政。而這是一名地方法院法官,他居然認為自己有權阻止剛剛當選的民選總統進行任務,而這任務是川普在競選時已經說他要做的。而這14 天的拖延不過是另一步阻止,拖延,破壞川普施政的技倆。上面說的15 項禁令全部都是臨時性,證明這些法官沒有實質的理據做全面裁決,所以只能裁決暫時阻止、凍結等等行動。

上周已經說過,這些犯人已經搭乘兩架飛機飛往薩爾瓦多,由當地政府關入監獄。而這位法官就指責川普政府沒有聽取他的命令。川普發言人Karoline Leavitt 解釋,當這名法官在下午六點鐘發出這裁決時飛機已經升空,並離開美國國境,沒有理由危害這麼多人的安全讓飛機折返。但是法官Boasberg 方面說他在下午四點多鐘已經做了口頭表述。現在這法官要川普政府在星期四中午之前,就五個問題提出解釋,包括:飛機幾點鐘升空,幾時離開國境,幾時降落外國地域,飛機上多少人是真正的合乎(那項1798年) 法律規定的(外國恐怖份子)定義等等。

對於這類法官的干預,騷擾,川普在星期二發出網文,指責這些「極端左派神經病 radical left lunatic 法官對民選總統行政的干擾,這些無賴 crooked 法官,我認為應當被彈劾。我們不需要頑劣的,暴力的,病態的罪犯留在我們國家,其中很多是謀殺犯!」(下圖是這些非法入境的犯罪份子,一到達薩爾瓦多就全部被剃光頭,換上白色犯人制服,乖乖被制伏。)

 

事實是已經有一位德州共和黨眾議員Brandon Gill 提出彈劾這位法官的議案,並得到多位議員認同。但是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John Roberts 羅伯斯在星期二晚針對川普的網文發出聲明說:「過去兩個多世紀,本國奠定基礎,對不同意見的法官做出彈劾行動是不適當的,對這類(事務)有正常的審核程序。」

羅伯斯的聲明立即成為所有媒體的至大新聞,媒體大肆炒作,說川普又被法官罵了,這新聞立即取代所有其他重要新聞。見到加拿大的兩大新聞台昨天根本沒有報導SpaceX 成功載回兩名滯留太空九個多月太空人的新聞,卻每一小時就大肆報導這消息。

他們似乎不記得,好像2021 年最高法院推翻 Roe v Wade 時,民主黨威脅要取消最高法院九名大法官制度,增加到更多自由派法官蓋過保守派。民主黨在全國發動反對六名保守派法官的示威,甚至公開他們的住址及電話,呼籲大家去抗議騷擾。當時民主黨在參議院的領袖修莫甚至公開喊話,恐嚇這些法官「你們不知道甚麼時候遭受來路不明的(攻擊)」。川普的網文跟他們比起來已經算是溫和了。

直到有公平媒體,民主制度就存在嚴重缺陷,好像現在的美國。

 

3/18/2025星期二

分別受困國際太空站九個月跟六個月的四名太空人,今天傍晚六點鐘在SpaceX 的太空船 Dragon Freedom 龍船接運下回返地球,降落在佛羅里達西岸的 Gulf of America 水面上。今日有晴朗的藍天白雲,構成完美畫面。(下圖:左邊是四個降落傘帶領太空船降落海面。右邊是Crew-9 降落水面時,可以見到兩隻海豚在水面上,似乎在迎接太空人。)

 

 

 

 

 

 

兩名美國太空人Butch Wilmore,以及Suni Williams 是在去年六月升空,原定只停留八日,但因為接運的波音公司的Boeing Starliner 一再發生故障,九月時企圖再去將他們接回時,又發生故障,只送去了兩名美國及俄羅斯太空人上去,取代他們,卻無法將他們接回,空機而返。而那兩位俄羅斯太空人也因此一直被困到現在。

美國太空總署NASA 是因為經費問題,開始跟民營公司合作,用合約方式讓馬斯克的SpaceX  代理接運太空貨運及接送太空人,在2008 年先後發給SpaceX 十六億,及十九億元,分別作為接載貨物及太空人,以及做太空軌道的研究。此外波音也在2014 年獲得NASA 給予42 億美元合約,不過到今年波音公司已經超支26 億美元,而且我們見到他們在送人上去之後,卻無法接人回來。

其實馬斯克去年就建議,他的SpaceX 可以將這幾位受困的太空人帶回來。但是他說當時拜登政府拒絕他的建議,主要因為他已開始幫助川普助選。近來見到媒體報導這新聞時,都說「川普跟馬斯克發出沒有證據的說法,說拜登拒絕他的請求…」事實是,美國太空人Butch Wilmore 在上星期一次訪問中,否認了自己早前說的,改口說「我只能說,馬斯克先生說的是完全事實 absolutely factual…..我相信他。」這其實已經證實了馬斯克的話。之後證實他們將會乘坐 SpaceX 的龍船回來之後,馬斯克轉發了一段Wilmore 公開表示的感謝詞:「我們全部都非常尊敬 utmost respect 馬斯克先生,而且很明顯,我們也尊敬及欽佩 respect and admiration 我們的總統,川普先生,我們都很感激他們,感激他們為我們做的,包括太空飛行,包括為我們國家做的事。」(上網去找這些片段,幾乎都是印度新聞社的消息,美國媒體完全不轉發。)

而且即使有這些講話的視頻,見到美國及西方的媒體還是不肯照實報導。今天好像這樣重要的太空船降落,居然見到加拿大的新聞台 CBC  跟 CTV  都沒有轉播,之後在新聞中也是一筆帶過。CNN 只報導了降落時的實況,沒有報導事後的記者會,而 MSNBC 根本沒有報導。而且新聞中全無馬斯克的名字,當說到太空人被困幾個月,聽到不少媒體引用民主黨參議員 Mark Kelly (他是前任太空人) 的話說:「他們不是受困,事實是他們有兩個太空船,如果有緊急情況他們還是可以飛回來。」這樣的話都可以說出來。你說這樣的話那些太空人聽了,有甚麼感覺?

 

3/18/2025星期二

加拿大新當選的總理卡尼,剛剛當選就立即啟程前往歐洲進行國事訪問。這就是自由黨,左派政黨的利害之處。卡尼以一個圈外人身分,競選黨內黨魁,當選了立即以國家總理身分出訪,奠定他的國家領袖地位。但是其實他連國會議員身分都沒有,根本沒有必要,也沒有身分進行這樣的官式訪問。他應當做的是,立即進行補選,給自己一個席位,同時盡快召開國會,進行國家議事,給各政黨機會正常作業。(下圖是卡尼昨天在巴黎,與法國總統馬克龍會面。)

 

但是他都沒有,先利用自己的總理身分進行類似競選的運動,爭取媒體最多的曝光。如果民調順利,他可以隨時宣布大選日期,讓自由黨有最多機會當選。

從杜魯多在一月份,他民調最低時宣布將國會關閉,以避免反對黨對他提出不信任案,就顯示自由黨將國會當作政黨私器,玩弄掌上。(記得嗎,當時除了保守黨,連新民主黨,魁人證團都說會支持不信任案。)他當時沒有其他的理由關閉國會,這是將國家議事程序置諸腦後,只顧到自由黨的利益。

說到卡尼的總理身分,過去這樣「當選」總理的人很多,這些應當都是假總理,好像八十年代曾經做過自由黨財政部長的杜納 John Turner,他在當年六月以圈外人身分當選自由黨黨魁,立即接班出任總理,當時他也沒有國會席位。但是在同年九月的大選中就落敗,只當了三個多月總理。還有1993 年的保守黨國防部長 Kim Campbell 金寶,她在那年六月當選黨魁也是即時接任總理,年底的大選保守黨就落選,她也只做了五個月的總理。

所以卡尼有甚麼理由在這時刻到國外大張旗鼓的出訪?

 見到媒體幫他吹噓,說他得到 86% 的選票當選黨魁。我的天,他那 86% 是自由黨的黨內投票,與全國廣大國民無關。其次,自由黨號稱有40 萬登記選民,但這次投票只有15 萬人參加,這能算是「國民授權」?他只是得到15 萬自由黨人中的 86%。

見到卡尼一當選,就宣布廢除杜魯多政府的碳稅政策,媒體也當作是他的一記高招,說是打垮了保守黨的主要政綱。問題是選民真的那麼笨?碳稅是杜魯多及自由黨的招牌政策,預算案中的中心政策,能夠一句話就消除了?如果卡尼能夠這樣輕易就廢除,那麼自由黨還有甚麼重要的政綱是不能大筆一揮就廢除的?還聽到CBC 的主持很為他們驕傲的說:「這就是自由黨所以在加拿大歷史上多數時間能夠執政的原因,因為他們在政策上夠彈性。」這不是彈性,這是欺騙。他們今天取消,明天就可以換一種方式重新來過。過去幾十年自由黨多少倒行逆施的政策,國民受害多少?(最明顯就是一再加稅。加上浪費,分贓,不勝枚舉。單單杜魯多任內就發生過三次重大醜聞,這裡過去都有多次專文報導。)

現在自由黨換了一個黨魁,換了一身新的衣服,企圖讓選民忘記他們過去十年,甚至幾十年的骯髒歷史。選民必須張大眼睛,不要為眼前媒體幾句標題就蒙騙了。

 

3/18/2025星期二

每天都見到媒體攻擊川普的關稅措施,即使有業界支持這關稅的新聞都被掩埋深藏,這包括美國汽車工人工會 UAW 在本月四號發表的強有力的聲明,說汽車工人全力支持川普的關稅政策。UAW 在聲明中說: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對美國工人階級造成無可彌補的打擊,關稅是非常有利的工具,可以打消「反工人」的貿易協議做下的破壞。(下:美國汽車聯合工人工會主席Shawn Fain 正式發聲明支持川普關稅。)

 

UAW 過去幾十年都是民主黨的基礎選民,2024 年大選還公開力挺民主黨的拜登跟卡美拉。這次的聲明是一次明顯的分裂,及轉呔。難怪媒體當作「非新聞」。

這份聲明指出,北美自由貿易 NAFTA 是造成美國汽車工業萎縮的主要因素。過去說過,因為北美自由貿易,主要精神是要將北美三國建立成一個自由貿易市場。但是之後三十多年就因為取消關稅,讓加拿大跟墨西哥成為美國的「後院工廠」,他們利用自己的地利之便,加上沒有美國的嚴格規管,墨西哥更因為人工便宜,所以大量生產製造,將產品傾銷到美國,導致美國工廠關閉,工人失業。只要看看過去世界的汽車工業首都底特律Detroit 今天是甚麼樣子,就一目了然。川普上台後一度企圖修改這制度,記得當時加拿大杜魯多政府就如臨大敵,擔心加拿大過去三四十年的優勢會消失,而川普也因為剛上台不久,四面楚歌,沒有太大動作,加墨兩國都暫時逃過一劫。現在川普準備全面「修正」,所以媒體跟民主黨就加大打擊力度要全面阻止。

我沒有忘記當八十年代,加拿大的梅隆尼總理 Brian Mulroney 跟美國雷根總統最初建議美加自由貿易時,加拿大自由黨跟媒體的反對力度之大,每天都說梅隆尼要將加拿大奉獻給美國,作為美國的附庸國等等。有興趣的可以找出當年的報紙,沒有一篇報導是對這協議有利的,或是對梅隆尼有利的。

後來才知道,加拿大因此整整繁榮了三十多年,自由黨上台不僅沒有廢除這協議,甚至擴大到墨西哥。昨天見到新聞,加拿大郵局居然要出版梅隆尼紀念郵票。

這次美國汽車工人工會UAW 的聲明提醒大家,川普不是瘋子。共和黨更應當高興,他可能將民主黨最大的勢力基礎(工會)囊括到共和黨這邊。所以民主黨今天會如此強烈的要繼續對抗川普,絕對不能讓他成功。不是為國家,是為了他們的黨。

至於加拿大,直到今天才見到極左的CBC 發表文章,一方面哀嘆UAW 居然向川普靠攏,一方面又找出極端牽強的理由,解釋UAW 的做法未必是最聰明的。一個最強大的左傾工會向右邊靠攏,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我還記得過去加拿大的汽車工會是歸屬於美國的UAW,直到八十年代才分開自組CAW,到了2013 年才另行組成了現在的Unifor。可以解釋兩邊的工會多麼親近,但是現在為了飯碗,可以說翻臉了。

川普去年的競選主題之一就是要將美國的工作帶回國,他現在是實現競選諾言,也不能說他是霸權或是霸道bully。其他國家可以做到的是,邁向公平貿易,而不是繼續過去的一面倒的貿易政策。

川普有四年任期,這只是兩個月不到,已經見到國際石油價格跌到70 美元一大桶,距離拜登時期最高峰125 元,以及後來拜登出售儲備石油,以及臨時開採石油時期的85 元都明顯下降,另外美國雞蛋價格也下跌了30%。給以時日,他的各項政策都將見出成效。以前說過,美國經濟繁榮,世界都會經濟繁榮,

 

3/18/2025星期二

過去提過 Trump Derangement Syndrome 川普仇恨錯亂症,這是沒有理由的仇恨。現在這股仇恨轉移/擴大到世界首富馬斯克的身上。這種仇恨無須理由:他支持的我就反對,他反對的我就支持。

 

過去馬斯克的電動車是所有左派政黨,左派組織的寵兒。但是自從馬斯克成為川普政府的一份子,Tesla 成為被破壞的對象,洩憤的對象。過去一個月,美國有十幾個州的Tesla 代銷商的店面受到破壞,最嚴重的被拋擲燃燒彈(莫洛托夫雞尾酒) 燒毀,多輛價值十萬元以上的Cybertruck 被焚毀。還有人將電動車的插電器整排都焚毀,奧勒岡有兩間車行被人槍擊,各發射了十多槍。還有的車行被噴上Nazis,Fascism 等等的字樣。車行前經常有群眾示威,將馬斯克畫成希特勒,要美國驅逐他回南非等等。單單在昨晚,在拉斯維加斯以及肯薩斯市,都發生了Tesla 車行被人拋擲燃燒彈事件,引起火光熊熊。目前這些事件都被FBI 當作恐怖行為調查。

最新奇的是,那些過去鼓吹電動車的所謂環保份子,現在紛紛拋棄電動車,甚至摧毀自己的 Tesla。亞利桑那州民主黨參議員Mark Kelly  凱利星期五在網上宣布,他賣掉了自己的Tesla,換了一部2025 Chevy Tahoe Z71,他在X 上面的視頻中表示,這都因為馬斯克是一個asshole,所以不再駕駛這個asshole 製造的汽車。但是據業界中人分析,他新買的汽車是耗油量極大的跑車。

這種反馬斯克運動在全世界發酵。英國一個組織發起「賣掉你的Tesla 運動」,他們的發言人說,因為現在馬斯克跟右派政客搞在一起,而且顯示權力慾薰心,所以改變對他的看法。他們的會員除了出售自己的Tesla,而且呼籲全世界的人都不要買他的汽車。下圖是他們的會員之一Prama在威爾斯的沙灘,寫下抵制Tesla 汽車的字樣。據說是他們駕駛一輛Tesla,後面綁著一個巨大的耙,在Porthmadog 沙灘上寫下這樣的字眼。畫中人物是馬斯克有一次伸出右手,顯示「交心」時,被左派曲解為希特勒手勢。這幅圖片及字樣長達250 碼,寬150 碼。但沒有交代如果海浪打到,字樣是否會消失。畢竟他們都沒有馬斯克的 IQ。

 

至於馬斯克犯了甚麼罪?只因為他幫助聯邦政府刪除浪費,詐欺跟濫用?

另外在電視上見到一個男人用巨大的鐵鎚砸爛一輛Tesla 的新穎跑車,好多人圍觀,有人叫來了警察才發現,這個人是這輛車的主人,他砸爛自己的Tesla 以表示向馬斯克洩憤。

這是不是極端的 Derangement呢?過去這麼多年我們見到,川普支持的必受到媒體跟民主黨的強烈反對,這包括川普最先從情報來源知道,Covid-19 病毒是武漢實驗室洩露的,之後西方媒體就全力打擊這說法,直到後來已經無法調查。現在他要遣返犯罪的非法入境者,左派媒體,左派法官全力阻擾,說他們不過是無證的移民,有憲法權利。現在馬斯克跟川普要消除政府浪費,每年幾百億納稅人的錢被送到第三世界去資助DEI 跟跨性別活動;幾百棟聯邦大樓沒有人上班全部空置…,但是馬斯克建議要取消,改善,卻每天都有法官下令阻止。

這是說,如果川普喝水,以後大家都不要喝水?

 

3/17/2025星期一

美國民主黨又在醞釀一次政變,這次針對的對象是民主黨在參議院的領袖修莫 Chuck Schumer,自從修莫在星期五的投票中,支持共和黨的臨時撥款議案CR 進入議程之後,民主黨內對他不滿的聲音就浮出檯面。(參見星期五報導)

修莫剛好在這星期二(明天) 就有一本新書出版 Antisemitism in America: A Warning,所以他原本在這星期有一連串的全國宣傳活動,但是今天宣布全部取消了。雖然他們沒有說出原因,但是圈內人全部知道是因為黨內極端派已經開始對他叫罵,要他下台,所以擔心到時候有人去鬧場,場面不好看,多個團體已經計畫好了示威活動。(下圖是民主黨人在星期六於紐約市舉行的反修莫示威。)

 

這兩天聽到好多民主黨內的有份量的人發出的呼聲,呼籲在要參議院換新的領袖,還說 74 歲的修莫應當下台了。華盛頓郵報的左派專欄作家 Jennifer Rubin 今天在 MSNBC 說:拜登就是因為待在位子上太久,所以我們去年落選了,現在不能再重複同一錯誤,讓一位老人不下來。

紐約市選出的民主黨眾議院 Alexandra Ocasio-Cortez (AOC) 在星期五的投票後,就公開叫陣,要在修莫這次任期到期時,挑戰他的初選。這是公然挑戰黨內建制派。

CNN 昨日公布了民主黨內人望指數表,目前民主黨內人望最高的居然是AOC,她有 10% 的支持率,第二位是去年角逐總統的卡美拉 Kamala Harris,有9%,其次是極左參議員山德斯 Bernie Sanders 的8%,之後是民主黨在眾議院的領袖 Hakeem Jeffries 傑弗瑞斯的 6%。之後順序是前總統奧巴馬,以及德州女眾議員Jasmine Crockett,都是 4%,之後是修莫,加州州長紐森以及前任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全部都是2%。

這項黨內民調顯示,民主黨內幾位去年才是大佬階級的人,目前居然只有 2-4% 的支持度,而前面幾位都是極左派。而且也顯示,目前民主黨沒有一個有明顯地位的領袖,因為最高位置的 AOC 也只有10%,而且有26% 的民主黨人說他們根本沒有心目中的人選。

現在民主黨的問題是左右為難,那批聲音最大的極左派攻擊修莫跟佩洛西等人,甚至奧巴馬都太溫和。而原來的傳統派民主黨人則認為目前的民主黨太偏激,早已經拋離民主黨。不可忽視的是,星期五跟隨修莫投票支持這 CR 進入議程的一共有十位民主黨參議員,他們代表的是傳統的民主黨立場,也是不可忽視的勢力。可以說目前的民主黨面對的危機是史無前例的。

而在周末CNN 跟NBC 同時都發表了民主黨在全國的民調,CNN 的民調顯示,民主黨在全國只有 29% 的支持度,NBC 的民調更顯示民主黨在全國只有 27% 的支持度。見到他們的民調專家在節目中都驚嘆:這是自從我們在1990 年開始這項民調以來的最低。還加了好多驚嘆號。

不知道這次民主黨的政變會進行到甚麼程度,會好像去年七月針對拜登的「家變」嗎?星期六見到民主黨眾議院領袖傑弗瑞斯拒絕為修莫說話,而現在佩洛西也幾乎是過街老鼠,因為她在去年領導政變雖然成功,卻讓民主黨在大選中輸得很慘。不過現在民主黨醞釀全班換人的鋒頭非常盛。未來幾天,幾個星期的變化非常值得注意。

 

3/17/2025星期一

川普漂浮出一個新的概念:既然拜登被發現,他的許多「行政命令」都是由自動筆簽署的,這些行政命令就不合法,不是他(總統) 的真正意願,就應當被推翻。

川普特別針對拜登在他任上最後一天,也就是川普就職典禮那天上午發出的特赦令為例,那項行政命令,他特赦了所有參與調查一月六日國會騷動的眾議院調查委員會的議員,還有福奇醫生,以及前任三軍參謀聯合主席麥里將軍等等,他們全部是川普的敵人,過去都參與攻擊川普的行為。

 

川普昨天在他的網站 Truth Social 上發了長文,他說:「這項特赦令,這個昏睡拜登 sleepy Joe 給予眾議院的一班政治流氓,以及其他多人的特赦,現在可以宣布作廢,無效 VOID,VACANT,不再可以有效執行,因為是用自動筆簽署。」

他繼續說,「換句話說,拜登沒有自己簽署那些命令,更重要的是,他根本不知道這件事。這特赦的必要性可能沒有跟他解釋過,沒有被他批准。他根本不知道裡面說的是甚麼,而那些(幫他作主的人) 根本是犯了刑事罪。」

「所以那些屬於(眾議院) 調查委員會的人,他們在調查我跟許多無辜的人兩年之後,卻摧毀了所有的資料,他們應當知道必須為這些行為負上最高的責任。」

川普星期日晚上乘坐空軍一號總統專機飛返白宮途中,被問到這件事,是否拜登的特赦令無效,他說:「我認為如此,不過這不是我的決定,必須由法院裁決。」

一星期前,一個傳統基金會 Heritage Foundation 的監督委員會聲稱,他們發現拜登在四年總統任期內很大比例的行政命令都是用自動筆autopen 簽署的。該委員會說,他們(從國家檔案室) 蒐集了所有的拜登簽署的行政命令,對比後發現很多都是由自動筆簽署,僅有的例外是他在去年七月宣布退出總統競選時的聲明。而且這委員會將這些文件都拍攝了及公開。

這兩天美國媒體開始討論這問題,但是都說過去的總統也有使用過自動比簽署法令,事實是見到媒體舉的例子完全不是這回事。奧巴馬確實用過自動筆,但那是當他在國外參加 G8 時,簽署一項已經通過的法案。此外大小布許總統也曾經用過自動筆,甚至杜魯門都使用過,但全部都是簽署一般的感謝信函,慰問信函,從未找出總統在簽署行政命令時使用自動筆的事例。

現在川普說的是,拜登的很多行政命令根本是由幕僚決定後簽署,或許他自己不知情,不是自己做主。因為現在連民主黨都承認了,拜登在過去四年很多時間都不是自主的,所以才會在大選前逼迫他退選。如果是這樣,他簽署的命令當然無效。

此外共和黨也認為,拜登在就任最後一天上午利用最後的幾分鐘簽署這命令,赦免上述各人所有可能犯的罪行,這就表示他都知道這些人有可能觸犯刑事法,否則不必「事先」都赦免。

依照美國憲法,總統有權赦免犯人,但是歷史上沒有一個總統赦免任何人「還沒有被證明犯下的罪」。這還包括拜登在十二月底已經在其兒子亨特拜登因為逃稅罪刑判刑之前,赦免他已經犯的逃稅以及非法買槍的罪名,甚至赦免他在過去12 年間所可能犯的罪。而亨特在過去12 年間向世界各國收取重酬,牽涉到拜登自己利用職權獲利的重大罪行,他為自己也一概赦免了。

像拜登這種隱藏犯罪的行為,美國主流媒體到現在不聞不問。想想看,如果是川普赦免了兒子過去十一年所犯的所有可能罪行,甚至包括掩飾他父親(川普)的罪行,媒體會放過他嗎?今天在白宮記者會,CNN 的記者 Kaitlan Collins 居然問,川普是否真的有證據。白宮發言人 Karoline Leavitt 回答得很好:「你是記者,這是你們應該追究的。」確實,怎麼媒體對於(民主黨)的罪行一點興趣都沒有?拜登昏庸了四年,民主黨現在才承認事實。這是一個龐大的隱瞞欺騙集團。

 

3/16/2025星期日

上星期報導過,拜登的兒子亨特拜登向法院提出訴請書哭窮,因為他要撤銷對一名共和黨人的控訴,希望法院批准他,同時不必付出對方的法律費用。結果法官允許他所請,撤銷了他的案子。但是原定於這星期進行的有關費用的質詢程序,亨特卻被發現到南非去度假旅行去了。(下圖:亨特拜登與南非出生的妻子Melissa Cohen,以及兒子 Beau 據稱在南非度假。資料相片。)

 

而且他被發現,他跟妻子及一個小兒子是住在一間三面環海,每晚五百元美金的豪華的海濱別墅,不僅如此,隨行的還有18 名秘密警察保護他。據紐約郵報報導,所以有18 名秘密警察是因為每天三班制,每班四人各八小時,另有六人候補,而這些祕密警察都住在旁邊的兩間別墅中,還要租用兩輛 SUV及全天食宿費用。(秘密警察這樣的做法也需要改進,需要每班四人,還要六人候補?何況是去度假,又不是去戰區。)

其實依照法律,總統退休後只有16 歲以下的兒女才可以享受秘密警察(特勤警察)的保護。但是拜登不僅特赦兒子過去十一年所有可能犯下的罪刑,還發出行政備忘錄,給予亨特無限期的秘警保護,你說這樣的人會有人要殺他嗎?當拜登在任時,拒絕給川普增加警衛,即使威脅川普生命的人那樣多。他也拒絕給小羅伯甘迺迪保護,盡管他也收到死亡威脅,像拜登這樣缺德的人居然被媒體跟民主黨吹捧,不用為任何事負責。

亨特在上周的法院申請書中說,自從拜登(他父親)下台後,就沒有人買他的畫,所以他現在欠債幾百萬。但是在即將接受法院盤問時,卻遠走高飛豪華度假,而且耗費納稅人至少五十萬元。你說這是像要破產的人嗎?

被他控告的Garrett Ziegler 向他索取20 萬元庭費損失,但是要提出自辯時他卻跑了。亨特拜登過去的劣跡說了不少,他已經夠資格歸入人渣範疇。而拜登做的那些事不僅禍國殃民,現在已經下台了還要繼續搜刮美國納稅人。甚麼時候美國納稅人才可以跟他算帳?捉他們坐牢都便宜了他們。

 

3/16/2025星期日

川普在星期五離開白宮南面草坪,坐上「空軍直升機一號」時,同行的馬斯克因為留在後面跟商業部長 Howard Lutnick 說話,就讓小兒子X 在前面跟川普一起上飛機。就這短短一分鐘的步行,四歲兒子小 X 跟在川普身邊不斷的張口笑嘻嘻,還不停的跳躍。川普中間停下來對記者做出X 的手勢。之後到了直升機,川普還將小X 抱起,放到梯階上,之後自己跟著上去。

 

 

白宮昨天將這片段放上網,一個晚上就有四百多萬點擊。不少人加了評語,稱讚小X 可愛,說沒見過兒童這樣開心的。更有人將小X 的跳躍,跟馬斯克在十月時,在賓夕凡尼亞州 Butler 川普集會中的跳躍相比。說有其父必有其子。

出奇的是,在網上找這新聞時,居然沒有一則新聞是CNN 的,紐約時報的,AP 的…僅有的是 Fox News,新唐人,以及兩間印度通訊社的報導。他們就可以連這樣的新聞都封殺。誰不願意看一個兒童天真的笑臉呢?(下圖是星期五當天,川普還幫小 X 上直升機。)

 

川普跟馬斯克兒子的一段視頻,被左媒封殺了24小時之後,終於有人在網上做出反應,這些左傾的網民全部步調一致的,醋溜溜的諷刺說川普成了馬斯克的babysitter,說川普終於有了正式的工作。

說川普是馬斯克的「保母」起自於上個月11 號,當馬斯克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跟川普一起見記者時,當時小 X 就在現場,記者見到他大聲說話,還模仿自己的父親,見到川普第一次不是舞台中心人物,就譏笑他是馬斯克的家庭保母。這一次只是川普陪著小 X 走了不到一分鐘的草坪,居然又大作文章。一個標題是:汽車推銷商將美國總統變成 babysitter。

還有一個說:川普做了一個「加拿大、南非男童 X Æ A-Xii 的辛勤單親家長。」還有一個問:這小孩現在住在白宮了嗎?(小X 的母親是加拿大籍歌星Grimes。)

以前說過,馬斯克自從主管DOGE (政府效率部門) 就在白宮旁邊的 Eisenhower Executive Office Building 的辦公室住下了,而這個四歲孩子都一直跟著他,自然也就住在一起。

 

 

3/16/2025星期日

以為川普上台後第一個會對付的媒體是,每年拿政府幾億美元補助,卻只幫助民主黨宣傳的公共廣播電台NPR,以及同樣得到政府補助,也是一昧攻擊共和黨的公共電視台 PBS,沒想到最先遭到腰斬命運的是有八十多年歷史的美國之音VOA。

 

川普昨天簽署了一項目的是解散 USAGM 的行政命令,而 USAGM (US Agency for Global Media) 是美國之音的母公司。據稱所有VOA 的記者昨天早上都接到聯邦人事部的電郵,通知他們即日起全部帶薪行政休假,直到另行通知。通知中還指令他們星期一無須(不能)到辦公室,甚至不可以上公司的內部網路系統,除非得到特別許可。接到通知的還有大部分的行政職員。

同時記者還需交回他們的記者證,及進出辦公室的密碼鎖匙。

除了USAGM 之外,同時還有其他六個聯邦機構面臨被解散,這些包括博物館及圖書館服務學會,Woodrow Wilson 國際學術中心,露宿者跨機構委員會,社區發展財政基金會,少數族群生意發展局,以及「聯邦調停及和解服務中心」,行政指令中說,這些都是聯邦官僚系統的一部分。其實也都是意識形態歸屬於民主黨的,集合民主黨想法的人,藉機發薪水給他們的機構。

美國之音是在1942 年二戰時期創立,當時的目的是為了對抗德國納粹以及日本皇軍的宣傳。後來進入冷戰時期,美蘇對壘,美國之音就是對抗共產主義的有力媒體。許多鐵幕內的人民都靠美國之音獲得外界的訊息。目前美國之音在全世界以50 種語言向一百多個國家及地區廣播,同時還資助自由歐洲,自由亞洲等電台系統。但影響力已經遠遠不及過去。

雖然在1976 年共和黨福特總統 Gerald Ford 任內,通過 VOA章程,新聞完全獨立自主,不受政治影響,但是在七十年代之後,VOA 的新聞在國內及國際新聞方面都流於左傾,跟美國國內媒體的腳步一致。而且在2013 年起,美國之音並獲准在美國國內播出,也成為民主黨廣播系統一部分。

據稱川普的行政命令有待國會批准,同時有如馬斯克DOGE 解散政府多餘官僚系統的決策,如果獲得通過,員工的薪水將發放至九月30日。

馬斯克在上個月就已經在網路上發文鼓吹廢除美國之音:「歐洲今天已經自由了(除非你要計算那些官僚系統),沒有人再聽他們了。現在這裡只剩下一批瘋狂左派自說自話。而每年卻浪費美國納稅人十億元。」

盼望停止撥款給 NPR 跟PBS 的行動趕快到來。這是美國比加拿大好的地方。加拿大的國營電視及廣播系統 CBC 天天攻擊保守黨,拉拔自由黨跟NDP,但是卻要加拿大的納稅人每年補助11-12 億元,(遑論繳稅的人中以保守派多過自由派)。這次聯邦選舉,自由黨已經再提出要增加給CBC 的補助,而保守黨黨魁Pierre Poilievre 卻建議刪減 CBC 的補助,你說他們還有一句報導是可信的嗎?

 

3/16/2025星期日

馬斯克的 SpaceX 發射出去的 Crew-10 太空船以及Dragon 船艙其載運的四名太空人,昨晚午夜成功接上國際太空站,他們與太空站原有的四名太空人見面。見面時還有小插曲,其中原有的俄國太空人 Ivan Vagner  戴了外星人面具歡迎新到來者。

這新到的四名太空人將與原有的太空人進行交接,也就是交接對方正在進行的太空實驗,之後原有的太空人就可以啟程返回地球。他們原定去年九月就可以回來,但因為接載他們的波音太空船 Starliner 發生故障,太空總署不願意冒險讓他們跟這這太空船回航,因此只送了兩名新人上去,未能將滯留的美國太空人帶回,空機返回。這導致他們倆人在太空站滯留九個月。馬斯克曾建議讓 SpaceX  完成這接運計畫,但遭到拒絕。(下面是被送上太空的四名新太空人,臨別前的揮手。)

 

Boeing Starliner 是波因公司跟美國太空總署NASA 合作的接運太空人計畫,不過在這第一次接運行動就遭遇困難,讓太空人一再延期滯留。其中兩名美國太空人威默爾 Butch Wilmore,以及女太空人威廉斯 Suni Willims 原定八天的太空科研計畫變成九個月。

這四名新的太空人分別為美國籍兩人,俄羅斯籍及日本籍各一人,他們預期在太空站停留大約六個月。四人中兩名美國太空人都是女性。

預計威默爾跟威廉斯星期三凌晨可以離開太空站,一天的飛行之後回返地球,在佛羅里達海岸的水面降落。

馬斯克已在昨天表示,這些飛行計畫的成功,是他進行火星登陸的計畫一部分,希望可以在2026 年以機器人登陸,至於人類登陸可望在 2031 年實現。

 

3/16/2025星期日

川普在星期五引用一項 1789 年的「外國敵人」法,宣布將驅逐惡名昭彰的委內瑞拉幫派份子 Tren de Aragua (TdA),以及薩爾瓦多的幫派份子Ms-13 出境,同時宣稱薩爾瓦多政府已經同意接納這些犯罪份子。但不到幾小時,美國左派的民權組織ACLU,以及一個叫做 Democracy Forward 的左派組織就向法院提出訴訟,宣稱川普的行動將使到不是罪犯的委內瑞拉居民都被驅逐,要求法院阻止川普的行動。星期六華盛頓巡迴法庭的法官James Boasberg 就加快進行聽審,裁決允許民權組織所請,下了為期兩個星期的暫時禁制令,阻止川普政府這項驅逐行動。

但是當這項禁制令下達時,已有兩架飛機載運第一批被驅逐者離開國境。而且稍後就抵達薩爾瓦多。薩爾瓦多年輕的總統 Nayib Bukele 就在X 網上發出通知:Oopsie....too late。還配上一張笑臉的emoji。

Bukele 是川普在中美洲的堅定盟友,他之後在今天上午發出較長的網文說:「今天,238 名委內瑞拉犯罪組織 TdA 的成員已經抵達本國,他們立即被送到CECOT,恐怖份子監禁中心,至少一年,之後再審核情況。美國只付了基本的費用,我們支付主要費用。…不過長久來說,總共四萬名犯人參與的工作坊及工廠,賺回的利潤足以支付這些費用有餘。…此外還有 23 名被本國通緝的MS-13 的成員也被送回。其中兩人還是這組織的領頭份子,及一名是最高領袖。這將有利於本國對這組織的追剿及瓦解。這一次我們不僅幫助美國盟友,也幫助我們自己解決治安問題。上帝祝福薩爾瓦多,上帝祝福美國。」

Bukele 的監獄系統完全系統化,幾萬罪犯以軍事方式管理,聽他的說法還能幫政府賺錢。難怪這位45 歲的年輕總統剛剛在去年因為打擊犯罪成功,以85% 的高票當選連任。(下圖:薩爾瓦多的監獄關的都是最凶狠的罪犯,但是在軍事管理下,全部聽話。)

 

 

 

 

 

 

 

見到美國,加拿大的媒體大肆報導這位聯邦法官James Boasberg 阻止川普遣送這些罪犯出境,喜形於色,但是他們卻不提這位法官的背景。他就是川普在2016 年剛剛當選總統時,在情報法院 FISA 裁決FBI 可以利用一份不實的黑材料,竊聽川普團隊的通話,之後被FBI 用來調查川普通俄的法官。當時聯邦調查局已經知道這份川普黑材料是偽造的,因為FBI 願意給提出這份黑材料的英國前情報員 Christopher Steele 史蒂爾一百萬元,只要他提出報告中的證據,但是Steele 居然不拿這一百萬元。之後FBI 跟中情局 CIA 又發現,FBI 在調查期間有人竄改文件,這人是FBI 一名律師Kevin Clinesmith,他將一份最主要的證據竄改。因為當時 FBI 內有人藉口川普身邊的一個顧問 Carter Page 是俄羅斯間諜,為了調查他所以要竊聽川普。但是當時CIA 在一份回答FBI 的電郵詢問時說,Page 確實是CIA 的線民,這位Clinesmith 卻在通訊中改了一個字,將「他是我們的線民」,改成「他不是我們的線民」,後來這件事被查出後,Clinesmith 只有認罪,檢控官要求判刑至少六個月,但當時這位法官Boasberg 卻判他緩刑,完全不用坐牢。

像這樣的法官能做出公正裁決嗎?川普政府譴責這樣的法官是要扭轉一個民選總統的決定,不可容忍。但是媒體都站在他那邊。還有要注意的是,川普第二次就職後,到現在已經有二三十位法官做出對川普不利的裁決,但是所有這類裁決都是「暫時性」的禁制令。為什麼?因為他們知道法律上站不住腳,不能做確實的駁斥。這些都是給予川普政府上訴機會,也就是要以各種手法阻止川普施政,盡管只是一時。

 

3/16/2025星期日

加拿大政府最近全力攻擊川普以及他的關稅政策,以及他的「51州」論,不過與此同時卻默默的進行川普要加拿大實施的政策。這些包括關閉美加邊界,嚴格管制,(雖然做到多少很難說。)同時增加軍備,現在更開始關注北極安全。

據稱新的總理卡尼在下周訪問歐洲之後,回程時就要前往北極,明顯是要應付川普關注的北極安全。加拿大在北極圈內擁有約四分之一的土地及主權,但是過去何曾關注過?前任保守黨總理哈帕 Stephen Harper 是第一個關注北極區域安全的總理,他多次訪問北極區域,更在2007 年正式宣示加拿大的北極主權,並建議組建一批新的沿岸巡邏艦隊,以及深海港口,從西岸卑詩省開始。(下圖是北極圈地圖,左邊綠色部分是加拿大領土,其左邊草綠色是美國的阿拉斯加,其右邊淺綠色是格陵蘭。其他廣大黃色部分都是俄羅斯領土)。

 

但是將近 20 年過去這計畫一再拖延,部分因為撥款問題,部分因為官僚系統的阻礙,2015 年進入杜魯多時代之後幾乎完全擱置,加上Covid-19 的三年停擺時期。連承包工程的主要建築公司都已經倒閉。其中第一個深海港口原本宣稱要在 2025 年(今年) 啟用的計畫,也延伸到無限期。而這政府也毫無後續聲明。

而與此同時,俄羅斯跟中共在北極的活動越益頻繁。在北極區沒有據點的中共,卻屢次派遣破冰船到北極,說是要開發新的西北通道。而俄羅斯更建造了大批破冰船艦隊,(據川普表示多達40 艘之多。)其用心明顯可見。所以川普一上台就宣稱要比俄羅斯建造多一倍的破冰船,同時迫切找一個更大的據點。這是他要購買或是取得格陵蘭的理由。

我去過格陵蘭,也去過加拿大北極區,當時就感覺到加拿大真的是忽視了北極區。多年來格陵蘭歸丹麥主管,但是格陵蘭幾個北極城鎮的道路都鋪了柏油馬路,給人現代感。但是加拿大北極區幾個相當大的社區,包括最北社區 Pond Inlet 並沒有柏油馬路。車子開過就滿天塵土,每天要用灑水車道路上灑水好幾次。完全保留了古老愛斯基摩社區的風味。

現在由於破冰船的進步,加上地球暖化,北極的東西通道不再是不可及的夢想。如果北極能夠通行,將可以取代南面的巴拿馬運河,從歐洲到亞洲的航道可以節省一半路程。川普比其他美國人要看得遠,加拿大卻一直都在作夢。

川普對加拿大不滿就是因為,加拿大多年來忽視北極區,忽視軍備,到現在仍然是北約組織國家 NATO 的29 個國家中,軍費沒有達標的七個國家之一。從美國的角度,加拿大一直是靠美國在保護,那不如加入美國。

 

3/15/2025星期六

共和黨的六個月臨時撥款議案 Continuing Resolution (CR) 昨天在國會參議院被通過,同時讓民主黨陷入分裂,內戰,了解美國政壇的人會看出來這是十幾年來難得一見的一局棋盤,更是幾十年來難得一見的共和黨下贏的一局棋盤。

過去這麼多年,共和黨在國會沒有一個成功的領袖人物,連著幾屆議長:奧巴馬時期的John Boehner 班納,他做了四年沒有為共和黨做成一件事,只會妥協,妥協不成就流眼淚。川普上台後Paul Ryan 賴安接班,也做了四年,不過也是RINO,在媒體壓力下,就跟川普對著幹。之後是麥卡錫Kevin McCarthy,他很可憐,本來共和黨已經只有九席多數,在黨內幾個頑固保守派壓力下,投票15 次才當選,九個月後就被同一批保守派逼下台。結果幾乎所有有職位的眾議員都被推選不成之後,才選了沒有職位的江森Mike Johnson,而且去年11 月大選,共和黨的多數更縮小到只剩五席。加上川普又在這小池塘裏,挑了三人到他的內閣,就只剩下兩位多數。誰想到他會有機會做出大事?

但是這一次的CR,本來是為了避免政府被關閉的短期撥款議案,江森配合川普的政綱,將所有川普希望的,共和黨希望的條款都寫在裡面。這些包括除了國防軍費有增加之外,其他部門全部凍結人事及開支,甚至要刪減開支,具體數字達到130 億元。此外刪減政府架構。同時將馬斯克的DOGE (提高政府效率部門),以及邊境大使Tom Homon 赫曼的授權及部門經費都寫進去。對於民主黨這是萬萬無法接受的,他們也看準共和黨以其眾議院兩席多數,參議院三席多數,(因為參議院目前還有filibuster 的規定,就是好像撥款一樣的重要議案,有60 票的門檻。)這議案如何有機會通過議程?

在過去,當執政黨的議案沒有機會通過時,兩黨就必須坐下來討論,修正。這時候反對黨就會增加無限的條款,也就是一方面縮減執政黨的要求,一方面增加反對黨(民主黨) 的要求。最後就是縮水的議案,不僅如此,也會因為反對黨的要求,而大大增加(民主黨)那方面要求的開支,到最後撥款膨脹了好幾倍。過去的議案一概都是增加開支,何曾聽說過刪減開支的?

但是這一次,共和黨堅持不妥協。這就要多謝江森,還有參議院多數(共和黨)領袖蘇恩 John Thune 的領導。結果上星期二眾議院在只有兩席多數的局面下通過了。期間共和黨一個人跑票,肯達基州的 Thomas Massie。而民主黨也有一個人Jared Golden 倒戈,結果以217 對213 票通過。

民主黨一向團結,但是他們知道,即使沒有那一票的倒戈,這議案還是可以以更微小的差距通過,所以都等著看參議院去否決。(下圖是川普,以及參議院領袖蘇恩,以及眾議院議長江森。)

 

參議院必須有60 票的多數才能將這 CR 放到議程中投票,而共和黨只以53 票對民主黨的47 票,應當是非常困難的。而且民主黨一向團結,不可能跑掉七票。但是一個關鍵問題是,政府上一期的撥款星期五午夜到期,如果這撥款案不通過,政府就要關閉。一方面無法對所有公務員發餉(這除了在華盛頓上班的公務員,還有全國的屬於聯邦的公務員,包括航空控制塔台,包括國家公園所有職員等等。) 過去遇到共和黨不肯妥協時,政府被迫關閉很多次,媒體跟民主黨都趁機攻擊共和黨。民主黨在參議院的溫和派,以及領袖修莫Chuck Schumer 就建議大家接受,那些激進派哪裡接受?這些包括他們的頭子山德斯 Bernie Sander,還有以 AOC 為首的 the squad。據說兩派爭吵得很厲害。上星期四特別舉行的閉門午餐會中,曾經大聲對罵。

但是會後修莫宣布,他會支持這議案。結果他受到黨內公開攻擊,連前任議長佩洛西都在網上公開呼籲大家不要聽修莫的話,這在民主黨幾乎是從未聽聞的事。但是這議案得到十位民主黨參議員支持,順利進入議程。最後正式投票時再以 54 對46 票通過,共和黨一個參議員Rand Paul 反對,民主黨新罕普什爾州的 Jeanne Shaheen,以及一位獨立參議員Angus King 支持。(要知道共和黨參議院中有多位慣例的反叛份子,好像阿拉斯加的 Lisa Murkowski,以及緬因州的 Susan Collins,但這次他們居然一聲不響的都支持了。)

其實修莫也有苦衷,他說如果不通過這議案,除了政府要關閉,共和黨還可以利用休會期間做出更大「禍害」,包括使用休會時期的特殊權力,制定更多條款,他們就不能阻止,而且沒有人知道這關閉會持續多久。

佩洛西跟AOC 等人不認為如此,佩洛西甚至在X 上面說,修莫說的必須做出選擇根本不存在。以他們的立場,應當硬碰硬。今天民主黨眾議院領袖Hakeem Jeffries 多次被記者問到:你對參議院領袖修莫還有信心嗎?他居然拒絕作答。兩次都以 Next question. 作答。這顯示民主黨參眾兩院的隔閡有多深。(下左起:佩洛西,修莫,以及Hakeem Jeffries。)

 

這件事除了江森有功勞,共和黨議員夠團結,也因為川普的號召力,盡管媒體這樣全力打擊,參眾兩院的共和黨人都能團結在川普之下,對比過去的國會真的非常不容易。還有一位功臣是參議院領袖蘇恩。他本來不是 MAGA 圈中人,但到目前為止非常大氣,沒見到有小動作,特別是對比他的前任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他做民主黨參議院領袖18 年,在川普任內明顯跟川普作對。如果這次還是他,很難預料結果是否相同。

這是共和黨的一次甜蜜勝利。他們下一步是川普口中的「一項美麗的全套議案」,將川普全套的經濟措施計畫都寫進去,包括繼續他在上一個任期的減稅方案,做成正式政策,讓以後的政府無法取消。還有他在競選時期的許多承諾:刪除小費及加班費的收稅,以及對養老金免稅等等。還有將DOGE 方面的工作立法,阻止以後的政府重新大舉聘請新人等等。相信會遇到民主黨更強烈的反對。那將是下一局棋盤。

這一次的勝利可以當作一次poker game,修莫眨眼了。川普每天都在下棋,玩撲克。下一個更重要的對手是普京。看看誰先眨眼。

 

3/15/2025星期六

馬斯克的 SpaceX 昨晚成功發射 Crew-9 太空船,運載四名太空人前往國際太空站,替換被滯留的四名太空人回來。馬斯克今日就在網路上發文說,他期望他的太空船能在2026 年底前往火星,屆時載運 Tesla 的「類機器人」Optimus 到火星上探測。同時預測說:如果一切順利,人類有希望在2029 年登上火星,不過最保險的說,可以在 2031 年內實現。

 

目前 SpaceX 的太空船是在太空飛行接載任務中最先進的太空科技公司。去年被美國太空總署NASA 選擇,以八億四千萬元美金合作發展將太空站運回地球的任務,足以證明其在這一行的地位與 NASA 同等,甚至更超越。川普在去年競選集會中多次稱讚SpaceX 能夠在火箭升空後拋離太空船之後,還能回到原地與發射台接軌的位置,是目前舉世無匹的科技。昨晚也見到那火箭在與太空船脫離後,又回到原地。

現在他的太空船運載的物體可以達到150 公噸,而且是可以重複再用的部分。將來對於設立更多太空站,作用無限大。

見到馬斯克今日的發文知道,他這些太空火箭及太空船的研究,都是有更長遠的目的,下一步是火星,未來還可以走得更遠。未來火星旅行不是夢。

網上見到馬斯克在2012 年(也就是他 40 歲時) 的一段講話視頻,他說:「沒有一件事比在火星上建立基地更讓人興奮,更有趣味。當然這也非常困難,可能有人因此會死,就像當年美國立國時期,也因此更讓人鼓舞。而我們必須為了這些事努力。生命不只是為了解決這個那個問題,我們必須做一些讓我們早上起來,感覺到活著有意思的事情。對我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火星上建立生命。」

我的天,這就是一個天才說的話。他確是異於常人。眼見這麼多凡人以自己的低 IQ 批評他,看得懂的人真的覺得可笑。一般人即使聰明到可以計畫上火星,都不會有時間餘力做其他事情,他現在卻在全力幫美國政府平衡預算。

見到美國的新聞台,對於SpaceX 昨晚成功發射的太空船新聞輕描淡寫,幾個字交代過去。見到華文媒體的稿子,居然繼續說「川普跟馬斯克沒有證據的說,拜登政府拒絕讓馬斯克幫忙運回太空人」,證明他們是在玩政治。明顯又是翻譯CNN,ABC 等的新聞稿。如果NASA 有能力,會不將這些人運回來?馬斯克自己說的話也被駁斥?去年馬斯克要運Starlink 到北卡羅萊納州的颶風災區時,不是也被拜登的救災團體刁難阻止?直到馬斯克在X 上面公開了,才趕緊批准他。這些做媒體的人拜託長些良心。

世界上這麼多小人、蠢人,真的是阻礙進步。

 

3/14/2025星期五

馬斯克的 SpaceX 今晚七時許終於成功發射其 Falcon 9 火箭升空,這次的任務是與美國太空總署合作,將滯留在太空九個月的兩位美國太空人「拯救」飛返地球。

這次任務原定星期三升空,但是因為技術問題,最後一刻取消行程,延至今天。結果今日於佛羅里達甘迺迪太空中心的升空非常順利。這次的任務將運載四名太空人到國際太空站,接替原有太空人的工作。並將滯留多時的兩名美國太空人威爾默 Butch Wilmore,以及威廉絲 Suni Williams 帶回地球。他們兩人去年六月六日被送到太空站,原定只是停留八日,但是因為預訂接管的波因 Starliner 太空船出現問題,就一直被困。(下:兩位滯留太空九個月的美國太空人。)

 

波因Starliner 太空船於去年九月時曾企圖前往接載,但是因為技術問題空船回來。

去年馬斯克就建議,他的 SpaceX 可以去將受困太空人接回來,但是據說拜登政府拒絕。當時馬斯克已經因為支持川普,而上了拜登政府的黑名單。

聽到兩位太空人在得到馬斯克可以使用他的 SpaceX 接運他們回來時,都表示高興。還在 Fox News 上面聽到 Wilmore 說感謝馬斯克,以及多謝總統(川普)的安排。但是在其他媒體這些話都聽不到,反而見到華文媒體報導說,其中威廉絲表示,知道是馬斯克的太空船,居然說她不想回來。後來澄清誤會,她說的是不想計畫中止。其實那裏是誤會,根本是主流媒體製造的假新聞。

威爾默有妻子及兩個女兒,威廉絲也有丈夫跟兩隻狗,他們都非常想念家人。

其實川普當選之前就建議讓馬斯克的 SpaceX去接運他們回來,之後馬斯克在 X 上證明,他的要求被拜登政府拒絕,沒有提出理由。後來見到Newsweek 的所謂 Fact Check,居然說這說法不正確,因為「在川普提出建議之前,已經安排了馬斯克去接運。」如果馬斯克都說他的建議被拒絕了,你還相信他們這個說法?

今天送去太空的四位太空人,將於明日到達太空站,他們將與原來的太空人進行交接工作,之後原來的四位太空人才會乘坐這艘 Crew-9 回返地球,預定本月19 日抵達地球。

今天見到幾間電視台訪問的前任太空人,大家都很興奮,說是完美升空,而且因為第一節火箭在發射後與太空船脫離後,居然自己回到原地,這表示可以再用。這也是SpaceX 的特有的發明。

一個前太空人在CNN 的訪問中幾乎手舞足蹈,他說:「這證明人類的腦子,馬斯克的腦子。太好了。」那女主持聽了很不爽,完全沒有反應。

川普每次提到馬斯克就說他是「高IQ」,這是真的,馬斯克今天的成就全部來自他的科技腦子:Tesla 電動車,PayPal,SpaceX,Starlink 等等。而川普看得出他的IQ 高,不像那些民主黨自己笨,連人家聰明都看不出。記得民主黨眾議員,紐約的酒吧調酒師出身的AOC 嗎?她公開說馬斯克是最不聰明的富翁the most unintelligent billionaire.。而且現在民主黨人都在針對馬斯克,還叫囂要將他驅逐出境。

左派導演Michael Moore 前不久攻擊川普的驅逐難民政策說:「你今天驅逐出境的人,也許就有未來的發明家,也許是發明治療癌症的醫學家,你都將他們驅逐了。」這些就是民主黨人,他們反對驅逐非法入境者,但是要驅逐馬斯克出境。他們自己笨,所以分不清那些人聰明,那些人笨。

 

3/14/2025星期五

目前美國民主黨陷於空前的分裂,但是你見不到新聞報導。因為他們面對共和黨眾議院通過的一項撥款議案CR (continuing Resolution) 要決定是否通過。因為共和黨在參議院只有53票,沒有足夠的60 票門檻才能進入議程,要靠民主黨支持。但是如果支持,就等於支持共和黨的許多項重要項目的撥款,好像馬斯克的 DOGE 部門需要的款項,以及驅逐非法入境者的部門的經費。但是如果不支持,政府的經費今晚就到期,無法對公務員發餉,這包括很多福利支票,老人金支票等等,等於政府要暫時關閉,就會受到選民怪罪,而且民主黨過去一向反對關閉政府。

 

可以想像,民主黨裡的激烈左派全力反對支持這項 CR,但是有少數溫和派就建議支持。(其實DR 也是一項短期持續撥款,只能延續六個月的政府開支,不是全年預算案。)據說昨天在民主黨參議員的閉門午餐會中,紐約州參議員Kirsten Gillibrand 對其他人大聲叫喊,證明爭吵得多厲害。但是開會之後傳出消息,參議院的民主黨領袖修莫 Chuck Schumer 已經表示,他會支持這議案。也可以想像民主黨內的激烈派有多麼氣憤。

這項投票將在今晚進行,因為政府的上一批撥款在今晚就到期。而今天民主黨前任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也出來喊話,她要民主黨不要聽修莫的話,也就是不要支持這項 CR。所以現在變成佩洛西跟修莫之爭。最後有包括修莫在內的十位民主黨參議員支持將這議案進入議程,所以已經通過第一關。晚上正式投票時,以 54-46 票通過,有一位民主黨人及一位獨立人士支持,共和黨有Rand Paul 反對。

據修莫在對參議院的演說中表示,讓議案通過可以避免共和黨利用關閉政府,擴大DOGE 的職權,到時候國會就無法阻止。但是很多極左民主黨議員批駁這說法,紐約州眾議員 AOC 甚至說要開始聲討修莫,在他的選區挑戰他。

其實修莫知道這情況的嚴重,但他沒有辦法,據說他在背後痛罵共和黨,昨天甚至在 MSNBC 上面罵共和黨都是bastard (雜種),證明共和黨如果團結,是可以讓民主黨真的生氣。因為過去民主黨看穿共和黨的不團結,將他們玩弄於股掌之上。

過去我說過無數次,美國民主黨空前團結,不管 for better or for worse,他們彼此都不離不棄。這次是難得的一次讓大家見到他們的內鬨搬到了台上。但是你們很少見到新聞報導。上星期紐約時報才發出假新聞,說 DOGE 的馬斯克跟國務卿魯比奧在一項閉門會議中「爭吵」,事實是只是間中意見不合,很快就沒事了。卻被媒體大肆炒作,而現在民主黨的內訌是真的,卻無人報導。

而共和黨則難得的團結,星期二在眾議院的投票只有一人跑票,也是慣例的肯達基州的 Thomas Massie,好的是有一名民主黨人(緬因州的Jared Golden) 支持這議案,結果以 217-213 通過。事後川普將 Massie 痛罵一頓,說他是想繼承錢妮 Liz Chaney 的叛徒位置。

 

3/14/2025星期五

加拿大新任總理卡尼 Mark Carney 今日宣誓就職後,形容川普要加拿大成為美國第 51 州是瘋狂的,在加拿大人來說這形容貼切。不過這不是美國第一次要吞併加拿大,1812 年甚至發動了一場戰爭,征戰三年之後,結果加拿大意外的「沒有輸」,美國沒有如願。維持了原有的邊界。

 

事實上這跟普京認為烏克蘭屬於俄羅斯一樣,跟習近平認為台灣屬於他們一樣,有歷史因素。只是這些人都忽視了,歷史是在變。當一個地圖畫過幾十年,幾百年後,就無法再改變。除非經過另一場戰爭,或是經過老百姓的公投,願意回歸。

今天見到卡尼新總理宣誓就職,以及二十多位部長的宣誓就職,全部的誓言都說明要向「查理斯三世」效忠,他們用英語說一次,還用法語說一次,而且兼任兩三個職位的部長還要說上四次,或是六次,總共聽見五六十次。這就是今日加拿大跟美國的不同。今天加拿大人的元首在倫敦,是他們效忠的對象。

過去幾十年,很多「進步」左傾加拿大人都呼籲要廢除跟英王室的關係,魁北克人也對這層關係不滿意,每一次都有保守派站出來強調這關係的重要。而現在在川普的關稅威脅,及吞併威脅下,這王室的關係就更鞏固,其中左派就更支持,因為這也是加拿大與美國不同的地方。

說到這層關係,起始於美國在1776 年的革命戰爭。當時不是每一個美國人都支持獨立戰爭,不少效忠英國王室的美國人逃到加拿大。當時的加拿大剛剛歷經魁北克亞伯拉罕平原之戰,英軍戰勝,結束了法國的正式統治,對這些反對獨立的人士自然伸出雙臂歡迎。今天在安省,在東岸的New Brunswick 仍然有以 Loyalists (忠於英王室)為主的居民聚集的地區。有時到這些地區,還經常見到英國旗幟。(好像安省的 Prince Edward County,Niagara-on-the-Lake),以及在NB,斯高沙省很多地區,都有這些 pockets。此外他們後來也跟著移民遷徙,到了西部卑詩省等地方居住。所以可以說,最初住在加拿大的英國人,多數都是效忠英國王室的保守派。

所以美國獨立後,很多美國人對加拿大持有仇視態度,認為他們是美國的叛徒。這種心理持續到1812 年,終於發動戰爭。美國第三任總統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 就說了:「征服加拿大不過是行軍罷了,進去一定有當地人沿途歡迎。」他們想,一方面加拿大的法國人都仇恨英軍,其次,加拿大很多美國人也都跟美國人有感情,未必全部效忠英國。當時的加拿大大片土地都只靠英國幾千部隊「保護」,微不足道。沒想到加拿大自己的部隊卻很勇敢,加上原住民跟英國王室居然已經有了感情 (因為印地安人跟法國居民間不斷有戰爭),幫助英軍奮勇抵抗,沒有讓加拿大被吞併。(很多美國軍官聽說印地安人會剝頭皮,聽到印地安人的鼓聲都嚇跑了,所以加拿大一直認為欠印地安人很多。)這場戰爭打到安大略,燒了省議會,又打到華盛頓,燒了白宮,最後打到路易斯安那才結束。

之後兩國居然維持長久的和平,不再有戰爭之外,在國際戰爭發生時都站在同一路線。(有關1812 年戰爭詳情,我在「加拿大歷史1492-1892」中有專門的一章。)

我想今天沒有人願意好像1812 年戰爭再發生,所以川普的建議都只會成為短暫的噪音。但是不可忽視的是,美加這種關係必須是協調的,特別是目前面對北極的俄羅斯及中共的威脅,如果加拿大再像杜魯多這樣的態度,要跟美國唱反調,對於北極毫不重視,公開對立,自然會有好像川普這樣的總統要繼續做出威脅,恐嚇。

 

3/14/2025星期五

加拿大新總理卡尼今天宣誓就職,而且組織了一個比以前 (37閣員) 少了三分之一的內閣 (24 閣員)。不過這內閣幾乎全部是前總理杜魯多的閣員,只有四名新人入閣,而且都是不重要職位,這讓人有換湯不換藥的感覺。此外卡尼本人目前在國會沒有席位,在之後的記者會他也沒有答覆何時為自己進行補選,以獲得一個席位,也沒有說自己將選擇在那裡補選。因為他出生於(保守黨基地) 亞省,有記者問他是否會在亞省補選,他也沒有回答。(下面是卡尼的新內閣,中間坐著的是卡尼跟加拿大總督Mary Simon。) 

 

昨天媒體都說,卡尼會在當選後立即恢復國會的會期,之後宣布大選日期,但是今日卡尼全無此意願。他只公布了自己會在一周內到法國跟英國訪問。有記者問到他何時大選,他說:總之會在十一月之前改選。這跟原來杜魯多的計畫一樣,拖到最後法定期限。

媒體問他為什麼新內閣都是舊成員,他說因為這是一個過渡政府,同時大家面對一個嚴重的議題,就是川普的關稅,而很多閣員原來就已經積極參與這議題的協商,所以不宜換人。雖然他說川普的「51 州」建議跟說法是瘋狂 crazy 的,但是當加通社 CP 記者談到川普時,直呼其名,他立即更正那記者,要說 President Trump,並強調他尊重這總統職位。這就跟加拿大媒體的態度不一致,同時也等於糾正了杜魯多上個星期,在記者會中直呼川普為 Donald 的態度。顯示他或許要以不同態度對待川普。

而今天除了歷任加拿大總督都出席了卡尼及新內閣的宣誓儀式,91歲的前任總理克里田Jean Chretien 也高調出席。過去十年杜魯多出任總理時期忽視克里田的存在,今天卡尼推出克里田,也被認為是與杜魯多劃清界線一個姿態。

目前卡尼面對的不僅是川普關稅危機,還有他自己在國會沒有席位的問題,因為在國會開會後,他將無法出席國會,無法發言,而只能在旁觀席上遙望。所以他必須選擇日期及選區進行補選,這預料也必須至少一個多月時間,所以短期內都無法進行全國大選。

至於選民關切的碳稅問題,卡尼今天表示他會在「今天結束之前」就宣布取消這項稅項,這表示保守黨將失去一個最有利的競選議題。不過之後保守黨領袖博勵冶就指出卡尼的取巧處,因為這碳稅是國會通過,要廢除也必須由國會開會,而現在國會在休會,他如何一句話就廢除?這等於欺騙。

至於卡尼內閣,原來的財長Dominic LeBlanc 將出任國際貿易部長,及繼續領導協調川普關稅問題。杜魯多時期的副總理及財長方蕙蘭降級為交通部長,原來創新部長商鵬飛 Francois-Philippe Champagne 升任為財長。外交部長 Melanie Joly 維持原有職位,不過她今日在魁北克主持 G7 外長會議,要到下午才宣誓就職。

根據今日 CBC 提供的民調,保守黨的博勵冶 Pierre Poilievre 仍然以 39% 對 31% 領先自由黨及卡尼。但其他多項民調都顯示,卡尼當選自由黨領袖後自由黨支持率明顯上升,到了兩黨同步的程度。

此外保守黨已準備大選多時,有最多的競選經費(是自由黨及新民主黨兩黨加起來的兩倍),同時在全國343 個選區幾乎都已經提名了候選人,而自由黨在這方面遠遠不及,這可能是卡尼不願意也無法提前大選的原因。

 

3/13/2025星期四

米雪兒奧巴馬親自釋放了跟丈夫分手的訊號。她跟自己的哥哥 Craig Robinson 合搞了一個 podcast,並在昨天首播,內容都是她跟奧巴馬之間的關係,可以聽出兩人之間已經沒有感情。好像說,提到奧巴馬的不守時,他在白宮時說笑話不好笑等等,這些都不是恩愛夫妻的象徵,何況已婚婦人跟自己的兄弟合搞廣播也是不尋常的舉動。

自從米雪兒沒有出現在今年一月卡特總統的葬禮,就傳出奧巴馬夫婦感情有變的傳聞。到現在跡象越來越明顯。但是米雪兒為什麼要搞一個 podcast 就耐人尋味。難道除了她跟奧巴馬的婚姻,她還有更多其他的話題?即使她昨天的這個第一集,到今天也只有不到兩萬人的收視。(下面是米雪兒跟哥哥在podcast 談話的畫面。)

 

當奧巴馬於2017 年卸任時,他們夫妻的一本自傳的出版合約,就給兩人帶來六千五百萬元的天文數字報酬,創下紀錄。那都是人氣所賜。現在她以前任第一夫人的地位,頭炮節目卻只得到兩萬收視。

米雪兒的這個 podcast 宣傳術語說,他們將閒聊從小家族間聊的話題,不過第一集說得幾乎都是有關奧巴馬總統過去的事。例如說,當初她反對奧巴馬競選總統,因為他一開始做伊利諾州參議員,之後聯邦參議員,已經是快速的二級跳,現在又要做總統,米雪兒認為太過激進。於是當時奧巴馬就去找 Craig 這小舅子幫忙說服米雪兒。Craig 就對米雪兒說,你不應該因為他能幹而懲罰他(阻止他競選)。

現在民主黨人都認為他們去年輸了總統選舉,就是因為忽視了podcast 這個媒體,現在民主黨人紛紛投奔 podcast。加州州長紐森 Gavin Newsom是其中一個,大家公認他是為了角逐2028 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在舖路,但是61 歲的米雪兒擺明是政治冷感,就不知道是為了甚麼。不過她一直都是民主黨內最受歡迎的候選人,一直都有人推動要她出來競選,podcast 可以維持讓她一直處於新聞人物的地位。

至於紐森,他的 podcast 剛剛推出,他就先後找了兩位共和黨的推手做訪談對象,一個是共和黨青年黨部的紅人Charlie Kirk 查理柯克,一個是川普過去的資深顧問班農 Steve Bannon這樣的安排更讓人覺得紐森是要為自己的名譽洗刷。因為加州在他執政下走向極端左傾局面,他要藉這兩人顯示自己向中間靠攏。好像跟柯克談話時,他就表示他同意柯克的說法,讓跨性別男性參加女子運動會「這樣做是不公平的」。雖然加州在他治理下全力支持為兒童進行變性手術,甚至呼籲那些共和黨州分的兒童及家庭都到加州去進行變性。所以他的 podcast 在網上受到保守派的譏諷。但是這人出名的slick 油滑,他這樣的舉動一點都不出奇。而且他不必用瞞騙保守派選民,他只要能哄騙到中間派就夠了。(下左,加州州長紐森,右圖 Pete Buttigieg。)

 

最後提到民主黨內另一個野心份子 Pete Buttigieg 他在今天宣布,不會在明年角逐密西根州參議員的空缺,於是大家都猜測他這是要留下機會角逐2028 年民主黨總統提名。這個人真的是野心大過天。他只因為做過印第安那州一個十萬人口小鎮的市長,就在2020 年角逐總統提名,而因為他同性戀的DEI 選項,拜登當選後就提名他出任交通部長,而且他競選總統的野心一直都公開呈現。但我們都見到,他的四年交通部長做了甚麼?說他乏善可陳都算抬舉他。

美國人愛說:你愛做甚麼只要立下心願就可以做到。這句話原本是用來鼓勵人做大事的,但是卻讓很多不知斤兩的人都趕著出來做官,貽害世人。

 

3/13/2025星期四

今天中午又有一兩百人衝進紐約的Trump Tower 示威靜坐,但是叫囂了將近兩小時。他們又是為了支援那名哥倫比亞大學的簽證學生卡里爾Mahmoude Khalil。據警方說,他們穿著普通外衣,進入大堂後脫去外衣,裡面是統一的紅色汗衫,前後都有白色字樣:停止武裝以色列,以及「猶太人說,停止武裝以色列」,明顯是反以色列的組織。另外很多大字標語是:釋放卡里爾,對付納粹,而不是對付學生,…等等。

 

 

 

 

 

 

這些人在大堂內高喊口號,阻止其他客人進入。紐約市警察很快趕到,將他們一一逮捕帶走。他們一邊被拖走,一邊還高喊口號:阻止穆斯林國家的旅遊禁令,解放巴勒斯坦。(大家可以上網去看這些視頻,完全是暴徒革命的惡劣作風。)警方逮捕了九十多人,但很明顯,紐約的左傾民主黨檢察官會將他們一一釋放,明天再來。

這情況讓人聯想到上世紀的反越戰示威,過去將近一星期這樣的畫面不停出現。是誰供應他們這樣整齊印製的汗衫?是誰在後面組織?這不可能是單純的學生團體,也不是真正的猶太人組織。卡里爾有這樣強大的背後勢力?但是媒體不報導,不追查,(見到CNN 沒有報導實況,卻請了左派教授解釋,這些人是為了憲法保障的言論自由在進行民主示威。)

自從川普再度上台,這類暴力示威開始出現。他們每天可以藉任何理由進行暴力行動。最近幾個星期,他們針對的目標是馬斯克。馬斯克正在為美國政府進行一項迫切的,解除美國財政危機的行動,但是反川普者,反美國者,加上民主黨人大串聯,針對馬斯克的電動車Tesla 代理商,已經在全國七八個州發動燃燒彈攻擊,甚至炸彈攻擊,燒毀炸毀了不少代理商的店面,不少電動車,甚至最新型的 cybertruck 整排都被燒熔了。輕則在Tesla 汽車上噴漆,寫上Nazis,法西斯等等字樣。之後還聚集街頭高喊:打倒納粹的口號。

馬斯克是納粹嗎?聽到評論員說,這是對付川普的同樣手法,先給你扣帽子,汙穢你的名譽,之後就引導那些人云亦云者跟著仇恨,之後更引導這社會上的一些瘋子去行動,就像川普被兩次進行暗殺一樣。所以很多人在擔心馬斯克的安全。

Tesla 的名聲遭到破壞,這星期他的股值大幅下跌。川普星期一在白宮高姿態的向馬斯克買了一輛電動跑車,說因為他不能自己開,所以要給部屬開。此外還說要買一輛 Cybertruck 給自己的孫女Kai。結果這行為居然受到民主黨跟媒體的攻擊,民主黨在參議院的領袖修莫Chuck Schumer 說,他看了胃痛,因為兩個億萬富翁利用權位彼此拉拔。事實是,川普一上台就取消了拜登在位時對於買電動車提供的每人七千元的補助。這行動第一個受害者就是Tesla 跟馬斯克,修莫這些白癡不記得了嗎?川普現在只是自己出錢力挺馬斯克,納稅人有出一毛錢嗎?我不知道有多少白癡會被修莫這類邪惡的人引導欺騙。

 

另外,川普見到Tesla 車行這樣受到暴力破壞,就宣布針對Tesla 的暴力行為將以「國內恐怖主義」罪行對待。這句話再度受到媒體跟民主黨攻擊。見到他們用來對比2021 年一月國會騷動事件,說那次事件的「暴動者」就被赦免,而這些就要以恐怖份子對待。事實是,一月六日所謂的騷動者,被捕了一千人之多,沒有一個被查出攜帶武器,沒有一個被控攜帶武器,一把刀都沒有,大家可以到 FBI 網站去查看。而現在這些人使用的是燃燒彈,放火,甚至炸彈。

民主黨現在口口聲聲說川普的政府是億萬富翁的政府,串聯億萬富翁壓榨貧民。事實是,這些所謂的億萬富翁過去那麼多年都是民主黨支持者。在沒有科技巨孽之前有巴菲特 Warren Buffett,之後就是比爾蓋茨 Bill Gates,亞馬遜的貝索斯,Facebook 的扎克伯格,甚至馬斯克過去都是民主黨資助者。更不要說國際左傾大惡索羅斯 George Soros,這些人這麼多年資助了民主黨多少錢?扎克伯格在2020 年就自掏腰包四億多美元幫助拜登當選,媒體跟民主黨說過一句話?現在馬斯克貢獻私人時間,不拿一毛錢,為美國解除一大患,居然就變成納粹了。

據稱馬斯克的私人財產已經因為幫助川普,幫助美國政府損失了幾百億,但是他無怨無悔,他認為這件事值得做。Fox News 找出過去多年從克林頓,奧巴馬,到修莫,佩洛西等等人,都說過「美國必須消除政府中的浪費,詐欺及濫用」,但是他們一個也沒有做到,現在馬斯克在做,只因為他是在幫著川普,就將他們打成罪大惡極,必須除去?

 

3/13/2025星期四

令人感傷的一則新聞,加拿大最大百貨公司之一的Hudson's Bay 海灣公司HBC 星期一獲得法院批准債權保護令,給予其機會債務重組,但是一般都認為前途渺茫,面對目前國民消費模式,傳統的百貨商店,甚至購物商場都要面對類似的命運。據稱最樂觀的局面,海灣公司都要將目前在全國的八十間店面關閉一半。而在其最輝煌時期,海灣在全國七個省有五百間商店。

 

不過海灣公司面對這命運就特別令人唏噓。這間公司成立於1670 年,比加拿大歷史還早了兩百年,而且過去幾十年一直是加拿大首屈一指的百貨公司。裡面貨物齊全,而品質上有一定保證,價格卻又非常合理。難以理解有這樣的下場。

見到市場專家都說,海灣公司到今天是因為沒有「追上時代」,這句話的另外一面就是,傳統不再值錢。現在的消費者指的是25-50 歲的中青年人。他們喜歡用了沒幾天就壞的新鮮玩意,喜歡穿了幾次就丟的服裝首飾。加上網上購物,你再好的東西都「追不上時代」。

在加拿大幾十年,先後見到幾間有地位的百貨公司 Simpson's,Eaton's 紛紛消失,破產了,被收購了,現在最後一間有代表性的百貨公司都搖搖欲墬。

海灣公司不僅是一間有信譽的公司,而且是關乎加拿大歷史的公司,關乎加拿大西部開發的公司。我在「加拿大歷史1492-1892」一書中,就有一章專門敘述這間公司的成立,跟加拿大的關係,有興趣的人可以上網去看。我在昨晚才將這一章上傳。最近因為新聞多,自己又忙,忽視了很多欄目。總是時間不夠。

 

3/12/2025星期三

格陵蘭 Greenland 昨天舉行全境選舉,結果出乎意料的,中間偏右的政黨 Demokraatit (The Democrats 民主黨) 以多數當選,在 31 個議會席次中獲得十席。Naleraq (Pointof Orientation) 獲得八席,成為第二大黨。原來的執政黨 Inuit Ataqatigiit 只得到七席。原來的總理 Mute B Egede 表示會跟民主黨商談移交政權。

這幾個政黨全部都支持脫離丹麥完全獨立,但是民主黨的立場最溫和,表示要慢慢進行,同時要在最符合格陵蘭的利益情況下才談獨立。

該黨的領袖 Jens-Frederik Nielsen 尼爾森自己都為這勝利感到意外,因為該黨不僅得勝,而且票數大增,幾乎得到 30% 的選票。在上次2021 年的選舉,該黨只得到9% 選票。其他兩大黨都不認為民主黨會有任何作為。(下圖是民主黨黨魁尼爾森在獲知當選後的意外表情。)

 

這是川普在宣稱要得到格陵蘭之後的首次選舉,而當選的就是一個親西方,而且對美國態度最溫和的政黨。顯示這個島上的五萬七千居民希望和平,希望有機會改善生活。同時顯示川普的立場具有一定影響。

不過因為沒有一個政黨獲得半數以上議席,必須籌組聯合政府。目前格陵蘭五個政黨有四個主張獨立,只有一個希望維持跟丹麥的緊密關係。

川普希望取得格陵蘭是要在北極圈取得一個據點,加強北面的防衛。目前在北極圈將近一半範圍在俄羅斯手中,加拿大也佔有將近三分之一,美國只有阿拉斯加的極小範圍。此外格陵蘭也有蘊藏豐富的稀土礦藏。近年來俄羅斯在北極區域大量增加船艦數字,而丹麥對格陵蘭的防衛明顯不足。

 

3/12/2025星期三

美國聯邦移民及海關執法部門 ICE 星期六在哥倫比亞大學宿舍逮捕了一名校園運動領袖,簽證學生Mahmoud Khalil 卡里爾之後,連續三天在紐約市都有數以百計的示威者,為卡里爾助陣。今天當這件案件在曼哈頓聯邦法院初審時,更有示威者聚集在法院前叫囂,說川普政府鎮壓異見份子,侵犯卡里爾憲法保障的言論自由。

卡里爾是敘利亞籍的巴勒斯坦人,兩年前持學生簽證到哥倫比亞大學就讀,取得碩士學位後仍住在哥大宿舍。他目前已經有綠卡,同時有一個美國公民的妻子,而且正懷孕八個月。

ICE 目前將卡里爾拘禁在路易斯安那州,他的律師要求將他轉送到紐約,但是政府知道紐約市都是民主黨人,所以堅持在外地審理。

白宮發言人Karoline Leavitt 昨天說,「卡里爾在校園組織佔領動,散發支持哈瑪斯的傳單,以及反猶太傳單,哈瑪斯是法定恐怖組織,同時讓猶太學生無法上課,陷於恐懼中。」她說,依照法律國務卿有權利驅逐支持恐怖組織的人。國務卿魯比奧昨天也說:「學生簽證不是權利,是特權。你是拿簽證進來,作為訪客 visitor,我們有權取消你的簽證。你申請的時候,沒有說你進來後會支持一個綁架兒童婦女的恐怖組織,強姦少女的野蠻人。如果你當時這樣說了,我們不會讓你進來。還有,如果你說你會組織學生佔領校園,騷擾猶太學生,關閉及佔領課室,我也不會放你進來。」

但是今天示威者繼續叫喊哈瑪斯的口號:There is only one resolution, intifada revolution (唯一解決辦法就是暴力革命),以及要求「釋放卡里爾」的標語。口號中還有攻擊警察的,例如說紐約警察都是KKK (三K黨),這兩天多名示威者跟警方發生衝突,昨天有十多人被捕,今天又有數十人被捕。但是交保簽名後都被釋放。(下圖左是卡里爾,右圖是今日聚集法院外示威群眾一角。)

 

 

 

 

 

 

這些示威場面都只見巴勒斯坦旗,從來見不到一面美國旗幟。而且這樣的示威畫面從來不見主流媒體報導,因為他們知道這樣的畫面會引起民眾的反感。連續三天近千民眾聚集街頭叫口號,不是新聞嗎?這些都是「媒體的控制」。

這兩天有十多名民主黨人出面力挺卡里爾,指責川普政府侵犯人權,指卡里爾不過是為自己同胞伸張正義。今日更有左派影星 Susan Sarandon  到法院為卡里爾及他的妻子助陣。

紐約一名聯邦法庭法官Jesse Furman 星期一接到卡里爾律師的請求後,裁決暫時阻止ICE 對他的遞解出境命令。

川普政府因為哥倫比亞大學沒有採取保護猶太學生的措施,取消了對該校每年四億美元的補助。(但該校仍然有十年內獲得50 億元的補助經費。)哥大在補助被取消後表示,會跟政府合作採取適當措施。但是該校目前的教授及學生中不少是卡里爾這一類,實施起來未必有效果。此外據稱該校目前有將近一半學生是持簽證的外國學生,這樣的制度根本應當改革,否則美國納稅人每年都用幾百億元資助這些基本上反對美國的外國學生。

 

3/12/2025星期三

繼上星期一個保守派基金會組織Heritage Foundation 發現了,美國前總統拜登的很多行政命令都是用自動筆 autopen 簽署的,昨天川普的法律顧問艾琳哈拔 Alina Habba 又發現了,拜登在任時,白宮有一個仿造橢圓形辦公室的祕密會議室,讓拜登可以安全的坐在裡面開會,或是藉電視機面對國人。

哈拔在網路上帶大家參觀了這間秘密辦公室,他的玄妙處是,面前所有的牆壁都是巨大的銀幕,這些銀幕都可以有「字幕機」的作用。所以盡管你看不到拜登面前有字幕機,但是牆壁上都可以打出字幕。這證明拜登一刻都離不開字幕機。(這裡的相片見不到那幾面牆壁,不過到網上看視頻就可以一目了然。)

 

哈拔在這間房間走了幾遍才看懂這玄機。她坐下說::「我終於明白了。」雖然多數的裝備都清除了,但是經過探測,思考終於懂得其中玄機。

這間房間裝設就像是總統辦公的橢圓形辦公室一角,位於白宮旁邊的 Eisenhower Executive Office Building。這建築裡面有副總統辦公室,也有馬斯克目前主理的 DOGE 辦公室等等。哈拔說,她見到房間裡面有好像戲院裝置的攝影機,安置在牆上的字幕機等等。因為畢竟隔了一條街,所以白宮的人很少到這裡。昨天當川普在白宮前院,在記者面前跟馬斯克購買了一輛Tesla 時,哈拔就在這建築內四周探視,給她發現這間密室。

這間密室模仿橢圓形辦公室到十足,除了布置很像,還有一扇好像窗戶的假窗戶,不斷播放白宮玫瑰園的畫面,好像窗外就是玫瑰花園。(這是實質欺騙的證據。)

白宮除了橢圓形辦公室,還有東廳,內閣室,羅斯福廳等等,都可以用來開會或是面對記者,但是因為他需要字幕機的關係,所以才做了這間房間。這更證明過去四年白宮上下官員跟幕僚,都知道拜登的失智,但都盡一切力量隱瞞。

白宮還找到一些拜登與外界進行視像會議時,用這間房間開會的相片,參與會議的人就不可能知道他是用了字幕機。

 

3/12/2025星期三

見到加拿大媒體開始針對安省省長福特了。一方面他們發現,福特對美國外銷的 25% 電力附加費取消了,但是川普對加拿大鋼鋁的 25% 關稅仍然存在。其次,川普昨天稱讚福特是一個 strong man,說他在談判時有紳士風度,這樣的話在他們聽來特別不順耳。一來因為出自川普之口,二來因為川普絕對不會這樣稱讚杜魯多跟卡尼。今天聽到多位媒體人攻擊福特,甚至說他跟亞省省長戴思敏 Danielle Smith 一樣,出賣了加拿大。

 

今天見到加拿大又對美國將近 300 億元的商品開徵進口關稅,說是要繼續報復川普的關稅,絕不手軟。而川普昨天也警告,會繼續對加拿大(特別是安省)的汽車加徵嚴重的關稅,讓加拿大受不了,雙方都期待一場貿易戰爭。但是見到加拿大這邊的官員及媒體都面色沉重,而川普跟他的官員就毫不在乎。

每天看新聞,CBC 說一套,CNN 說一套,Fox News 又說一套,很難知道那些是真新聞,哪些是假新聞。作為觀眾及讀者多數是被牽著鼻子走。

上星期見到 CNN 訪問一個 UAW 汽車工人工會的代表,問他對這些關稅的立場。因為 UAW 過去一直都支持民主黨,所以 CNN 訪問他感到安全。但是他說了不久就表示支持川普的做法,因為是保護美國的汽車工業,說密西根的汽車工業現在都搬到安大略了。於是 CNN 的女主持快快的將他打發了。

今天又見到 Fox News 訪問肯達基州一間製鋁工廠。他們說非常歡迎川普的鋼鋁關稅,原因是他們這類工廠最大的開支是電力,而加拿大對於工廠的電力都有補助,結果加拿大產的鋁比美國便宜很多,造成市場中加拿大的鋁是美國的五倍。他們根本無法競爭。所以目前全美國只剩下四間製鋁工廠。他說,如果要跟加拿大同步競爭,他們需要五個胡佛大壩的電力。同時強調鋼鋁工業是國防重工業,沒有理由仰賴外國進口。

所以現在不是關稅對等的問題,而是政府補助的問題。加拿大對農業有補助,對工業有補助,甚至對外資工廠都有補助。加拿大現在總是拿出美加墨三國自由貿易協議 MUSCA/CUSMA 作為理由,說在這協議中規定了極大多數產品都應當免關稅,是美國不遵守這協議。

這是確實的,但是自從這協議生效之後,加拿大利用這協議大量生產本國不需要(用不到) 的產品,向美國傾銷。就像安省的汽車工業,生產的汽車有九成銷到美國。其他國家更利用這協議,跟加拿大合作設廠,在加拿大製造汽車,銷往美國。因為美加墨三國協議規定,只要汽車的零件有若干% 是美國的,就可以當作是美國產品,免關稅。據報導,日本豐田及本田都在安省的汽車工廠投資(這類新聞也經常見到,省政府還都有撥款補助),這些工廠製造福特汽車銷往美國。川普見到這漏洞所以只有以關稅作為彌補。同時可以預期重新談判美加墨協議時,會「彌補這漏洞」,或是在加拿大人來說,就是要繼續騷擾加拿大,以達到吞併加拿大的目的。

自從北美自由貿易之後,加拿大就倚靠美國市場繁榮自己。從不設想開發其他市場,甚至阻止開發本國市場。過去舉過不少例子,加拿大十省之間的貿易障礙是全球最嚴厲,每一個省都保護自己的工業:酒類,加工食品,蔬菜水果等等,現在說了幾個月,還是沒有進展。你在任何一個省買美國的水果蔬菜,都容易過買隔壁省分的蔬菜水果。

另外好像亞伯他省一直想將他們的石油銷往加拿大東部,但是這輸油管一直都受到必須經過的魁北克的反對,結果這油管建不成,加拿大東岸四省的石油及天然氣目前完全靠美國供應。過去這麼多年我沒有見到有人因此批評魁北克,一來自由黨不敢批評,因為他們需要魁北克的選票,二來媒體也不敢批評,因為環保議題最偉大。現在魁北克終於鬆口,願意支持這輸油管工程,而民意調查也有74% 支持輸油管經過他們的地方。但是會建成嗎?天知道。

再看看亞伯他通往太平洋岸的橫山輸油管 Trans Mountain,建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只有一條油管,非常需要擴建,但是幾十年了就聽見原住民社區及環保組織的反對,加上卑詩省多數時間由左傾的新民主黨主政,也拒絕支持,最近建築費用提高了好幾倍,而幾間國際保險公司也因為受到環保組織壓力拒絕受保,最後杜魯多政府的財政部長方蕙蘭也拒絕在預算案中撥款。所以這條油管還是五十年代的規模。

再說亞省通往美國的Keystone Pipeline,也是災難多多。原本這輸油管通過了所有的環保驗證,但是奧巴馬在環保組織壓力下,硬是扼殺了這油管工程。川普在2017 年一上台就以行政命令接通了,但是拜登上台第一天,再度以行政命令扼殺,當時就導致一萬多高薪工作人員失業。這一次川普再上台企圖再度接通時,Keystone 的公司早已不耐煩,轉售及改變了公司註冊。所以川普只有放棄。

了解這些內情難怪亞省居民對於加拿大其他九個省非常不滿。亞省一早就有組織要脫離加拿大獨立,這次川普要「吞併」加拿大,也有不少亞省居民表示支持。

沒有一個國家的人願意沒理由的被吞併,但是不能因為這樣讓真相被掩沒。

 

3/11/2025星期二

美國巨富之一貝索斯 Jeff Bezos 近來政治立場的向右轉越來越明確。他在昨天宣布將把由川普過去主持的電視節目 The Apprentice 放在亞馬遜的網上播放。這表示這節目將被更多人看到,同時川普本人也會收到不斐的權益費。(下左:貝索斯,右:川普。)

 

The Apprentice (名人學徒/飛黃騰達) 在2004 年到2017 年於美國NBC 電視台播出了15 季,將近兩百集,當時非常受歡迎,川普本人擔任製作人兼主持,不過在2015 年他開始角逐總統之後,就換了其他人主持。但就沒有過去受歡迎。據稱川普因為這節目賺了兩億多美元。至於這一次網上轉播,會給川普多少錢,就沒有透露。

這節目將在下星期一開始推出,之後每星期推出新一季的節目。

自從川普從政,他就成為影視界黑名單人物,這節目很少再被重播,電影圈甚至在去年推出了一部叫做The Apprentice 的電影,內容全部是汙衊川普的。所以貝索斯願意將這個劇集放上網,絕對是一項背棄主流的勇敢行動。

此外,貝索斯的亞馬遜Amazon 公司還在年初跟川普夫人梅蘭妮雅 Melania Trump  簽署了一項紀錄片合約,這項為數四千萬元的合約,將由梅蘭妮雅自己做監製,同時也是主角,內容以記述梅蘭妮雅的幕後生活為主。據稱梅蘭妮雅將獲得合約中的七成,也就是二千八百萬元。

過去幾年,沒有一間出版商願意跟川普或是他的家人簽約,出版他們的傳記。不像奧巴馬,拜登家人一個個都有出版商追著出傳記,每個都賺了幾千萬元。還有奧巴馬一退休,就有 Netflix 跟他簽了幾千萬元的合約,拍出的影片都乏善可陳。還有拜登一退休,就有好萊塢的talent agent 經紀公司CAA 跟他簽約,他有甚麼talent?還不要說他已經走不動,說不出話了。之後那個非常白癡的卡美拉Kamala Harris ,落選後也被同一公司招攬了去,宣傳中說,這公司會緊密的跟卡美拉合作,製作她一向關切的議題的影片。好萊塢現在的 99% 影片已經爛到不能看,再請好像Kamala 這樣白癡的人,真的是走自殺道路。

貝索斯過去一直是民主黨,前後也捐了上千萬元給民主黨。他在2013 年買下左傾的華盛頓郵報,對於該報立場也沒有怨言。但是去年開始他阻止該報在大選時照慣例「挺」民主黨候選人(卡美拉),又下令要編輯部門平衡報導,甚至指令多聘請共和黨立場的編輯,最近並阻止一個要求「開除馬斯克」的廣告刊登。

不知貝索斯的向右轉是暫時的,還是內心的思想轉型,但是做到這樣在目前的環境下都算是夠「偉大」。

 

3/11/2025星期二

俄烏戰爭停火談判停擺之後再度開啟。今天烏克蘭宣布接受美國提出的30 日停火協議。之後川普的特使 Steve Witkoff 宣布將前往莫斯科,將這協議帶往俄羅斯。

美烏雙方代表是在今日在沙地阿拉伯的會談之後,達成這協議。美國國務卿魯比奧,跟國家安全顧問華茲 Mike Waltz 參加了這談判,事後並做出宣布。他們沒有提到太多細節,但是烏克蘭總統澤蘭斯基的辦公室發表的聲明顯示,烏克蘭已經接受 30 日停火協議,其他就有待俄羅斯的反應。(下圖,魯比奧/左,跟華茲在會議後見記者。)

 

根據澤蘭斯基在 X 上面發表的視頻,他說烏克蘭要求三件事:空中的停火,海上的停火,(也就是烏克蘭不再受攻擊,)以及要求俄羅斯將強行擄去的數以千計的兒童歸還。(俄羅斯一向強擄烏克蘭兒童,進行「俄羅斯化」的洗腦教育。)奇怪的是沒有提及這次戰爭被俄羅斯佔領的土地,是否應當交還給烏克蘭。估計到目前俄羅斯佔領了烏克蘭領土的 20%。

因為烏克蘭改變態度,同意加入停火談判,川普也立即宣布恢復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以及恢復跟烏克蘭分享軍事情報。國務卿魯比奧說,希望俄羅斯會同意就這份協議展開正式的談判。華茲指出,這是一大步進展,「我們從甚麼時候結束戰爭,到現在談到如何結束戰爭。」

澤蘭斯基的反應非常樂觀,及謙虛。他說:「美國方面了解我們的立場,也同意考慮我們的立場。我感謝川普總統對雙方建設性討論的建議。今天的談判中,美方建議30 日全面停火,不只是飛彈,無人機,及炸彈的攻擊,不只在黑海的攻擊,也包括全部前線。」

烏克蘭的聲明還指出,「俄烏雙方的代表都已同意,提名雙方的代表團名單,之後可以立即展開談判,以達致長期和平。」這是相當樂觀的進展。

白宮說,這都因為澤蘭斯基早一天向川普做了正式的道歉,談判才得以進展。

魯比奧說這是很嚴肅的程序,因為目前每天都繼續有人戰死,川普總統希望這死傷即時停止。

華茲證實,美烏代表團也談到對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細節就要繼續商談。有關稀土開採的協議,也要稍後再談。

不過俄羅斯是否會接受這協議有待觀察。雖然俄羅斯在這次為期三年的戰爭損失慘重,估計士兵損傷達到88 萬人,這是川普期望他願意停火的原因。但普京也不是省油的燈,他會要占盡便宜。所以川普才會在口頭上讓普京以為他絕對公正。

 

3/11/2025星期二

安大略省長福特 Doug Ford 昨天宣布要將對美國三個州輸送的電力收取25% 的附加稅,川普今天一早就在 Truth Social 上面宣布,他要將對加拿大徵收的鋼及鋁的 25% 關稅,提高一倍到 50%,明日凌晨生效,作為報復。

這消息在加拿大引起即時反應,一來這會影響安省及魁北克幾十萬人的就業,二來顯示川普不會退讓。見到幾間電視台都面色沉重的緊張的討論。

直到下午三點鐘,福特省長跟美國商業部長Howard Lutnick 發表聯合聲明,雙方宣布要在星期四見面商談,福特也宣布取消了昨天才強硬宣布的25% 電力附加費用。之後川普也宣布維持鋼鋁稅 25% 不變。(下左:福特省長,右圖:美國商業部長 Lutnick。)

 

福特說,Lutnick 伸出了橄欖枝,而且顯示了誠意,就沒有必要繼續強硬。他說:「他們知道我們不是鬧著玩的。我們會強硬談判,爭取公平協議。特別是面對我們的最親密 closest friend and ally 的朋友跟盟國時。」川普在面對記者時也說:福特是一個很強的人very strong man,他尊敬這個人。還說,當福特跟Lutnick 談話時,顯示他是一個紳士。

川普從來沒有用這樣的話形容杜魯多。我不知道他是誠意的,還是有意要做這對比。看得出,川普很願意換一個人對談。

見到加拿大媒體喘了一口大氣。但是川普還是維持原來的25% 鋼鋁稅,現在見到加拿大媒體似乎對這25% 感到完全可以接受,因為避免了加到50%。我想如果川普減到15%,或是10%,加拿大會下跪感恩。

這是否也是川普的談判技巧?他讓福特取消了25% 的電力附加稅,自己還維持了原來被加拿大強烈反對的 25% 鋼鋁稅。

之後川普還在網上宣布:「如果加拿大不取消過去長期的關稅項目,我會在四月二號大幅提高進入美國的汽車的關稅,那會永久的關閉加拿大的汽車工業。」

所以福特的難關還未過去。因為汽車工業可能是安省最重要工業。也是關乎幾十萬人工作。我不知道川普說的「過去長期的關稅」指的是甚麼,這有賴福特繼續跟 Lutnick 去談。最近見到 Lutnick 幫著兩邊打圓場,但都要福特能夠配合,而不是杜魯多,卡尼,方蕙蘭那些人的對立態度。福特在重新當選後的態度有變,因為他不怕被反對黨及媒體攻擊,他可以強硬,也可以妥協,或許是他堅持要重新大選的理由。(他這次的賭博贏了。)

見到加拿大的媒體在報導時都說:川普軟化了,取消了50% 的鋼鋁關稅。事實上了解的人都見到,是福特先軟化。他先取消了 25% 附加稅,川普才收回25% 加上去的關稅。

現在福特說,在星期四的談判中,他可能會跟聯邦財政部長 Dominic LeBlanc 一起去參加,順便重談 USMCA 三國貿易談判。這是說,是他「帶領」聯邦部長去談判。見到美國媒體的報導,都說加拿大剛剛當選的候任總理,曾經把川普比做是 voldemort,又說他將以強硬態度對付川普等等。這已經造成雙方談判的障礙。今天見到川普的厲害,卡尼那裡是對手。

 

3/11/2025星期二

昨天又有一個朋友轉發了一封,據說是墨西哥總統 Claudia Sheinbaum 寫給川普跟馬斯克的信,據說已經被轉發了很多次,而且幾千萬人看過。盡管這封信的真實性已經被好幾間媒體證實是假新聞,但仍然被流傳中。(下左墨西哥總統,右圖川普。)

 

這封信有西班牙文版本及英文版本,主要內容是說:「他們投票要你建造圍牆,你就建造圍牆,不過告訴你們 -- 親愛的美國人,你們建了圍牆之後,就將其他七十億人囗圍在牆外。」之後這封信說,這七十億人不會再看你們的電影,(這個我完全支持,好萊塢現在的電影太差了,惡俗之外又兼洗腦。)這些人不會用你們的手機,開你們的汽車,去美國旅行,因為其他國家產品更好,風景更美云云。

盡管這封信已經證實是假的,(左傾的 Snopes 跟路透社都證實了。)我要說的是,川普建造圍牆不是要將美國圍起來,他是要阻止非法入境者,阻止毒品入境,這是這封信故意的聲東擊西,混淆視聽。第二,川普要「讓美國更強大」的口號,第一目的不是要讓美國比其他國家都強大,他是要美國在貿易上更公平,他是要平衡美國預算,他是要削減美國的國債,他是要為美國治病,因為美國病入膏肓。

川普每天都說要貿易互惠,就是要對等關稅稅率。你不服氣可以提高自己的對美國的關稅稅率,他不在乎,因為現在世界上幾乎每一個國家對美國產品的關稅都高過美國徵收的入口關稅。其他國家不是禁止美國某些產品入口,就是徵收比美國更高的好幾倍關稅。大家不怕競爭。害怕競爭的都是享受優惠太久的國家,就像DEI,是阻止公平競爭的障礙。

現在大家都罵馬斯克,但是只有他看見美國在嚴重生病。國債36 萬億(兆),而其中十個兆是過去十年累積的。現在每年一成的 GDP 用作利息。他現在是要治本,不是治標。而且他只不過要平衡預算,以免每年再增加兩個兆,就被全世界攻擊。有哪一個國家可以見到債務如此累積的?

 

3/11/2025星期二

記得 2020 年大選最激烈的時期,也就是十一月投票日前三個星期,51 位情報機構前後任大員,包括五位中央情報局局長,簽署了一封公開信,說亨特拜登的一個手提電腦有「俄羅斯情報機構的爪子印」,是俄羅斯釋放的假消息,之後民主黨跟媒體就用這封信作證據,說這個電腦上的資料都不足以採信。拜登本人甚至在電視辯論中引用這封信作證據。後來聯邦調查局證實這手提電腦確實屬於亨特拜登,幾大媒體也紛紛承認這電腦的確實性。之後有證人指證這封信是當時正在競選總統的拜登指示自己的競選經理布林肯 Antony Blinken 去連絡這些情報大員,自己撰寫簽署的。(下面是當這51 位情報大老簽署這封信時,紐約郵報的首頁報導。)

 

現在新任國家情報局長 Tulsi Gabbard 蓋巴德於昨天宣布,取消這51 位情報界大老的 security clearance,也就是不再能接觸國家的情報資料及簡報。任何關心這事件的人都會覺得人心大快。這些地位高人一等的情報界要員,利用他們可以接觸國家機密情報,每天在電視機前,在媒體前侃侃而談,被人當作是情報專家,卻聯合起來製造虛假新聞,幫助民主黨跟拜登在大選前最重要時刻避過一項至大醜聞。記得在那次電視辯論中,川普明明有理,卻被拜登搶白無以回復。這選舉的損失責任誰負?

昨天你見到美國媒體播報這新聞嗎?沒有。因為他們沒有有利的角度可以報導。否則他們不會大聲叫嚷:川普當選了就進行大報復。因為報導下去就暴露自己當時是這件醜聞的「同謀」。而且這些要員也沒有出來喊冤,至少我沒見到,因為他們知道如果喊冤可能更暴露自己的罪行。

事實是,這行動根本是 2020 年大選的舞弊行為。根據事後的一項民調,拜登的選民中有17% 說,如果他們事先知道這事實,他們會改變投票意向。而那次選舉在七個搖擺州的差距都在 1% 左右。(下圖 Tulsi Gabbard)

 

蓋巴德昨天同時宣布取消接觸情報的還有多位司法界,情報界重要人物:這些包括拜登任內的國務卿布林肯,他就是撰寫那封公開信的拜登幕僚。還有拜登任內的白宮安全顧問蘇利文 Jake Sullivan,紐約州司法廳長兼姆斯 Letitia James,她就是製造川普罪名,說他向銀行貸款時將物業價值報大數的檢察官,居然要罰他四億多美元,如果不付錢就要沒收他在紐約的物業。還有曼哈頓檢察官布萊格 Alvin Bragg,他就是起訴川普將掩口費申報為律師費,而起訴他34 項罪名的檢察官。後面這兩位都是在競選時宣稱,當選後要讓川普坐牢的檢察官。

川普團隊確實是在報復,但是了解這些理由的人都認為這是絕對公正的報復行動,而且如果說是懲罰,還太輕了。

 

3/10/2025星期一

最近我們幾乎每天都見到川普總統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簽署行政命令,每一次他都召集記者見證,順便回答記者問題。記憶中,拜登總統很少這樣做。有那麼幾次他會召集一批官員,或是支持者圍攏看他簽名,之後將簽名的鋼筆分送給身邊的人。但是那畫面後來越來越少,一年見不到幾次。

昨天見到新聞說,一個保守派組織 Heritage Foundation (傳統基金會)發現,拜登的多數行政命令都是經由一種 autopen (自動筆) 簽署的。這組織在做這項宣布時說,如果拜登的行政命令是這樣簽署的,極有可能不是他的自由意志做的決定,所以全部都應當宣布作廢。

傳統基金會的 Oversight Project 發表的報告說,他們發現拜登總統任內最後時期的簽名,幾乎都是用這種自動簽名機器簽署,唯一的例外是他在去年七月簽署的「退出競選」的聲明。

這讓人更懷疑,拜登是在甚麼時候開始失智。在這組織發表的幾份文件中(包括2021 到2024 之間的多份行政命令),那簽名都像是由自動筆簽署,都是前面有一劃,之後是R. Biden Jr.。而他退出競選的聲明,簽名就是  J. R. Biden。(下左兩份簽名都是拜登在行政命令上的簽名,傳統基金會找出好多份都是同樣款式,右邊是他去年七月退出競選時的聲明,簽名就不同。)

 

此外,親自簽名即使每一次看來都相同,事實上都可以見到有極細微的不同。但是自動筆(機器筆) 的簽名就不可能不同。

這組織質疑,是否拜登在任時他的許多行政命令都是由「未經民選的幕僚」也就是官僚系統代行職守。而且,是否他全部都知情?

其實說到拜登失智,過去兩三年,甚至在 2020 年大選時期這裡都提過不少次,例如他在2020 年競選時就藉口新冠肺炎躲在家裡,都是媒體幫他打仗。之後他隨時在人群中亂走,或是在演說之後不知從哪裡下台,又或是演講時說錯話,甚至說他跟死人說過話,跟空氣握手等等。但是主流媒體全部掩飾,甚至攻擊保守派媒體的這些報導都是虛假的,捏造的 deep fake 新聞。

但是就像過去一連串被主媒掩飾的新聞一樣,他們都會在事後沒有影響力的時候,慢慢承認那些事實。CNN 的當紅主持人Jake Tapper 剛剛出版了一本書 Original Sin: President Biden’s Decline, Its Cover-Up, and His Disastrous Choice to Run Again (原罪:拜登總統的衰退,這事件的掩飾,以及他選擇競選連任的災難後果)。看這書名說的就是拜登的失智,以及大家對此事的掩飾。不過奇怪的是,他自己跟 CNN 過去四年就是這掩飾行動主要一份子。現在他居然出一本書,好像這掩飾不關他們的事?

Fox News 跟其他保守派媒體都找出了他在 2020 年大選期間訪問川普媳婦 Lara Trump 的一段錄影,裡面他就指責 Lara 不應當質疑拜登的神智,其中還多次搖頭,打斷她的話,阻止她說下去,而且非常嚴肅的指正她:「你完全沒有資格在這裡斷診其他人是否失智。你根本是嘲笑拜登的口吃毛病。…你沒有任何證據。也有人在空中斷診你的家翁,你也不會接受…。」我們也記得在去年六月初,當華爾街日報 Wall Street Journal 訪問了二十多人,都說見到拜登的精神狀態很有問題,當時 CNN 還在節目中要華爾街日報收回報導,或是更正,說他們訪問的人多數是共和黨人。結果那個月27 號,拜登就在電視辯論中表現失常,之後就被民主黨內部大老迫使退選。

現在他們自己人居然出版一本書,由他們的角度解說這件事?這又是要改寫歷史的證明,以他們的角度述說這件史實,這是進一步的掩飾 (自己的責任)。

現在至少可以找出一百多個民主黨人,或是主流媒體的人,他們在過去幾年信誓旦旦的說,拜登的精神及生理狀況多麼好的話,(記得嗎?佩洛西,修莫等人都說過,拜登強壯的像鐵釘。我這裡都記述過。)現在他們都到哪裡去了?

其實拜登四年執政太有問題。他根本是華盛頓官僚系統的最大發揮,難怪現在川普跟馬斯克要對付這官僚系統遭受如此大的阻力。他們在民主黨執政時期權傾一時,怎麼捨得交出權力?如果拜登的行政命令真的是由人代筆簽署,這比政變還要顛覆。

 

3/10/2025星期一

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部門 ICE 星期五逮捕了一名哥倫比亞大學的畢業校友,說他在過去一年多領導學生,在紐約市及哥大校園進行親哈瑪斯,及反以色列的示威活動。這名原籍巴勒斯坦人,但來自敘利亞的 Mahmoud Khalil 卡里爾是在他於哥大擁有的宿舍中被逮捕。

卡里爾擁有美國綠卡,所以是合法居留。但是國務院發言人說,因為哈瑪斯是法定恐怖組織,支持哈瑪斯的活動可以讓國務院剝奪他的簽證以及綠卡身分。也許因為他具有合法居留身分,過去一年多他在領導校園內外示威時,很少蒙面。見下圖。

 

 

 

 

 

 

目前卡里爾被拘禁在不明地點。國務院並提出警告說,今後任何被發現鼓吹及支持恐怖組織的人都將會被取消簽證,綠卡,以及被驅逐出境。

據稱卡里爾成立了一個叫做 Columbia United Apartheid Divest 的組織,以鼓吹從「種族主義的」以色列撤資為目的。而他在過去一年多就領導哥大學生在校園豎立帳篷,及在校內校外發動各種抗議活動。過去一年多報導過多次,這些示威者不僅叫囂反猶太口要,例如 From the river to the sea,就是要消滅以色列國。甚至叫囂「每天都是十月七號」的口號,也是要每天都對猶太人進行大屠殺。

卡里爾的律師今日向曼哈頓法庭提出申請,說他的被捕是不合法的。理據之一,國務院及 ICE 的行動是鎮壓學生活動,以及侵犯了他的言論自由,只因為他批評以色列在加薩的攻擊行動。此外他的妻子是美國公民,而且即將生產。

不過依照法律,國務卿有權力在對國家安全威脅的情況下,吊銷國民的綠卡。

依照目前的法律程序,他將被送到移民法庭,經由移民法官裁決。有見目前移民法官多數都是民主黨,而且敘利亞跟美國沒有引渡協議,他的去向還是未定數。(果然,曼哈頓一名聯邦法官已經在今天下午裁決,不能將卡里爾遣返出境,除非是有法院下令。這法官並裁決在星期三另行舉行聽審,以做下一步決定。)其實持有綠卡者如果犯法,政府仍然有理據可以撤銷他們的綠卡身分。

不過將這些金錢來路不明的,以抗議滋事為職業的人,加強監聽以及依照合法程序取締,絕對是人心大快。國務卿魯比奧說,國務院將繼續調查這些滋事份子,直到校園暴動事件被清除,騷擾猶太學生事件被清除。

 

3/10/2025星期一

每天看新聞都是川普的負面新聞,下面是一個第一次投票給川普的美國選民在網上發表的免費廣告,可以對比一下她的心聲跟媒體的新聞怎麼會相差那樣遠。這個黑人女子 Nakia Deon 星期四在 TikTok上發表了這個視頻之後,馬斯克幫她放到 X 上面轉發,一天之內就有超過一千八百萬的點擊。(下面是Nakia 七情上面的說話神情。)

 

如果你看不到這片段,我在這裡翻譯她的那段講話:

她一開始說:「他不睡覺的嗎?…我一輩子都投票給民主黨,但是他們從來都沒有做到他們的承諾。選舉期間他們會來黑人教堂跟著唱黑人靈魂歌曲,得到我們的選票之後就消失了。我只投票給共和黨這一次,這個人就像服了興奮劑一樣的,每一樣承諾都做到了。他上台還不到兩個月。我選他的理由每一樣都實現。真是奇妙。他不睡覺的嗎?」

她繼續說:「這個dude,如果他有睡覺,我想他醒來的時候就決定要做到Nakia 的要求。他好像說,Nakia 要我修補好邊界,我就去做。Nakia 要我保證每一分納稅人的錢都花在美國人身上,我就去做。好像這個人每天醒來都把我放在心上。」

「就好像去賭場,你放一個民主黨的代幣進去吃角子老虎機,你都不會贏。再放一個民主黨的代幣,還是不會贏。這一次我放了共和黨的代幣,結果叮叮叮叮叮…我贏了。

「這告訴我,永遠不要再投票給民主黨,絕不。因為你跟著他們永遠不會贏。而你跟著共和黨,只是一次就中了jackpot。我會繼續這樣做!」

可惜川普不能再競選,否則這是他最好的競選廣告。而且是免費的。

 

3/9/2025星期日

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門 DOGE 每天發覺的政府浪費多到難以跟進。今天見到幾單是比較有趣的,例如小生意部門 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BA) 在新冠病毒期間 2020-2021 年間,發出的貸款中,有5600 筆貸款,總數超過三億元,查出這些貸款的 owner 小生意主人只有11 歲,或是更低。

 

據稱 SBA 的工作人員正在徹查是否哪裡出錯。

另外同一部門在同一段期間,發出的另外三千多筆貸款,總數也是三億餘元,而貸款人都在115 歲以上。其中一筆貸款三萬六千元,貸款人年紀達到157 歲。

難道這樣多「合理的」貸款都將貸款人的年紀說錯?或是年紀錯了很容易察覺,是否其他錯誤更多,只是一眼無法看出來?這些都要等待查明,但是這樣多的數目不值得懷疑嗎?

但是DOGE 做的事,每天都被所有媒體密切注意,所以他們不能出錯。但是到現在都是因為立場不同,訴諸法庭,還沒有被發現DOGE 有真正的錯誤。好像川普星期三的國會演說,就受到媒體巨細無遺的 fact check。其中川普說了一句:「有八百萬元用來給老鼠變性,」CNN 的Deidre McPhillips 立即發表了他們查證結果,說這數字不僅誇大,而且不實。她指出:只有一筆五十萬元是用在給猴子變性上面的相關研究,其他沒有一筆是八百萬元給老鼠變性的。

白宮立即將這筆撥款的詳細內容公布,要求CNN 更正。原來這八百萬元包括了六筆撥款,總共829 萬元,都是用來給老鼠變性,以研究變性的老鼠對於HIV (愛滋病毒),對於乳癌,對於哮喘,對於卵巢疾病等等的反應及影響。CNN 收到這資料後做了一個淡化的的更正,雖然承認自己前面說的不確實,卻表示責任在於川普的聲明沒有提供確實背景。總之,錯的不是他們。

到現在DOGE 發現了政府上千億元的浪費,濫用及詐欺事實,但是民主黨跟媒體到現在一句稱讚,感謝的話都沒有,卻每天都是謾罵,將他當作頭號敵人。現在馬斯克的事業,例如電動車Tesla 每天都受到破壞,馬里蘭州一間車行被放燃燒彈,燒毀十幾輛新型的 Tesla Cybertruck。還有麻省有十幾個插電器被焚燒,科羅拉多一間車行被放火…。街頭示威群眾以他為對象,包括加拿大。這些人不會想想,世界第一首富需要為大家做這種事嗎?再度證實這是一個顛倒黑白是非的世界。

 

3/9/2025星期日

加拿大自由黨今天選出了他們的新黨魁,果如意料前任中央銀行行長卡尼 Mark Carney 當選,他也將成為加拿大第24任總理。意外的是得票率如此之高,高達85.9%,總共13萬一千以上票數。原來的財政部長方蕙蘭只獲得 8% 的選票,亦即一萬一千多票,其他兩位候選人都只有3% 左右的票數。這顯示多數自由黨員心目中不做其他選擇。

這次選舉自由黨有40 萬黨員可以投票,但是只有16 萬人登記投票,及大約十五萬人實際投票。(下圖為卡尼當選後致詞。)

 

現任總理杜魯多在今日的自由黨大會中首先致詞,他是由自己的女兒 Ella-Grace 介紹出場。之後卡尼當選後致詞時,也是由女兒 Cleo 上台介紹父親出場。此外今日演說者還有加拿大第20 任總理,91 歲的克里田Jean Chretien。

59 歲的卡尼今日在出場時,及當選後做了兩次演講,不過他的講話都欠缺聲勢,有文弱書生的模樣。他強調自由黨要團結。之後說他自己是務實派,所以上台後要取消分裂加拿大人的碳稅,以及停止提高 Capital Gain Tax 資本所得稅,(也就是杜魯多任內兩大重要財政措施,杜魯多原來建議將資本所得稅由50% 提高到75%。)他這是要扭轉杜魯多的財政政策,而他在過去這麼多年是杜魯多的財政顧問。此外也打消了保守黨對自由黨兩大攻擊議題。

之後他攻擊川普的關稅措施,並強調加拿大永遠不會成為美國的一個州。此外攻擊保守黨領袖 Pierre Poilievre 博勵冶,他指責博勵冶沒有基本財經知識,他的財經政策只會分裂國家。但是他自己提出的政綱,卻是摘取了博勵冶的最主要的競選政綱。

卡尼演講時,杜魯多雖然起勁拍手,但是面色卻沒有喜悅。他可能在想,經過關稅爭議他的支持率已經回升,加上見到卡尼有氣無力的演說,大概後悔自己提早辭職。已經聽到有CBC 評論員表示,杜魯多可能不應當這樣快辭職,並認為他有可能贏得秋季大選。而自由黨內也有不少反對聲音,認為方蕙蘭不應當逼使杜魯多辭職,這可能是她獲得如此少選票的原因。

見到各電視台打出的標題,都強調保守黨及博勵冶經過這次關稅爭議,領先自由黨幅度大幅縮水。不過今日公布的民調,保守黨仍然以40% 領先自由黨的30%。

預料杜魯多會在一個星期內辭職,卡尼就會宣誓就職。目前的國會在杜魯多建議下休會,直到本月24 日重開。屆時才會討論是否通過對政府不信任案,及是否將舉行大選。

 

3/9/2025星期日

看了幾間媒體的星期日新聞節目,都以「川普內閣」爭論為焦點,都因為紐約時報昨天刊登一篇報導,說國務卿魯比奧,跟效率部門的馬斯克之間有爭論(爭吵),於是就被所有媒體用來做成這個星期的第一件大新聞。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說魯比奧在會議中表示,他的部門有1500 人到達退休年齡,或是自動退休,這數字應當計算,就被馬斯克搶白。這件事已經被川普在橢圓形辦公室的記者會澄清,說是假新聞。(下圖左起:馬斯克,川普,魯比奧。)

 

這件事再度證明,美國的媒體之間的彼此幫助,只要一間媒體製造一件川普的負面新聞(不論真假),其他所有媒體都會立即跟蹤坐大。這樣可以迴避所有其他對川普有利的新聞,或是對民主黨不利的新聞。好像上星期,最大的新聞應當是民主黨現在群龍無首,陣腳大亂,在川普的國會兩院演說時,他們不是公開搗亂,就是舉牌示威,甚至拍了非常令人尷尬的視頻,引為笑談。民調也顯示這些作為全部失敗,做成反效果。現在所有媒體不僅不提這些事,反而都只提魯比奧跟馬斯克爭論的假新聞。

說到民主黨那些事,在川普於星期三演講那晚上在國會站起來吵鬧的民主黨議員葛林 Al Green,當場被眾議院議長江森驅逐出場,第二天就在眾議院提出的譴責議案遭受譴責,而且這議案得到10 位民主黨議員的支持,以224 對198 通過,所以這是對民主黨很沒有面子的事。而他是美國國會歷史上第28 位受到正式譴責的議員。

其次根據 CNN 的民調,80% 的人支持當晚將 Green 驅逐出國會的行動,只有 20% 的人支持葛林。這跟當晚支持川普的演講內容的人76% 相當,只有 23% 的人不滿意川普的演講內容。

此外民主黨人當晚舉牌示威的作為,也不被公眾支持,這包括很多左傾節目主持都表示不起作用。MSNBC,CNN 的多位節目主持都認為這是餿主意,還說「想出這計謀的人」應當被開除等等。但是民主黨繼續有更多餿主意出籠,包括昨天又在TikTok 上推出一個視頻:Choose your fighter,有八位女議員做出打拳的姿勢。見過這視頻的人都為他們難堪,因為姿勢不是頂好看,更不知道是甚麼意思,連他們的支持者都當作笑話。

但是這些都不見媒體報導。這就是有意包容民主黨。

民主黨所以會鬧場,舉牌,推出可笑的視頻,都跟他們現在沒有領袖有關。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華茲 Tim Walz 星期三在 CNN 上被問到:誰是民主黨目前的領袖時,他想了一想才說:「我想目前是選民公眾,我這樣認為。我們不會有一個有魅力的領袖解救我們於目前的局面。」

你說得出一個足以擔當民主黨領袖的人名嗎?民主黨參議院領袖修莫 Chuck Schumer?眾議院領袖 Hakeem Jeffries?還是84 歲的佩洛西?至於上次競選總統的卡美拉 Kamala Harris,現在提到她的名字的人越來越少,民主黨也知道藏拙了。(下圖左起:民主黨參議院領袖修莫,民主黨眾議院領袖Hakeem Jeffries,前任眾議院領袖佩洛西。)

 

這是目前的民主黨局面,但是媒體卻不當作新聞,而去專攻一則匿名消息的假新聞。

據說卡美拉現在給她自己一個期限,決定是否競選加州州長,還是在2028 年再度角逐民主黨總統提名。見過這樣沒有自知之明的人嗎?去年競選期間一次記者會都沒有(不敢) 舉行的人,居然想再度競選?這也證明這些極端愚蠢的人,除了競選公職沒有其他出路。

這就像紐約前任州長 Andrew Cuomo 康莫因為性騷擾醜聞下台了兩年,居然宣布要角逐紐約市長。這些都是職業政客。他們不是沒有其他才能,就是注定要吃公家飯(要納稅人養活他們),你有一分鐘相信他們的目的是要為人民服務?難怪政府的事越搞越差。

 

3/9/2025星期日

在美國 Netflix 正在播出的熱門劇集Love Is Blind 的男女主角在第八季最後一集播出時,女主角原定跟男主角結婚,但是當所有穿禮服的親友都聚集一堂時,新娘 Sara Carlton 莎拉卡登卻在婚禮儀式之前最後一刻宣布,她不會跟這位新郎結婚,因為男方的保守派立場跟她的不吻合。(下左:新郎跟母親及姐姐,等待新娘到場。右圖:新娘出現後卻說他拒絕結婚。)

 

穿著新娘禮服的29 歲的莎拉說,她一直都希望跟一個「思想相符」的人結婚,但是在「黑人命貴」Black Lives Matter,以及同性婚姻方面,對方沒有給她滿意的答案。莎拉的行為讓28 歲的新郎Ben Mezzenga站在禮堂,尷尬的微笑。攝影機也拍到幾乎所有親友都張大嘴,表示驚訝。

莎拉的臨陣退縮被人認為她有意讓這件「立場不同」事件成為新聞,惹人注意。

稍後莎拉表示,她仍然非常愛Ben,但是她解釋,她曾經詢問 Ben 對 BLM 的看法,Ben 回答她說「我從未真正想過這問題。」她說他們都是明尼蘇達州人,當地是 2022 年黑人George Floyd 死於警察之手的地方,她不相信Ben 居然對這件事沒有看法。

之後她又問他對性別辨認的看法,他也說沒有太多想法,這讓莎拉生氣,她說她「我希望找一個會思想這些問題的人。」

這又是一件發生在川普當選之後的社會現象。記得當川普剛剛當選時,美國有教授,有心理學家建議美國人,如果家人的政治立場跟你不同,可以跟他們「斷絕往來」,不邀請他們參加家庭聚會等等。

上星期,The View 的女主持 Joy Behar 在節目中批評支持川普的群眾 MAGA,之後說,「雖然我可以跟他們來往,但是我不會(捐贈) 給他們一個腎臟。」這是說支持川普的人即使需要捐助器官,他們都不會捐贈。之後卻說「這不是政治的問題,而是道德,殘忍,歧視的問題。」他們將政治立場不同,都規劃到道德上面,所以你跟他們意見不合,就是不道德。

現在即使他們大選輸了,而且輸得很慘,口頭上還要站在道德高峰。

 

3/9/2025星期日

佛羅里達一個16 歲少女失蹤兩個星期之後,被人發現她的軀體被支解,拋棄在一個垃圾箱。之後警方證實她是在網上認識一個男人,去跟他見面之後遭遇殺身之禍。

警方說,這女子美蓮達Miranda Corsette 在網上認識了35 歲的葛里斯Steven Gress,在情人節那天被他引誘去他家見面。之後再也沒有人見到她。

根據佛州聖彼得堡警方資料,被告的證詞指出,葛里斯有一個37 歲的同居女子Michelle Brandes,他們事後說,懷疑美蓮達偷了他們的戒指,就打了她一頓。最後將一個彈子(打檯球的小球billiard ball) 塞在她嘴裡,將她用塑膠布包裹,讓她窒息死亡。之後他們開車到另一間房屋,在那裏將她的屍體支解,之後拋在政府的大垃圾箱。(下圖左是遇害少女,右邊兩人是兇徒。)

 

警方驗屍後相信她在二月20 號到24 號之間死亡,也就是說她被虐待了五至九天後才死亡。

現在這兩人面臨一級謀殺罪。葛里斯其實已經因為另一件案件於三月五日被捕,目前在監獄服刑。而Michelle Brandes 則在昨天自首。

美國現在這種人渣很多,他們每天想的就是怎麼作案。一般人一不留心就會遭殺身之禍。我過去寫過很多「真實命案事例」就是要提醒人這類人很多。現代人喜歡看犯罪電影,卻不注意這些真實的案例,不知道身邊好多這類人類地雷。他們即使被判刑,都可能要納稅人養他們一輩子,還有可能被假釋,出獄後再做蛀米大蟲,甚至再度犯案傷人。

 

3/8/2025星期六

美國影星真海克曼 Gene Hackman 夫婦的死因經過解剖化驗,終於知道了死因及時間表,很可憐的,現在知道是妻子65 歲的貝西 Betsy Arakawa 先死去,六天之後 95 歲的海克曼才去世。所以患有心臟病及阿賽默症(老人痴呆症)的海克曼,有將近一個星期的時間沒有人照顧。(下圖:海克曼與妻子貝西,攝於九十年代。)

 

據新墨西哥州衛生部證實,貝西的死因是 hantavirus pulmonary 漢他病毒,是一種由動物傳染給人的病毒。而根據貝西的生前行蹤,她應當是在二月11 日去世,而估計海克曼是在二月18 日去世。

新墨西哥Santa Fe 警方昨天公布了貝西生前最後幾天的行蹤紀錄。這包括她在二月九日到獸醫醫院去將生病的狗隻Zinna 帶回家。(因為Zinna 在生病,所以後來他被發現死在一個木箱子中,應當是餓死的。)之後在11 號,她在早上跟自己的按摩師通了電郵,當天下午,她在當地一個農夫市場停留了45 分鐘,之後根據閉路電視,她在4:20 分到了當地的連鎖藥店CVS。之後在4:54 分時去了一間寵物食品店,最後在5:15 分使用汽車開關器回到社區打開大門。

之後發現她在11 號接到的電郵她都沒有回覆。所以警方認為她在11 號去世。而我們後來知道,當她在26 號被發現時,趴在浴室地上,身旁有好幾種藥品。

至於海克曼,他的心臟起博器收錄到的紀錄最後一天是二月17日,表示他的心臟在17 號還在跳動。當他被發現時,他倒臥在房屋前門的mudroom,有可能他要出去時倒下去世。

另外更新的消息說,海克曼的起博器在18 號那天仍有心律異常的顫動,所以可能還未斷氣。所以正式死亡時間是18號。

最初大家都會設想海克曼應當先死去,因為他有嚴重心臟病,而且有老人癡呆症。而貝西應當是健康的65 歲。誰知道人算不如天算。如果她也不健康,他們應當會請私人看護,至少應當有陪伴的人。可見貝西是意外病逝。

據說海克曼有一個女兒住在加州,事後她發表了聲明說,非常愛這個父親,但是他因為行為不便,很少旅行,所以很少見面。這就奇怪了,95 歲的老人當然不方便旅行,應當旅行的是女兒。

不過這裡不是怪他的女兒,除非住在一起很難彼此照顧。只是覺得現在的社會對於老人的看法,還是不管活多久都在乎那個數字,要延續其生命,這想法是對的嗎?好像教宗方濟各,每天都報導他的健康狀況,好像能拖就拖,至少應當考慮退休。前不久見到活到一百歲的美國前總統卡特,整個人坐在輪椅上好像沒有知覺,這樣「延長生命」有意義嗎?

人類還是很忌諱談死亡,結果人類平均壽命延長了,這最後幾年生命的素質卻毫不令人羨慕。去年見到一則新聞,荷蘭前任總理 Dries van Agt 跟他的妻子Eugenie 在93 歲之年一起攜手進行安樂死去世。他們不只是年齡的關係,而是兩人都罹患嚴重疾病,所以心安理得的一起走完人生旅程。兩個人維持七十多年婚姻,共同攜手離世,絕對不是悲劇。

我不是主張就安樂死立法,因為擔心被社會上的有心人濫用。但是一個人活到 93 歲,應當已經做完了自己要做的事,可以安心走了。

很多人或許不知道,目前很多人都以這種方式離開人世。我最初發現是在1994 年約翰甘迺迪總統的遺孀賈桂琳歐納西斯以64 歲去世時,他兒子小約翰甘迺迪發的聲明就很奇怪,他說「母親是在親友環繞下,她喜歡的書籍及物品環繞下,以她選擇的方式,她選擇的條件下去世」,當時就知道她是自己選擇這方法結束生命。後來知道她是因為癌細胞蔓延到各處,癌症進入最嚴重的尾期,所以選擇安樂死。

後來關切這方面的新聞,知道更多人做了這樣的選擇,而我自從由職場退休後,也早已決定這是每個人應當在適當時間做出的選擇,因為好處太多:一來不會拖垮自己,在不愉快的條件下拖延生命,其次不會拖垮家人,最後不會拖垮目前的醫療制度。現在每一個人都延長十年八年沒有意義的生命,勢將導致每一個國家的醫療制度不堪負荷。好像海克曼,好像卡特,這最後幾年的生命對自己都沒有意義。

傳統思想讓大家不肯做這方面的決定,甚至認為談到死亡就是悲觀,就是放棄。其實當一個人活到八十歲,應當是已經要做的事都做了,應當可以沒有遺憾的離開。如果能夠健康的多活幾年,是自己的福氣。但是如果健康不容許,不要硬拖下去。活的時候盡量開心,不要留有遺憾,這樣走的時候就可以心平氣和,絕對不是悲劇。年初見到女作家瓊瑤的死,就是這種感覺。見到她走的時候的留言,完全不感到悲哀。

當然這種決定必須由當事人自己決定,否則就是謀殺,這是一個界線。

 

3/8/2025星期六

加拿大自由黨目前正在選舉新的黨魁,當選人明日傍晚就會揭曉。全國四十萬黨員都有投票權,這黨魁也將同時出任加拿大總理。目前估計最有希望出線的都是前任中央銀行行長卡尼 Mark Carney。預料他會在一個星期內宣誓就職,所以預料現任總理杜魯多會在數日內向總督辭職。(下圖左起:保守黨領袖博勵冶,自由黨領袖候選人方蕙蘭,以及卡尼。)

 

大家最關心的是,甚麼時候舉行全國大選。本來在這情況下,幾個月內就應當大選,因為現在的自由黨是少數政府,而且已經執政三年多。但是杜魯多在一月時宣布關閉國會,直到本月24日。而反對黨如果要推翻政府就要等到議會重開。保守黨已經宣稱一當國會重開就要提出不信任案,而過去說要幫助不信任案通過的左派新民主黨,現在改口說要看情況,也就是看保守黨提出的不信任案內容。這表示是否短期內大選還不是定數。

依照自由黨的算盤,他們還是希望拖到十月,也就是他們任期的最高截止期限時再選舉。他們認為拖得越久,選民就越會忘記對自由黨的不滿,讓他們的聲望回升。

現在因為川普對加拿大的關稅威脅,反而救了杜魯多跟自由黨。原來保守黨黨魁博勵冶 Pierre Poilievre 的民意支持還領先杜魯多26%,現在他跟卡尼之間居然打成平手。因為選民似乎在選擇一位「能夠領導加拿大對付川普的領導人」,而忘記了過去十多年杜魯多的倒行逆施,而且卡尼也一直都是杜魯多的財經顧問。

不過也不要太相信目前的所謂民調,一方面因為自由黨在選舉黨魁,所以新聞都集中在卡尼跟方蕙蘭身上,其次因為目前加拿大媒體集中攻擊川普,而杜魯多跟自由黨又以攻擊川普為主打,所以都認為只有自由黨可以應付川普。事實上也有些問題比較中肯的民調顯示,保守黨仍然穩定的領先自由黨。上星期 Leger 公司的民調,保守黨就以 43% 領先自由黨的 30%。

此外目前加拿大的媒體集中全力攻擊川普是很不負責任的態度。或許川普的關稅來得突然,也不應當一再將加拿大當作第51 個州,但是有見過去幾星期加拿大的反應,全部是依照川普的「指示」在做事,就知道加拿大根本「知錯」,而且嚴重的知錯。這些措施包括加強管制邊界,增派空中偵察,無人機,地面警衛。包括市場多元化,(但是聽來聽去還是紙上作業,實質行動不多。)包括要開通十個省之間的貿易交流,(目前省際貿易的限制,比與美國貿易的限制跟關稅嚴格十倍有餘。)包括起建橫貫東西的輸油管,此外今天才宣布要起建一艘新的破冰船,加強北極海域的防衛,同時在昨天宣布要加建15 艘驅逐艦,也是要加強北極安全。

這些行動證明了甚麼?證明了川普說的是對的,加拿大嚴重疏忽北極的防衛,自己佔領極大範圍的北極海域,卻一直都是倚靠美國的空防系統。證明了加拿大一直倚靠美國的低關稅,甚至零關稅,專攻美國一個市場,將產品傾銷到美國。證明了對於九千公里的美加邊界毫無防患。

這麼多年加拿大的媒體跟自由黨都將美國當作敵人,出口閉口以「我們不是美國人」為榮,現在卻指責川普不應當「背棄最忠實的盟友」。

 

3/7/2025星期五

自從去年美國選舉,民主黨慘敗之後,他們就歸咎於他們的總統候選人沒有上 Joe Rogan 羅根的節目,又說他們沒有自己的 podcast 節目。現在最積極要爭取2028 年總統寶座的民主黨人,加州州長紐森 Gavin Newsom 上星期宣布成立了自己的 podcast,希望爭取自己的網上觀眾。就叫做 This Is Gavin Newsom。並且已經開播上網。(下左:羅根,右圖:加州州長紐森。)

美國民主黨真的以為有了自己的 Podcast 就可以打開通訊管道。這讓人想起1994 年克林頓總統第一個任期的中期選舉,當時共和黨大勝,是四十年來首次囊括參眾兩院的多數。當時被認為居功至偉的就是廣播大王 Rush Limbaugh 林寶。他當時是美國保守派聽眾的明星偶像,每天平均有一千五百萬聽眾。大選時期更多達兩千萬人以上。於是民主黨也要推出他們的廣播明星。但是後來一個個殞落。因為廣播這媒體要主持人跟聽眾之間有共鳴。你讓一個左派去廣播,聽眾不起勁,當然沒用。今天在美國,廣播界聽眾最多的前面十幾名都是保守派。

他們左派沒有廣播明星,但是他們有 NPR 國家公共廣播電台,這是政府補助的公共電台,跟所有政府補助的機構一樣,極端左傾。(希望馬斯克盡早將這筆撥款取消。)現在國際左傾大鱷索羅斯George Soros 家族又斥資要買下全美最大的私人廣播電台系統,拜登時期讓他們快速通關,目前不知道下文如何,如果他們成功,這些所有保守派的廣播明星就會被趕出來。但是即使他們擁有這些電台,沒有好的主持人,又如何?會有人聽嗎?

現在podcast 面臨的情況也一樣。他們以為如果當時卡美拉Kamala Harris 上了羅根的節目,她就有機會當選?真的是不知道自己的斤兩。卡美拉能夠跟羅根無所不談三小時嗎?她連兩三分鐘的講話都要稿子,否則就是文字沙拉,言語無味。Joe Rogan 在這兩天的節目就譏諷民主黨這說法。他說民主黨要搞podcast 不要兩天就自己 cancel 了。他們僵硬的理念容不下不同的聲音。他說:「他們說要有自己的羅根,其實他們以前擁有我,我以前就是他們的人。」

確實。大選後聽到民主黨人說:「我們這邊怎麼沒有一個馬斯克,沒有一個羅根。」然而馬斯克,羅根過去都堅決力挺民主黨。是他們一個個看不順眼趕走了,趕到川普這邊。

民主黨現在只能操縱大型媒體,好像紐約時報,CNN,NBC 這種有歷史的龐大組織,因為他們可以透過工會操縱,而且連成一氣。但是現在眼見他們垂死掙扎。羅根每一個節目平均有四千萬人收看,是他們好幾個節目的總和。Fox News 的收視超過CNN 加上MSNBC還多出一大截。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看他們可以苟延殘喘到幾時。

 

3/7/2025星期五

美國川普總統又做了一件人心大快的事,就是取消了對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四億美元的撥款補助。理由是該校沒有做到對猶太學生的保護責任,讓校內的反猶太活動繼續升級。

教育部長 Linda McMahon 在聲明中說,自從2023 年十月七日,猶太學生就遭受到不停的騷擾,挑釁。校方對此毫無反應。

事實是美國衛生部 HHS,教育部,以及聯邦總務署 General Service 在一周前下令對哥倫比亞大學的十年撥款超過五十億元進行審核之後,做此決定。這表示這次只是取消一年的撥款,未來哥倫比亞還是可以從政府那裏從其他機構得到超過四十億元的補助。(應當讓老百姓投票,全部補助都取消。)

此外美國國務院昨天也宣布,將一名與「支持哈瑪斯」示威行動有關的,持學生簽證的外籍學生的簽證取消了,並已經由國土安全部進行驅逐出境行動。這是川普上台後第一個外國學生被撤銷簽證。不過官方沒有透露他(她) 的姓名或是國籍。據說有關當局將使用AI 技術查核外國學生的背景,將同情哈瑪斯的滋事份子,全部驅逐出境。

其實美國各大學進行的反以色列,支持巴勒斯坦的示威抗議活動從未停止。就在哈瑪斯連續兩次「釋放」了八具人質的屍體之同時,這一波的示威抗議活動就開始了。他們抗議甚麼?抗議哈瑪斯沒有殺死更多人質?(下圖:過去一周紐約校園示威行動。這些像是名校的學生嗎?)

 

 

 

 

 

 

 

過去兩三個星期,哥倫比亞大學附屬的一間女子學院 Barnard College持續在校園及紐約街頭進行示威活動,最大一次超過五百人聚集街頭。這些示威者幾乎全部蒙面,很難知道他們的身分,是否真正的學生,而且示威群眾中不少是男性。

上星期三,有兩百多名示威者佔據了Barnard College 的圖書館,警方當時逮捕了44 名滋事份子,包括兩名教授。他們事後全部獲釋。另外一次有群眾佔據學術大樓,警方逮捕了九名滋事份子,後來發現他們全部都不是該校的學生。也都被釋放了。

據紐約郵報報導,很多被捕的都是附近大學的外校學生,還有些是哥倫比亞大學的學生,有些更不是學生。他們全部蒙面就是犯罪行為的前兆,這是無法無天的行為,居然是美國名校的大學生。

 

3/6/2025星期四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在星期二在記者會中,很神氣的稱呼美國總統川普Donald,而且說了一句:「雖然大家認為你很聰明,但是這件事(關稅) 卻是很愚蠢的事。」作為總理他不知道這些話會有後果嗎?果然,他跟川普昨天將近一個小時的電話非常不順利。今天杜魯多在一項記者會中,出現全然不同的態度,眼眶通紅,多次見到淚光 (下圖)。

你能想像川普流淚嗎?

川普昨天說,他跟杜魯多的50 分鐘電話很有建設性。但是杜魯多就說,他們的通話很colorful 跟有substance。Colorful 這個字通常在這裡表示有帶髒字的激烈爭論,而今天據報導,果然說川普對杜魯多用了粗口profanity。這是說雙方談的不愉快,川普可能還罵了他。

這就是報復他前一天當著全世界的面對川普不敬的後果。

川普今天上午高姿態宣布,延遲對墨西哥的25% 關稅一個月,就是這時候杜魯多流下英雄淚。(見到加拿大媒體非常袒護杜魯多,他流淚的畫面只是很含蓄的輕微報導,連相片都很少見。想像如果是川普出狀況。)

到了下午川普才宣布將加拿大的關稅也延遲。之後說下個月二號加拿大跟墨西哥的關稅將定案,在那之後將不再接受任何求情。

當然杜魯多也受了很多氣,因為川普一再公開稱呼他州長。不過兩人年紀差一截,美國又比加拿大強十倍。川普就像一隻貓,明明已經捉住了這隻老鼠,還要將他玩上一陣。杜魯多知道反正不會被吃掉 (包括51 州都是開玩笑),就陪他玩上一陣算了。現在神氣在前面,哭喪著臉在後面,自己就不好看了。

川普目前有本錢,就像他說的「手上有牌」,可以繼續玩下去。杜魯多已經辭職,本來應當大氣一點。就像墨西哥總統 Claudia Sheinbaum,她也不滿意川普的關稅,也發過牢騷,但都有底線,到了一定程度就收手。不像杜魯多一再挑戰川普,好像要決鬥。結果川普可以玩分化遊戲。這是自己送上門。

川普今天的網文可能也刺到杜魯多的神經,說到他的要害。川普說在電話中,杜魯多一直無法說出加拿大甚麼時候選舉,所以說:「信不信由你,我想杜魯多利用關稅問題,這個他製造的東西,再度要繼續做總理。以後有得好看。」其實這句話我以前說過。關稅問題給杜魯多一個很好的藉口,讓他繼續做總理。他現在的支持率就高過過去兩三年很多。

過去也說過,他父親就是在民調低迷時被迫辭職,但是辭職後自由黨又利用國會技巧,在半年內打倒保守黨的少數政府,他又回去做總理了。

不過目前情況不同,因為自由黨馬上就有新的黨魁當選,杜魯多很難施用他父親的故技。不過他可以利用這件事再度光榮一陣,同時提升自由黨的支持率。給自己在黨內樹立聲望,不至於說是被趕下台的。

其實這次事情這樣僵,杜魯多要負很大責任,他完全沒有談判技巧。一方面暴露加拿大的經濟脆弱,一方面又態度頑強,沒有通融。(安省省長福特也一樣,亞省的能源就受到川普多次的通融。)多倫多星報一個星期前也宣稱,他們得到杜魯多在 Mar-a-Lago 的通話錄音,知道了杜魯多當時果然顯得恐懼,暴露了加拿大經濟的弱點,讓川普團隊認為有機可乘。

杜魯多絕對不是玩 poker 的人才,所以現在潰不成軍。

 

3/6/2025星期四

現在知道拜登為什麼要緊緊捉住權位不放了。他的兒子亨特的律師,最近向法院陳述他的經濟狀況時說:自從他的父親下台,他欠了數百萬元的債務。過去一年多他只賣出一幅畫,價值三萬六千元。他父親在位時初期,他賣出150 萬元的畫。那時期每一幅畫平均售價55 萬元。(下圖是亨特拜登2022 年在紐約畫廊舉行畫展時,跟畫廊經紀合影。) 

 

55 歲的亨特是因為要撤銷他的一項訴訟,必須說明他的經濟狀況,以免被告的對方向他索取法律費用。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 取得了這份法律文件,裡面說,亨特對於突然間沒有人有興趣買他的畫感到震驚,非常震驚。因為過去他的畫作得到非常高的評價。此外他在2021 年出版的傳記Beautiful Things,也逐漸乏人問津。在2023 年平均六個月期間還可以賣出3400 本,但是去年已經下跌到1100 本(六個月)。這都影響他的版權收入。他原來以為這本書會帶給他終生的收入。

而一月份加州大火,讓他沒有了住處,現在沒有永久住處。(其實他當時住的馬里布豪宅也是租別人的房子。)而他的多數畫作都寄存在他在好萊塢的律師朋友 Kevin Morris 的家裡,而 Morris 的家也被燒了,所以他的多數畫作也付之一炬。他現在形容自己是一個「掙扎生存的畫家」,尋求一個永久的住處。(Morris 就是幫他償還四百萬元欠稅的人。)

亨特現在向聯邦法官請求,撤銷他對 Garrett Ziegler 的控訴,(他是川普貿易顧問 Peter Navarro 過去的助理)。原來 Ziegler 有一個叫做 Marco Polo 的私人網站,專門刊登亨特拜登的手提電腦中的資料,包括亨特自己收存的相片,視頻,電郵通訊等。亨特控告他的行為違反電腦詐騙法,說他公開非法得到的私人資料云云。

亨特的律師在這份法律文件中指出,亨特拜登近來的經濟狀況大幅下滑,而他也是直到上個月才感覺到情況的嚴重。知道自己必須採取激烈的行動。

Ziegler 也在獲得這份法律文件後提出反擊,說他不過是為了避免法律責任而「哭窮」,他對紐約郵報說,他不在乎亨特的經濟狀況,他要索取過去兩年的律師費。而且亨特在控告他期間到處散布他的謊言。他說,亨特這是在濫用司法系統。

除了 Ziegler 之外,亨特更控告德拉瓦州那間電腦修理店的老闆John Paul Mac Isaac,說他不應該將他的手提電腦資料公開。事實是他自己拿電腦去修,六個月都不聞不問,所以依照法律Isaac 有權處理。而且 Isaac 最先交給FBI,但是聯邦調查局也不聞不問,之後才經由紐約郵報公開。

這個電腦記錄了亨特在過去十幾年的犯罪,收取賄賂等等紀錄,裡面還牽涉到他的父親,他的叔父等人,甚至有外國匯款的記錄及收據(部分內容參見:亨特拜登的性事與電腦)。但是受到美國媒體的包容,而且被聯邦調查局及司法部的掩飾。而拜登在下台前還將亨特拜登所有罪刑,包括自從2014 年開始之後的十一年期間的罪刑全部無條件赦免。

所以亨特現在不僅不應當哭窮,還應當感恩自己受到特殊待遇。

 

3/6/2025星期四

今年的金像獎(奧斯卡)頒獎典禮被認為是近年來最沒有政治意味的一屆,頒獎人以及領獎人的講話,不像過去會明確的攻擊保守派,共和黨,甚至川普。不過這跟大家的期望有關,事實是保守派跟川普還是免不了的成為被攻擊的目標,而且處處顯示好萊塢的自由派(左傾)思維,在在將美國人洗腦的事實。

 

好像當晚的大贏家是影片Anora,這部電影說的是一個妓女跟一個俄羅斯的富豪家公子戀愛,而這富豪當然會出手阻止這頭婚事。但是這妓女非常堅強,領導丈夫對抗父母。這樣的小製作電影獲得五項大獎,出乎很多人意外。當晚主持頒獎禮的(夜間節目主持Conan O'Brien),這樣說:「Anora 今晚很不錯,我想美國人會很興奮,因為終於有人敢站出來對付強有力的俄羅斯。」

他的話當然是指的川普,因為美國的媒體現在推銷的說法就是:川普跟普京站在同一陣線。他的停火是要壓迫烏克蘭讓步。

至於這部電影的女主角Mikey Madison 也意外的獲得最佳女主角金像獎。她在得獎時致詞說:「我要在這裡特別推崇性工作者這個族群,…會繼續支持她們,當她們是我的盟友。她們都是了不起的女人,我能跟她們接觸是榮幸。是我工作上一個至高的經驗。」她在英國 BAFTA 也獲得最佳女主角獎,她也說了同樣的話。

電影圈這般人很奇怪,有機會就痛罵共和黨跟川普,甚至攻擊教會,攻擊警察,但是將妓女提拔得如此高。哪一個父母見到兒子跟妓女結婚會不出手阻止?(就像1990 年瘋狂賣座的 Pretty Woman 一樣,也是將妓女吹捧到天上,善良美麗,其他做生意的人都是歹徒。)更不要說這部片子Anora 中說了Fxxx 這個髒字眼四百七十多次。這種電影能看嗎?

 

這次獲得最佳紀錄片的 No Other Land 也完全是以一個巴勒斯坦少年的角度寫的劇本,敘述以色列軍隊如何摧毀他在約旦河西岸佔領區以及加薩的遭遇,同時攻擊美國的外交政策。這電影的製作人號稱他們製作群中也有以色列的媒體人,但是誰都知道以色列有許多左傾文化人,公開反對納坦雅胡,甚至其他以色列政府,這不能代表他們就是公正的。這部片子的共同製作人Yuval Abraham 在領獎時攻擊現在的加薩戰爭,之後說:「應當有不同的路線,就是政治解決,但是這國家(美國) 的政策阻止這條道路,…只有當(片中人物) Basel 跟他的國民真正自由,他們才會真正安全。」所以又是一部反以色列的電影。能夠得獎也是因為這立場。

今次唯一好的是,原來受到吹捧的跨性別為主角的電影 Emilia Perez 沒有獲得一項大獎。這部電影得到13 項提名,只因為說的是跨性別人士的故事,以及飾演的女主角  Karla Garcia Gascon 本人也是跨性別人。但因為電影無趣,又是歌唱片,在推出後賣座非常慘淡,到目前推出了十個月連成本都沒收回。(兩千六百萬成本拍的電影,至今只收回一千五百多萬元。)最後只得到兩項獎:最佳女配角,及最佳原創歌曲。至於這位女配角 Zoe Saldana 在致詞時說的是:「我是一個移民父母生的驕傲的女兒,我們的夢想都是能在這裡實現美國夢。」這句話又是含沙射影攻擊川普。其實川普從未打擊合法移民。這些人有意的混淆視聽。

說到去年最成功的電影應當是 Reagan,這部敘說共和黨總統雷根 Ronald Reagan 事蹟的電影,不僅沒有適當的宣傳,(Facebook 跟 YouTube 都拒絕讓這電影刊登廣告),影評人全部抵制,提都不提,要不就是攻擊謾罵,連戲院都抵制,很多大城市的大戲院都拒絕上映。但是觀眾口碑好,不僅戲院賣座鼎盛,影碟出售也創佳績。兩千五百萬元預算拍的電影,到現在七個月已經收回三千餘萬元。但是一項提名也沒有得到。可以見到好萊塢的左傾立場,偏坦民主黨的立場,將觀眾當作木偶一樣欺騙蒙蔽。

一般認為這次的奧斯卡頒獎禮沒有過去那樣明顯公開的攻擊川普及共和黨,是因為他們在去年大選時,傾巢而出的支持民主黨及卡美拉,結果輸得很慘。他們得到教訓,知道自己的勢力有限,才勉強收聲。但是這也掩飾不了他們推出的電影一部比一部難看。

 

3/5/2025星期三

川普在昨晚於國會發表的國情咨文演講中,介紹了十多位他請來特別來賓,其中一位是德州的一個十三歲的黑人男孩 DJ Daniel。他很小就得了腦癌,前後動了13 次手術,2018 年時醫生說他活不過五個月,所以現在存活是一個奇蹟,雖然他仍然病根未除,在繼續治療中。他從小就希望做警察,各界知道後先後已經授予他田納西州,德州的州警榮譽警察身分及證章。川普昨晚所以請他到場,是給他一個意外驚喜,川普當場宣布,新任祕密警察局長Sean Curran 會接納他當場宣誓成為一個榮譽祕密警察。

當 DJ Daniels 聽到川普這宣布時,他立即瞪大眼睛,欣喜表情溢於言表。疼愛他的父親當場將他抱起,接受全場人士的鼓掌及歡呼。(下圖:DJ 被父親抱起,手拿剛剛得到的祕密警察證章,接受在場人士的歡呼鼓掌。旁邊是新任秘密警察局長 Sean Curren。)

 

當時的情景在網路上熱傳。但是昨晚現場的民主黨人仍然是一副不屑的態度,沒有人鼓掌,甚至見到有人翻白眼。這些反應也被人上網。最不可理解的是,左台 MSNBC 的主持之一Nicole Wallace 今天居然酸溜溜的說:「我希望他可以活很長久,做一個真正警察,不過我希望他不會遇到好像一月六日國會騷亂事件那樣的局面,不會成為之後自殺的六位警察之一,之後還要見到川普赦免那次事件的所有滋事份子。」

你見過頭腦如此混亂的人嗎?他們現在承認一月六日事件沒有警察死亡了,卻將事件後幾年發生的警察自殺事件全部歸咎於一月六日事件。

一個人怎麼可以痛恨川普到如此程度,而且因為痛恨他,連所有跟他有關的人都一起痛恨?包括一個十三歲的患腦瘤的男孩?

民主黨跟媒體指責川普最大罪名之一是,他不肯承認 2020 年選舉結果,但是現在是他們不肯承認去年的選舉結果。事實是他們從來也沒有承認2016 年川普的當選結果。

民主黨的行為已經在網上引起廣泛的批評。不過最新Quinnipiac 民調顯示民主黨目前的全國支持率只有21%,他們還能下跌到哪裡?

 

3/5/2025星期三

川普面對的兩項國際戰爭的談判,今天都有新的發展。烏克蘭那邊,據說川普的國家安全顧問 Michael Waltz 華茲今天跟烏克蘭的對等官員,澤蘭斯基的首席助理 Andriy Yermak 通過電話,說雙方官員正在安排短期內召開會議,最遲下星期就會舉行。(下左:華茲,右:澤蘭斯基。) 

 

我見到 Fox News 播出了華茲今天在華府的談話,但是見到 CNN 發的新聞,卻是 Yermak 給他們的新聞。可見 CNN 這些媒體現在跟烏克蘭那邊關係好過跟川普政府的關係。而且每天做大兩個政府之間的矛盾,唯恐天下不亂。見到澤蘭斯基上個星期的舉動,證明了他還是相信民主黨跟西方媒體的說詞,認為川普跟普京同一陣線,不值得信賴。這是為什麼和談越談越糟糕。

另外,以哈戰爭的談判仍然膠著,主要因為還有幾十個人質在哈瑪斯手中。今天有消息,川普的另一位特使Adam Boehler 波勒在跟哈瑪斯直接談判,主要談判內容還是釋放人質。據說波勒帶去川普的最後通牒,要對方盡快將所有人質都釋放。

我知道,以色列跟川普都不在乎將哈瑪斯一舉殲滅,但是因為這些人質的關係,無法行動。見到今天美國媒體關切的,卻是「美國不是不跟恐怖份子談判嗎?何以現在直接跟哈瑪斯這個美國確認的恐怖集團直接談判。」

美國是在1997 年將哈瑪斯劃定為恐怖集團,不過哈瑪斯也知道,如果將全部人質交出,他們就會被殲滅,所以一直拖延這談判,他們不會放棄消滅以色列的最終目標。

最後,川普在昨晚的國會兩院演講中透露,2021 年當拜登政府從阿富汗撤軍時,在卡布爾機場發生的自殺炸彈炸死了13 名美軍,及170 名阿富汗人的幕後策畫兇手,已經在巴基斯坦的協助下被逮捕,「現在正在前往美國受審途中」。

 

據稱巴基斯坦是在美國 CIA 中央情報局的協助下,逮捕了這名伊斯蘭國 ISIS 恐怖份子 Mohammad Sharifullah。川普昨晚指出,那次襲擊事件也造成四十多位美軍輕重傷,很多都終生殘廢。

那次發生在阿富汗首都卡布爾機場的事件,是拜登政府跟美國媒體避免提及的事件。事件發生後拜登還向媒體說:「我的政府要盡一切努力將這次事件的兇徒繩之以法,你逃到哪裡我們追到哪裡。」但是三年多沒有結果,(只是在一次錯誤行動中,追殺了一個跟美國友好的阿富汗男人以及他的全家十口人,)川普只是上台一個多月就將這人捉到。而且獲得巴基斯坦政府的協助。據說 CIA 新任局長John Ratcliffe 在上班第二天就跟巴基斯坦對等官員通電話,要對方幫忙解決這件事。

據說川普在昨晚做此宣布之前,已經在跟13 位陣亡士兵的家屬通了電話,告訴他們這消息。這些家屬跟川普有特別的親密關係,因為川普一直都關心他們,而拜登政府對他們從來不聞不問。

有沒有媒體問一句:拜登他們是怎麼做事的?

 

3/5/2025星期三

昨晚川普才宣讀了許多國務院 USAID 在外國胡亂使用納稅人的錢的事例,今天早上美國最高法院就以 5-4 裁決,拒絕了川普政府的請求,推翻下級法院一項裁決,暫時阻止川普跟馬斯克凍結20億美元的 USAID 外援項目。

 

最高法院今日的五對四裁決,川普任命的女法官 Amy Coney Barrett 跟首席大法官羅伯斯 John Roberts 加入三名自由派(左派)法官,做了對川普不利的裁決。其他四名保守派法官採取反對立場,代表這四名法官的大法官阿里托Samuel Alito 寫了反對裁決,他說:「難道一個可能根本沒有權限的地方法官,卻有沒有阻力的權力強迫美國政府付出 20 億納稅人的錢,可能再也拿不回來。答案應當是一個肯定的 No,但是這法庭的多數卻明顯是另一個想法。我完全的震驚 stunned。」

這位拜登任命的華盛頓區地方法官 Amir Ali 在上個月的裁決中,下了臨時禁制令(因為在沒有足夠理據的情況下,只能宣布臨時禁制令),要川普政府解凍這20億美元。這法官引用 USAID 雇員工會控告一方的理由說,這些外援項目很多關乎外國貧困居民的救援,他們沒有這筆資助就會餓死。事實是川普政府只是凍結,之後再決定那些必須終止,那些可以繼續。

現在這案件將交由地方法院再度做出裁決。在此期間川普政府可以暫時按兵不動。

自從川普再度上台,他的每一項行動都遭遇到民主黨的工會的法律行動對抗,到目前川普政府面對的法庭挑戰達到 91項之多。顯而易見,不管川普得到多少選民的票數,他的政策在民調上得到多少支持,但是民主黨跟媒體就是不肯支持,甚至不承認他的總統地位。這情況跟他第一次當選毫無分別,只是那一次川普團隊沒有經驗,多次上了對方的圈套,導致被彈劾,被調查,被起訴。這一次他跟團隊都更有經驗,還有巨人如馬斯克的支持,但是見到今天這局面,他還是受到前所未有的束縛。

 

3/5/2025星期三

川普昨晚的演講中,列舉了不少數據非常值得紀錄,因為比我們平常見到的更具體。好像他說到國務院的USAID 外援計畫的許多項目,讓人聽了啼笑皆非。川普說,馬斯克領導的 DOGE 已經確認的浪費項目中包括這些:

 

四千五百萬元給緬甸推動DEI (多元,平等,包容)的獎學金計畫;四千萬元給sedentary migrants (缺少運動的非法入境者) 改善他們社會跟經濟狀況,(他說他都不知道這是甚麼意思);八百萬元幫助南非Lesotho 賴索托的LGBTQ1+ 社區。六千萬元給中美洲哥倫比亞的原住民,提升他們社會地位;八百萬元讓老鼠變性。

他繼續說:這些千真萬確,還有三千兩百萬元給(歐洲) Moldova 資助一個左傾宣傳機構;一千萬元給非洲莫三鼻克幫助男性割包皮;兩千萬元在中東製作「芝麻街」兒童節目;一億九千萬元開啟一項減排計畫,而負責的人是你們都知道的(民主黨) 女人Stacey Abrams。三百五十萬元撥款給一個監聽魚類的計畫;150 萬元在非洲賴比利亞提升選舉信心,1400 萬元推動(非洲) 馬里Mali 的社會和諧。

他也列舉了其他部門的浪費,包括:五千九百萬元給非法入境者在紐約租用旅館,25萬元給非洲贊比亞提倡素食;4200 萬元在烏干達推動社會行為改變(主要是對同性戀者不要歧視);4700 萬元改善亞洲的學習結果,事實是亞洲人的學習非常好;(他沒說好過我們)。最後有一億零一百萬元用在教育部門推動DEI。這是史無前例的浪費。

川普說這些撥款都是 scams 騙局,他多謝馬斯克跟他的團隊揭發這些浪費跟濫用。之後他又列舉馬斯克團隊揭發的在政府的老人社會福利 social security 檔案中,存在的名單及資料讓人噴飯。雖然不能說這名單代表都是領了老人金的詐騙或是濫用事件,但這樣名單的存在就讓人起疑,這至少代表無能,同時存在詐欺的潛在機會。川普說,這名單上有:470 萬人年紀在100-109 歲之間,360 萬人年紀在110-119 歲之間,347 萬人年紀在120-129 歲之間,390 萬人年紀在130-139 歲之間,350 萬人在140-149 歲之間,我們正在審查是否這裡面有人在領取養老金。(司法部長)潘邦迪,祝你好運。

之後繼續說:還有130 萬人年紀在150-159 歲之間,13 萬人年紀超過160 歲。(他轉頭對衛生部長羅伯甘迺迪說),看來美國人的健康超過我的想像。有1039 人年紀在220-229 之間,一個人在240-249 之間,還有一個居然有360歲,比我們美國立國還多一百歲。

當他說到這些數據時,台下的民主黨人不斷的發出噓聲,說他說謊等等。這些都是數據,不會錯的。川普並沒有說這些人都被冒領了養老金,他跟馬斯克都認為,有這些虛假的名單,就容易作弊。民主黨為什麼這麼反對徹查這些錯誤呢?

讓川普昨晚的演講更有分量的是,他的演說的最後三段話非常大氣,那幾段文字說到美國人的祖先越過海洋到這個未知之地,胼手胝足地建立了一個富足的國家,現在該是我們接班,繼續這位完成任務的時刻。這幾段話文字優美,非常感人,因為太長就不提了,但是希望有興趣的人可以找來看。這篇演講的全文很多地方都有刊載,同時全部視頻也都可以在網上找到。

 

3/5/2025星期三

川普昨晚的國會兩院演說(國情咨文),終於有了民調結果,其中CNN 的民意調查顯示,69% 的人對川普的演說有正面評價,其中44% 說「非常正面」,就是非常好感,25% 說「部分程度的正面」。只有16% 說非常反感,15% 說「某種程度的反感」。

 

同時CNN 的民調指出,八成的人對於民主黨眾議員Al Green 葛林鬧場認為「不適當」,只有20% 的人認為他做的適當。後來葛林被眾議院議長江森指示國會警衛將他帶出場。

三大電視網之一的CBS 的民調顯示,76% 被訪者表示支持approve 川普的演說,也就是有好感,只有23% 不支持川普的演講。至於問到川普演說的議題,是否你關切的,63% 說「很多」,28% 說部分,只有9% 說川普演說的議題,不代表他們關切的議題。

同一個民調顯示,68% 的人說聽過演說後讓他們感到有希望,54% 讓他們感到驕傲,只有27% 讓他們感到擔憂,16%讓他們感到憤怒。68% 認為川普有一套計畫應付美國的問題,只有32% 的認為他沒有。

川普昨晚的演說被很多人認為不但具有實質內容,而且很有娛樂性。CBS 的民調中,74% 認為他具有「總統氣派」Presidential,同樣有74%認為具有娛樂性。71% 認為具有啟發性Inspiring,62% 具有團結國民的力量,但有46% 認為具有分化性。

CBS 還問了國民對川普各項議題的支持度,川普的各項議題居然都得到國民大幅度支持,其中有關川普消除政府中的浪費,77% 支持,23%反對;對於關閉邊界驅逐非法入境者,同樣有77% 支持,23%反對;對於解決烏克蘭戰爭,有73%支持,27% 反對;對於關稅問題,65%支持,35%反對。

不過即使是這樣明確的支持的民調,仍然見到不少大標題說:川普得到 modestly positive 的反應,甚至說他的支持是 lukewarm (冷淡的,不熱情)的。而且CNN 跟CBS 這一類主流媒體明顯對這樣的民調不滿意,他們同時詢問對方的黨派立場,就指出因為收看這演說的以共和黨人為多,所以才有這樣的結果。CNN宣稱他們調查的對象中,共和黨人比民主黨人多出13%,44%是共和黨,21% 是民主黨。而CBS 就宣稱他們的調查對象中有51% 是共和黨,20%是民主黨,27是獨立立場。(事實上上星期三這裡報導過,哈佛大學一項民調,同樣顯示川普的各項議題得到極大多數國民支持,甚至比這裡說的比例更高。)

奇怪的是,這些主流媒體過去做任何一項民調,從來不宣示他們調查的對象有多少是那一個黨派,因為他們的民調一向都是民主黨人大幅多過共和黨。

另外更奇怪的是,除了CNN 輕描淡寫詢問到有關民主黨眾議員 Al Green 被帶出場事件之外,沒有任何一項民調詢問國民對民主黨昨晚舉動的看法。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民主黨(反對黨)用標語,用行動對抗總統的演講。他們從川普剛剛進場,到他開始演說到處都舉牌子。還有葛林站立起身,高舉拐杖高聲叫喊說:你沒有權利(在這裡演講) You have no mandate!。川普是高票當選美國總統,你怎麼可以說他沒有得到選民的授權?歷史上有更低票數差距當選的總統,包括甘迺迪總統,但是他們演講時都沒有人吵鬧。(下圖是:川普進場時有民主黨眾議員對他舉牌,之後當他演講時,在座的民主黨議員一再舉牌抗議。)

 

 

 

 

 

 

但是我還沒有見到一項民調,顯示國民對民主黨的反感。或者是他們做了這民調卻不公開?你也見不到媒體在這方面的報導。如果是共和黨在民主黨總統的演說中鬧場,你可以見到鋪天蓋地的譴責。去年拜登的演講,坐在他身後的眾議院議長江森 Mike Johnson,他非常不耐煩拜登的通篇謊言,多次閉著眼睛,但是他也勉強多次起身鼓掌。而不像民主黨的議長佩洛西在2020 年川普第一個任期的演說中,當眾將川普的演講稿大力的撕爛。

 

3/4/2025星期二

川普剛剛結束了他的第二個任期的,第一次參眾兩院聯席演講。這次的演講一個小時又40  分鐘,相當長,但是一點不感到太長或是太悶。他的演講我聽了很多,這一次一點都不感到是老生常談。而且穿插了不少人情味的故事,都有在座的特別來賓做見證。(下:川普演說時,身後慣例的坐著副總統跟眾議院議長,今年正好都是共和黨。)

 

演說中,他提到今天接到烏克蘭總統澤蘭斯基的信,還念了一段,似乎接受了對方的建議,終於可以簽署兩國的稀土開採協議,之後說他也跟俄羅斯聯絡了,雙方都希望停火,所以和平在望,所以這件事應當解決了。

今晚在座的民主黨人全部採取對立跟抗議態度,有些穿了寫著抗議Resist 字樣的襯衫,許多手舉圓形抗議招牌,上面寫著:謊言false,Musk Steals 馬斯克偷我們的東西,save Medicaid,save economy等等字樣。最開始時民主黨在德州選出的黑人眾議員 Al Green 一直不肯坐下,並高舉拐杖向川普大聲喊話,結果台上的眾議院議長江森宣布維持秩序,並下令國會警衛將他帶出去。而且跟過去不同的是,民主黨人幾乎全部抵制,全不拍手。有些更在攝影機前集體離座,離去。過去兩黨間起碼的禮貌,這次完全欠奉。(下:民主黨眾議員Al Green 被帶出場。)

 

川普一開始見到這情況,自己脫稿說了一段話:我知道我今晚無論說甚麼,都無法讓(坐在這一半的人) 開心,或者是鼓掌,跟我們一起慶祝。即使我有最好的成就,製造了解救全美國人的藥,創造了最好的經濟,這些人都會坐著不動。很悲哀的事,不應當是這樣的。為什麼不為了國家的好,只是這一個晚上,民主黨人可以加入我們,讓美國更好?

當川普說到美國對烏克蘭的資助超過三千億時,這時民主黨才響起掌聲。川普就諷刺他們說:你們希望戰爭繼續打下去?他見到民主黨的華倫Elizabeth Warren 猛拍手,就說:「我見到 Pocahontas 在拍手,妳要再打五年?她說是。」他一直都不離幽默感。(Pocahontas 是他為華倫取的綽號,因為華倫過去謊稱自己有印地安血統。)

民主黨這樣做只讓他們跟美國民眾脫節。可以想見,他們在台上這樣做,在台下會在策畫甚麼樣的陰險計謀。

今天馬斯克也在來賓席上。川普念了許多段他的部門 DOGE 發現的政府浪費實例,讓人咋舌,之後他又念了在政府的 social security (老人福利)名冊上,有好幾百萬一百多歲的人,有的兩百多歲,有的三百多歲,甚至老過美國歷史。這時他對衛生部長羅伯甘迺迪說:「看來美國人比你想像的要健康得多。」

他今晚最多掌聲的一句話是:「拜登一直都說,他需要國會立法才能關閉邊界。而我不需要新的法律就做到關閉邊界。所以美國需要的不是新的立法,而是新的總統。」

川普的演講主題是:美國的黃金時代即將開始。他在最後列舉了美國及美國人在歷史上的成就,之後說到未來的計畫,除了他已經展開的復甦經濟,建立精神文明之外,也提到要在美國建立好像以色列的 Iron Dome 全面防衛系統,他說是 Golden Dome,同時說到要在火星上插上美國國旗。

已經見到其他媒體的評論,居然都是說他哪幾句話不確實,在數字上挑毛病。加拿大媒體就批評他在關稅問題上的立場。所以這一類演講大家最好是自己看,而不是聽取這些媒體事後的曲解。

對比去年,拜登最後一次國情咨文,當時他不知是在家睡了幾天覺,還是打了強心針,中氣十足,民主黨立即興奮得要到街上去跳舞,說他可以應付大選。幾個月之後就露餡了。再對比 2020 年川普上一個任期最後一次國情咨文演說,當時的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坐在他的身後,當川普演說完之後,佩洛西將手中的川普演講稿當眾一一撕破,面上還充滿不屑。這是甚麼樣的態度?

 

3/4/2025星期二

當昨天川普宣布要終止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時,見到媒體嚴重的警告,說川普要將烏克蘭拱手讓給普京,說這再度證明川普果然是跟普京同一陣線。

我想川普的一生,在談判桌上有這樣的經驗不只數百次。當你手上有牌時,你可以讓對方離開牌桌,你知道他會回來。這是玩 poker 時的最高技巧bluff。即使有百分之一沒有回來,那是他們的損失。又或者他們沒有能力玩下去。他都不會是輸家。

 

這一次他很清楚,澤蘭斯基是玩火自焚。烏克蘭已經打了三年,國土被摧殘得不像話,國民,特別是年輕人死了幾十萬。他幹嘛還要玩下去?只因為歐美各國願意繼續給他錢?川普用的是激將法。歐洲那些元首(加上小杜魯多) 都是政客,根本不在乎幾十萬烏克蘭人的生命。他們玩這場戰爭玩了三年,居然說要跟澤蘭斯基站在一起,繼續玩下去。反而譴責川普要放棄烏克蘭。

另外一件事「關稅」也是一樣的道理。目前他 受到最大的攻擊是各項措施過激,過快。但是川普必須快。因為他說他上台第一天就要解決通貨膨脹,而且他只有四年時間。要從根本上解決通貨膨脹不是光只讓油價下降就可以做到。因為通脹的原因最主要是政府開支多過收入(印鈔票)。所以他讓馬斯克Elon Musk 全力緊縮政府開支。而這政府的放任式花錢是四五十年的積習,很難一夜間解決,所以需要馬斯克這樣的人全力去搞。目前美國每年預算有兩萬億的赤字,馬斯克聲言要銷除這兩萬億開支。要知道,即使刪除一萬億的赤字,美國還有36萬億的債務,每年一兩個「萬億」再加上去,美國遲早破產。而且這債務會讓美國每年預算中的利息開支再提高一萬億。這是非常簡單的算術問題,但是美國民主黨(跟媒體) 那班人就是不肯去重視。

而關稅是另一個重要的角度。貿易赤字目前不僅讓美國支出增加,而且因為越益嚴重,導致工廠外遷,提高美國失業率,增加福利開支。其他國家也利用美國的「關稅形同虛設」,大量在自己國家生產,將產品廉價銷往美國。這些政策肥了所有國家,增加了他們的就業。包括美國最大的入口國家:中共,加拿大,墨西哥,以及歐洲各國。

現在川普說的是要互惠 reciprocal,也就是對等關稅。如果有有國家認為不公平可以也提出對等關稅。理論上應當更公平。見到新聞說,中共在柬埔寨,在越南,在墨西哥設廠,將產品大量銷往美國,於是美國要向那些國家也徵收同樣的關稅。最初一定會見到物價波動,但是等最後塵埃落定,應當各歸各位。所以川普在剛剛上台就雷厲風行,他需要一段時間讓這些塵埃落定。

過去這麼多年我見到,美國的經濟牽扯到全世界的經濟。美國的蕭條影響到全世界蕭條,2008 年那次,還有過去幾年這次,都是最好的例子。所以大家應當期望川普能為大家解決問題。

聽到共和黨人推崇川普是劃時代的領袖,他做的事不是一班的總統,只是將面前的芝麻綠豆小事都解決了。他要為未來幾十年策畫。這些好像國際的穩定,不再有戰爭,包括中東,包括歐洲,包括亞洲。他要美國政治清廉,徹底擊潰官僚 deep state 系統,不要未經民選的 bureaucracy指揮總統,指揮內閣。他要美國鞏固自己的邊界,希望其他國家也一樣,每一個國家都清廉,以免讓共產主義,或是恐怖主義有機可乘。大家拭目以待。

 

3/4/2025星期二

美國民主黨自從輸了去年十一月的大選,之後就不斷的討論,自省,哪裡出了毛病。這些經歷都不會出現在新聞中,但是這些過程比真實新聞更豐富。有的建議民主黨徹底改革,消除黨內極左派的勢力,向中間靠攏;有的建議民主黨人採取低姿態,暫時不要開腔,讓川普跟MAGA 自己犯錯,自己毀滅。更有的要民主黨乾脆裝死,play possum,因為越說話錯得越多。總之是繼續反省。但是我的結論是,他們不會改,因為他們到現在都不承認自己有錯。

昨晚證實了我說的沒錯。昨天參議院就共和黨提出的一項議案投票,決定是否要放入議程。議案內容是禁止跨性別男子參與女子運動比賽項目。結果在初步投票時,居然沒有一個民主黨人投支持票,結果以51-45 票沒有越過60票的門檻。

民主黨在參議院的47位參議員中,45 人投了反對票,兩人缺席。51位支持者都是共和黨人。去年大選這個議題是幫忙川普最大的一個,難以相信沒有一個民主黨參議員願意將這題目放到議程中,更不要說支持了。

最新的民調,美國有79% 的國民支持這立場(禁止天生男性參加女子運動比賽),連民主黨的選民都有64% 支持,獨立選民有67%支持。明顯目前的民主黨仍然沒有認清楚時勢。

這項議案的目的是修正1972 年的Title IX 法案,那項法案規定教育制度中,及相關的撥款項目,不可以出現性別歧視。而因為當時沒有跨性別的問題存在,所以共和黨認為應當予以修正。

 

3/4/2025星期二

跟蹤上星期的一則消息。上周三美國司法部長潘邦迪 Pam Bondi 說,她將在第二天公開有關性犯罪者艾普斯汀Jeffrey Epstein 的犯罪調查報告,也就是首次毫不隱瞞的公開。但是第二天她公開的兩百頁文件卻都是背景資料,沒有一絲新的資料。後來根據一位內部告密者(吹哨人)提供資料,知道是紐約南區的聯調局FBI 辦事處動了手腳。潘邦迪非常憤怒,致函新任聯調局長 Kash Patel 徹查。結果,紐約南區的 FBI 辦事處主任 James Dennehy 在昨天宣布辭職。他說如果他不辭職,他會被開除。與此同時,一大卡車的有關艾普斯汀的犯罪調查報告,也在昨天被送到司法部。(下左:艾普斯汀,右圖司法部長潘邦迪。)

 

這就是川普新政府鐵腕作風收到的成效之一。

這位Dennehy 據說在川普當選後就下令手下要備戰,要抵抗。他們真的以為可以像2017 年川普第一次當選時,全面對抗及調查他,包括竊聽,收集證據等等,就可以阻止川普正常執政。記得嗎,他們在川普剛剛上台,就使用民主黨泡製的虛假川普黑材料,去向法院申請許可,竊聽川普的過度小組,蒐集資料,之後開始調查他,同時整肅了川普身邊十多個幕僚,顧問。有的丟官,有的坐牢,其他的也官司纏訟多年,傾家蕩產。當時聯邦調查局長康米James Comey  還在電視上誇口說:「我是見到他們剛剛上任,一切不熟悉。如果是奧巴馬時期,我不會這樣做。」

川普的第二任期,明顯是不同了。

潘邦迪昨晚在 Fox News 的 Sean Hannity 節目中說,她自己也沒有見過這些文件,但是她已經知道其中大部分內容。他們會盡快整理後公布。

 

3/4/2025星期二

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科場。烏克蘭總統今天又發表了一份類似後悔的聲明,說為星期五在白宮發生的事 regret,說沒有如預期的順利。現在要改正了,而且已經準備好盡快回到談判桌,以期達到長久的和平。推文中還稱讚川普說「我的團隊跟我,準備好在川普總統的強勢領導下,促成和平。」

他還特地提到川普過去的幫助:「我們記得當川普總統提供我們 Javelin 飛彈時刻,事情在那時改觀,我們非常感激。也感激美國如何幫助烏克蘭維持主權及獨立。」至於那稀土協議,「我們準備好任何時間,任何方便的形式」簽署。

這並不是白宮要求的正式道歉,不過大約這是他所能做的。其他就要看發展。川普昨天說了,他會在今晚的「國情咨文」報告中,發表他對烏克蘭戰爭的未來的決定。一切等今晚的演說。

 

與此同時,因為美國對加拿大的25% 關稅今天開始生效,加拿大總理杜魯多卻在今天早上站在媒體面前對川普發了一頓脾氣。他首先就說川普指責加拿大做的事,例如讓毒品分太奴進入美國,根本不是事實。加拿大進入美國的分太奴所占比例不到 1%。之後就直稱川普 Donald,連總統字眼都省去了,還說「人家都說你是聰明人,你做的這件事卻是愚蠢的 dumb thing to do。」之後每一次提到川普都是 Donald。

我的天,加拿大現在手上沒有牌,他卻這樣跟川普發飆?他說:「我們現在最重要的是,讓這關稅除去。」但是跟Donald叫陣,是除去關稅的最佳途徑?

他自己說:「你的目的是要摧毀加拿大,然後進行下一步,吞併加拿大。」這表示你都知道加拿大的經濟會被摧毀。

一個記者問他,這樣做是否有國際盟友的支持。他說他剛剛在歐洲跟盟邦見過面,大家都很憂慮,都說要對付。昨天說過,歐洲那些元首公開說的,跟私底下說的是兩回事。你這個不知世事的幼稚園學生就當了真。

人家中共那邊的經濟勢力是你的一百倍大,人家習近平都忍著,對川普笑臉迎人,一句狠話都沒有說,試著從其他方面對付。你卻在這裡「老鼠挑戰大象」。

之後安省省長福特說的話就中肯得多,他說川普的關稅雖然不公平,對安省有嚴重後果,但是安省有很多事要做,必須(市場) 多元化,這是早該做的。(不過這些話不會出現在新聞中。)所以不要說,我們都沒有錯。他也說,川普還有將近四年任期,我們必須適應。這番話就比杜魯多聰明。

杜魯多今天的講話很明顯是對著國內人民說的,爭取熱血國民的支持,對他,對自由黨的支持,對於加拿大一點好處都沒有。站在協商談判上面說,他今天的作法比澤蘭斯基星期五的還要愚蠢好幾倍。澤蘭斯基是沒有想通,完全可以原諒,杜魯多則是玩政治,而且是幼稚班程度的政治。

 

3/3/2025星期一

雖然昨天澤蘭斯基表示他願意跟美國簽署稀土開採協議,但是川普這邊認為他誠意不夠。川普今天在一項記者會中說,他見到澤蘭斯基對美聯社說的一段話,證明他失去任何誠信,不過他也說,事件經過美聯社報導,不知有多少可以相信。

根據美聯社 AP 今天的報導,澤蘭斯基這樣說:「俄烏戰爭的結束是很久遠以後的事。」但他相信,「烏克蘭跟美國的長久夥伴關係,盡管發生了最近的不愉快事件,相信美國會繼續支持烏克蘭。」

 

相信這樣的話任何人看了都覺得前後矛盾,不知重點在哪裡。所以川普暗示他相信美聯社做了手腳。這段報導說,澤蘭斯基說「我相信我們(跟美國) 的關係會繼續,因為這不是臨時的。我相信烏克蘭也強壯到足以維持跟美國的關係。」他這樣說話讓我想起以前有過幾個親戚,說話也是這樣。你似乎知道他想做甚麼,但是卻說不清楚,等你以為你聽懂了,他們立即往另一個方向說。

我想他是想這樣做,但是每一刻都認為自己會被占便宜。面對這樣的人,川普明顯不想跟他耗時間。川普在Truth Social 上面說:「這是我見過最糟糕的一段話,美國不會再容忍這樣(的事)。這個人根本不想要(美國支持的)和平。…歐洲在跟澤蘭斯基的會議中明白說,沒有美國的支持,他們做不到 (停火協議)。面對俄羅斯發出這樣軟弱的聲明,他們是甚麼樣的想法?」

如果這次沒談成,烏克蘭戰爭要停火又不知道是甚麼時候的事。川普一再說,他只是不想再見到有人死。但是這似乎不是其他領袖最關注的事。他們最擔心俄羅斯會擴大戰爭,打到自己門前。或是影響自己的選舉。而現在白宮一夥人 (川普的幕僚) 甚至聲言要澤蘭斯基公開道歉,這就讓事情更困難。(川普剛剛宣布停止給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以威脅及推動和平談判。此舉有可能是要逼使澤蘭斯基下台,但是目前戰爭狀況很難舉行選舉,有可能是要他自動辭職,換取臨時代理總統。不過川普又表示,這禁制令隨時會停止,只要澤蘭斯基回到談判桌上。)

最近美國的民調顯示,美國人已經對烏克蘭失去耐心。見到CNN 今天的報導,蓋洛普民調公司在去年底(十二月)的調查,有50% 的人支持立即停火,即使讓俄羅斯佔據他們已經獲得的土地。48% 的人則主張讓烏克蘭迎回自己的土地,即使延長這戰爭。這表示雙方旗鼓相當。但是拿來跟2022 年八月,戰爭剛開始後半年相比,當時只有31% 的人認為應當立即停止戰爭,即使讓俄羅斯佔據他們已經獲得的土地。這是接近兩成的增長,證明多數人傾向停火。

澤蘭斯基是一個很勇敢的總統,他領導烏克蘭人民在面對俄羅斯二十萬大軍時,奮勇抵抗,避過了亡國的命運跟恥辱。但是這場仗打了三年,他應當為國民設想。俄羅斯沒有贏,已經是灰頭土臉。如果他懂得計謀,可以借用川普的技能幫他取回最多的公道。但是他卻被痛恨川普的媒體包圍,又以為甜言蜜語的民主黨是他的盟友。星期五他在白宮說的話,幾乎都是民主黨人跟媒體寫的稿子。(當時民主黨參議員Chris Murphy 的推文,就證明了他在跟他們見面時,已經說好了不會簽這份協議。)證明他沒有主見。

普京對於烏克蘭,就像中共對於台灣,有一定要取下的歷史心結。你很難要他們保證放棄這野心,你只能防範到最嚴密。澤蘭斯基的要求是川普(或是任何人)都辦不到的。

 

3/3/2025星期一

芝加哥的極左黑人市長 Brandon Johnson 約翰遜 (下圖) 的民調支持率只有 6.6%,創下民選官員的最低。過去因為嚴重醜聞下台的官員都沒聽過這樣低的支持率。上星期在HBO 電視節目中,(左傾) 主持人Bill Maher 詢問芝加哥前任市長伊曼紐 Rahm Emanuel 究竟甚麼回事?

 

舉凡民主黨人遇到這樣不受歡迎的消息,都別想在新聞中見到。約翰遜是接任前任Lori Lightfoot (也是一個非常不受歡迎的市長),在2023 年當選上台。Lightfoot 下台最主要原因是芝加哥的犯罪嚴重,每個周末都有十幾件槍擊案,死傷都是十幾二十人,而她卻跟芝加哥的警察對壘。之後說是媒體不公,一度禁止白人記者出席她的記者會。但是Johnson 當選後情況沒有好多少,而他對非法移民的寬容態度就讓市民更難以忍受,而最不滿的是芝加哥黑人市民,他們說約翰遜忘記照顧自己的市民,卻讓非法入境者享受各項福利。自從川普再度競選,芝加哥黑人社區出現「擁川普」熱潮,帶著MAGA 帽子的黑人,在每一次的市民大會中都砲轟市長跟市政府。在去年十一月的大選,甚至讓川普在芝加哥贏得一個選區。

所以當Bill Maher 問伊曼紐目前芝加哥的現象時,他回答這都是因為民主黨目前在很多議題上走得太極端,好像讓跨性別男人參加女子體育項目。他說:「我不想再聽到人們提(運動員)更衣室 locker room,再提男人進女人廁所 bathroom 的問題,我要聽到大家談的是教室 classroom。」他說,芝加哥跟美國的學童,讀書認字的程度在全世界排名墊尾。

他這番話跟共和黨人說的一樣。伊曼紐過去是民主黨克林頓總統的競選經理,奧巴馬時期又出任白宮幕僚長,之後選擇民主黨地盤芝加哥競選市長。但是他說的這番話等於承認過去這一陣子,民主黨走的道路完全錯誤。但是到現在,美國還有很多州的州長,市長堅持,男人應當有權利參加女子運動比賽,(好像緬因州長就堅持要跟川普在法院見,爭個長短。)還有驅逐非法入境者,甚至驅逐犯罪的非法入境者,都有十幾個州在跟川普作對,反對到底。

事實是,目前紐約,舊金山,洛杉磯等大城市的市長的民調都頻臨最低谷。同一個節目中的嘉賓,CNN 的主持  Fareed Zakaria 也非常坦白的說:「市民要求的是安全的街道,有效率的學校,穩固的經濟,但是現在民主黨經營的州分,市政府在這方面都做得差。以紐約州跟佛羅里達為例,這兩個州的人口相當,但是紐約州的預算是佛羅里達的兩倍,稅率更是佛羅里達的兩倍以上,至於各項規定更多了好幾倍。人民已經忍受夠了。」

要知道 Fareed Zakaria 絕對是一個自由派,他在CNN 的節目也是吹捧民主黨,批評川普的多。他跟伊曼紐的話透露了現實,但是這些話只是難得的在這一類節目聽到幾句,你在新聞中絕對見不到。

 

3/3/2025星期一

川普上台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關閉邊境,以及遞解非法入境者出境,現在收到一定效果,特別是前者。目前每天平均只有兩百人非法越過南面的邊境,與拜登任期內最高峰時期每天一萬兩千人,以及平常時期每天都有八九千人的數字相比,是天壤之別。近日來聽到不少來自中美洲的新聞,說不少難民隊伍都折回頭了。

不過在遣返非法入境者方面就遇到不少阻力,特別是捉捕方面。時時有(保守派) 媒體報導,當執法機構ICE (移民及海關執法部門)的人員計畫搜捕非法幫派的巢竇時,居然有媒體事先將這行動公布,而在ICE 執行行動時,居然有大批偏激組織份子在現場,用擴音器說:「不要出來,有ICE 人員到了,你們有權利保護自己。」

這樣的舉止難以置信。而且這些不是假新聞,都有電視畫面證實。

當ICE 上個月在科羅拉多Aurora 到一個委內瑞拉的Tren de Aragua 巢臼企圖一網打盡時,事先就被媒體洩露,而中止行動,在第二次再度要秘密進行時,又被左派份子干擾。後來邊境大臣赫曼Tom Homan 配合新上任的國土安全部長Kristi Noem,以及司法部長潘邦迪,聯調局長Kash Patel 等積極調查,知道外洩消息的來自FBI 內部,隨即展開積極調查,直言查出之後這些人員不僅將被開除,還會失去所有退休金,甚至要坐牢。

因為多個黑幫及犯罪集團好像 Tren de Tragua,以及MS-13 都是中南美洲集團,所以就被人權團體說是要騷擾拉丁族裔族群。上月三號,當ICE 在南加州地方,進行捉捕非法集團時,洛杉磯有數以千計的群眾圍堵ICE 的執法人員。他們佔據了好幾條街道,以及一條主要公路達數小時之久。好多人並高舉墨西哥國旗。後來上百輛警車開道,才將人群驅散。

但是這些干擾份子的違法行動越來越激烈。上星期加州洛杉磯街頭出現一些招貼,居然將ICE 執法人員的相片,電話號碼都公布了,還用西班牙文警告那些非法入境者「小心這些人」。像這樣的資料,明顯是自己人洩露出去的。(下左是洛杉磯街頭,抗議執法人員遞解非法入境者。右圖是街上的西班牙文招貼,公布 ICE 執法人員的相片。)

 

 

 

 

 

 

 

這些人明顯要保護那些殺人不眨眼的黑幫份子,而陷害執法人員。Tren de Tragua,以及MS-13 在美國的犯罪事實不勝枚舉,他們販毒,走私,強姦殺人,迫良為娼,甚至強佔整棟公寓,強迫收租給他們。

記得當最高法院在一件裁決中,讓原有的墮胎法無效,(以迫使國會重新立法),美國左派也將最高法院中六位保守派大法官的相片,地址在網上公開,當時也沒有受到懲罰,甚至沒有人被捕。但是有多位牧師,甚至祖母因為在墮胎診所對面祈禱,就被逮捕了。

川普的各項措施,盡管得到大多數國民支持,卻在執行起來都受到干擾,攻擊。但這些事實你幾乎不見到媒體報導,所以沒有引起國民反感。媒體是阻止美國進步,阻止美國變好的最大阻力。

 

3/3/2025星期一

記得川普被起訴的四項刑事罪名中,最嚴重的一項:收藏國家機密文件的罪行,我這裡說過無數次,川普是合法將總統文件帶回家,而且總統有權力將文件解密,而且 Mar-a-Lago 一直都有嚴密的警衛防守。但是拜登的司法部卻起訴他40 項罪名,甚至包括:觸犯間諜罪的罪名。事實是起訴書中完全沒有提及他究竟洩露了甚麼國家機密,究竟洩露了哪一件文件。

 

現在,聯邦調查局FBI 終於將他們從 Mar-a-Lago 沒收的文件全部都退還給川普。川普的發言人Steven Cheung 發表聲明說:聯邦調查局將他們非法突襲時,奪取的屬於總統的東西,交還給總統。總統的法律顧問 Alina Habba 記錄了這些文件被搬上空軍一號總統專機時的畫面,放在X 上。(這些你都不會在新聞中見到。)

很多人會記得,2022 年八月的一個清晨,聯邦調查局趁川普家人住在新澤西州時,派遣裝甲車及持槍特務包圍了Mar-a-Lago,進去搜查。將問見文件散在地上拍照,給媒體發表,好像是川普將文件散在地上。

如果川普不是再當選,這些文件不會退還給他,他們跟媒體會永遠說川普非法私藏國家機密文件,甚至觸犯間諜罪。

至於據當時媒體的報導,川普所謂洩露國家最高機密,只是在一次會議中,川普手拿其中一份文件說:「這是一份機密文件,我有權力解密的,但我現在還沒有。」而當時一位在座的律師將這句話告訴別人,就成為這件案件最有利的證詞。

記得當時連許多共和黨都說這是嚴重罪行,這些人包括前任國務卿龐陪奧,至於民主黨及媒體更不用說,有多位學者及民主黨人說,這罪刑足以被槍斃。華盛頓郵報等大字標題說:川普洩露核子武器製造機密。(我這裡都報導過。)

後來佛羅里達州一名聯邦法官Aileen Cannon 以最高法院的裁決「總統擁有因為職位的特權」為由,撤銷這件案子。另一個因素是,這件案子的檢控官史密斯Jack Smith 被證實是非法僱請,因為他不是司法部內的職員,卻被司法部長嘉蘭Merrick Garland 從外面聘請。(原因是他是民主黨的打手。)

如果川普不是宣布要再度競選,這些案件都不會發生。如果川普沒有再當選,他永遠要背負這些冤枉罪名。

 

3/2/2025星期日

95 歲的好萊塢影帝海克曼 Gene Hackman 跟他 63 歲的妻子貝西 Betsy Arakawa 上星期被人發現,雙雙死在他們新墨西哥州Santa Fe 的家裡。當時海克曼被發現倒臥在門邊的mudroom,他的妻子倒臥在浴室,旁邊有很多藥瓶。另有一隻狗也倒臥在離貝西不遠的衣櫥。院子裡還有兩隻狗在自由活動。(下面是Gene Hackman 在九十年代跟妻子,一個傑出的夏威夷的日裔鋼琴家。)

 

最初以為是中了二氧化碳毒氣,但是化驗他們體內沒有這毒氣。初步了解,海克曼的心臟起博器最後有動靜是二月17日,而他們的屍體在二月26 日被發現,所以相信他們死了有九天。有可能是海克曼先死了,當貝西發現了就趕去浴室拿藥給他,但不幸的是她卻在這時因為緊張自己也心臟病發死了,或是跌倒,撞到頭部死了。這些都要等最後的解剖結果才會知道。(警方仍然沒有排除人為事件。)

他們的遺體是被平時為他們做工程的人凱斯勒Jesse Kesler 發現。當天他要去找他們,但門是鎖的。他從浴室窗戶見到貝西躺在地上於是報警。凱斯勒自己有一間建築公司,他認識海克曼夫婦已經有16 年。

這兩天見到影藝圈對海克曼的追思,兩次最佳男主角金像獎確實是電影圈的至高榮譽。而且他活到95 歲也是人間稀有的高壽,同時有一個相愛的妻子陪伴在身邊,這都是難得的至高福氣。唯一遺憾的是死的時候沒有人知道,導致遺體腐化。不過人死了身體自然會腐化,除非很快就焚化。

如果人類將死亡看得淡些,應該為海克曼慶幸,而不是哀嘆,悲傷。95 年的幸福快樂,不應當受到死後幾天的際遇影響。

至於榮譽,我認為兩座金像獎敵不過這位曾經為他工作的建築商凱斯勒的真情聲明。凱斯勒是發現他們屍體的人,那天他去海克曼的家,因為前後門都鎖著,在浴室窗口先見到貝西,他致電九一一,語不成聲,非常難過。後來相信找他的記者不少。他在昨天發表正式聲明,表示他絕對不會就海克曼夫婦之死發表談話。之後他發表了幾段文字:

「Gene and Betsy,多謝你們過去16 年給我的機會,友誼跟信任。海克曼,多謝你過去這麼多年在各項計畫中給我的幫助,當時都不敢相信跟我一起工作的是一個影壇傳奇人物。多謝你對待我的兒子,我的僱員那麼好,當他們都是同等地位的人。在工作時,你跟大家一樣。多謝你給我們留下那麼多好的故事,我會永遠的珍惜。」

「Betsy Hackman,多謝你這麼多年的友誼,慷慨,機會跟信任,多謝你愛狗,包括也愛我的狗。謝謝你給我的那麼多鼓勵,意見跟慰藉,多謝你是這麼好的一個人。」

「你們兩人都將永遠在我心中,是無盡的思念。愛你們兩個。」

我覺得這幾句話勝過十座金像獎。一個人可以贏得非親非故的人這樣的讚美,不只是證明他們天生慈善,更證明了他們一定先擁有自己心寧的平靜,有那樣的寧靜,才會有那樣的博愛。這樣的人必須先活在幸福中。

 

3/2/2025星期日

烏克蘭總統澤蘭斯基在英國參與歐洲國家元首召開的緊急會議之後,突然間對記者表示「烏克蘭已經準備好跟美國簽署稀土開採協議,同時我相信美國也已經準備好。」他說的協議,就是星期五他在白宮拒絕簽署的協議,同時在媒體面前展開叫陣及謾罵的協議。

到目前白宮沒有反應是否會安排他再到白宮簽署這協議。不過星期五在這場「現場錄影的」爭論之後,川普曾發表網文,說「當澤蘭斯基準備好了,他可以再來簽署」。

有消息說,澤蘭斯基今晚已經啟程前往白宮。同時會出席川普星期二晚上在國會參眾兩院舉行的國情咨文的演說,或者可以說是將功補過。

在星期五的爭論之後,澤蘭斯基兩度表示他沒有做錯,同時沒有必要跟川普道歉。之後他就到了倫敦參加歐洲的元首緊急會議,討論烏克蘭的和平前景。受到歐洲各國元首的熱情歡迎,他們都表示跟烏克蘭站在一起,同時譴責俄羅斯才是侵略者,媒體報導的角度,這些話都是針對川普的,似乎歐洲盟邦要脫離美國,今後自行對付俄羅斯。歐盟外長 Kaja Kallas 甚至說:「今天很明顯,自由世界需要一個新的領袖。我們歐洲人必須接受這挑戰。」這是要歐洲拋棄川普的領導。幾大媒體:CNN,ABC,路透社,紐約時報等都喜不自勝。因為他們終於再度證明,川普是跟俄羅斯站在一起,現在再度被歐洲盟友拋棄。(下:澤蘭斯基在歐洲峰會中與法國總統馬克龍,英國首相施凱爾見面。)

 

事實是,「美國跟普京同一陣線」是美國民主黨跟媒體一再希望製造的說詞,他們決定了這說詞,之後就去找證據。而這件事是他們最好的證據。

但是澤蘭斯基的表現顯示歐洲元首表面上的說話,跟私底下的看法是兩回事。要不就是媒體的解讀有問題。在這次的會議結束後,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在記者會中說:美國是一個可靠的盟友,沒有人願意見到星期五的事情發生,我不接受美國是不可靠盟友的說法,美國長久以來都是英國盟友,而且會繼續下去。

之後就是澤蘭斯基對媒體的講話。他說協議還在桌子上,如果雙方準備好就可以立即簽。

至於澤蘭斯基星期五為什麼演出一場「媒體面前的」大龍鳳,民主黨參議員莫非 Chris Murphy 自己爆出是他們給他的影響。據稱在澤蘭斯基到白宮之前,被安排先見了國會兩黨議員,但是他一向跟民主黨走得近。在他前往白宮途中,莫非的辦公室立即就在11:15 分,在 X 上發了一個短文說:「剛剛跟澤蘭斯基總統見了面,他證實了烏克蘭人民不會支持一個虛偽的和平協議,那協議裡普京得到一切他要的,而烏克蘭卻沒有安全保證。」還附了一張他跟澤蘭斯基同桌開會的相片。

這個推文就證實了澤蘭斯基還未到白宮,已經跟民主黨有了默契,不會簽署這協議。澤蘭斯基是否知道,民主黨基本上不希望「川普安排的」和平成功?這兩天民主黨跟媒體的反應就可以證實。他們幸災樂禍川普的協議不成功,和平協議不成功,這是甚麼心態?

因為莫非的推文,CNN 今天特地請他到節目State of the Union,他激烈譴責川普的策略說:「這完全是一件恥辱,白宮已經變成克林姆林宮的傳聲筒,每一天你聽見總統的國家安全顧問,他的全部安全顧問團隊,都是說的是克林姆林宮的說詞。…不是不相信外交斡旋,但是普京不能相信,川普是要烏克蘭全面撤退,讓俄羅斯大軍光榮進去。」

這是完全不負責任的說法。這是民主黨希望川普失敗,即使讓戰爭繼續下去。

川普必須盡一切方法讓普京同意退讓一部分土地,為達到目的,他必須讓普京到談判桌上,所以他送普京的「大禮」是顏面。2022 年俄羅斯派遣二十萬大軍到烏克蘭邊界,以為幾個星期可以拿下全境,結果三年了還未成功,而且全國的青年幾乎都戰死,或是受傷。這是全然失敗。他現在唯一需要的是顏面,否則他會繼續打下去。美國國務卿魯比奧說,他問歐洲一個國家的外長,他們有甚麼其他辦法可以停火?那人對他說:「我們唯一的辦法是讓戰爭繼續下去,再有一年,俄羅斯將無以為繼,就會願意停火。」這就是歐洲的辦法,繼續供應烏克蘭武器,讓戰火持續下去,這會再多死幾萬人。這也是拜登過去三年的策略。

如果澤蘭斯基確實在川普的「國情咨文」演說時出現,將是對民主黨一大打擊。因為民主黨計畫在川普這次重要的演說時,找來很多被川普及馬斯克開除的政府公務員到場,以向國人展示川普政府冷酷的作為。而烏克蘭和平談判失敗,更可以說是川普負面政績的證據。如果澤蘭斯基不僅簽了協議,還在這次演說時出現,唯一的輸家將是民主黨。

 

3/1/2025星期六

美國的官僚系統龐大到無與倫比,換了新的總統,新的司法部長,新的聯邦調查局長都起不了作用。上星期,司法部長潘邦迪 Pam Bondi 宣布她要依照川普的競選諾言,將有關性犯罪聞人艾普斯汀Jeffrey Epstein 的調查文件全部公開,她並且在星期四邀請了大約十位保守派的 podcasters 到司法部,優先將第一批 phase 1 的文件夾交給他們。但是這兩百頁文件卻讓人大失所望,甚麼內容也沒有,連潘邦迪自己都失望,因為這不是她要的資料。(下圖是艾普斯汀生前跟女友 Maxwell 的合影。)

 

做了檢察官這麼多年,她知道紐約南區法院擁有幾千頁的調查報告,怎麼可能拿出這些不相干的文件充數?她立即知道負責這件案子的紐約南區法院SDNY 的聯邦調查局辦公室做了手腳。她立即向新上任的聯邦調查局局長Kash Patel 發了一封措辭嚴厲的信件,要他徹查清楚,Patel 也答應要徹查,同時做到以後全部做到透明負責。

後來知道,紐約南區法院的聯調局負責人是James Dennehy,據紐約時報報導,他在川普當選後就指示手下要設法全力應付川普的新的指示。(這還是紐約時報的報導。)而當年負責艾普斯汀跟他的女友Ghislane Maxwell 的案子的助理檢察官就是FBI 前任局長康米James Comey 的女兒Maurene Comey。康米就是調查川普通俄,以及幕後阻止川普執政的FBI 頭子。是他負責展開Operation Hurricane 調查川普之外,還當眾誇口說將調查資料通知媒體,每天作為新聞報導,(這是違法行為,不知哪天輪到調查他。)他過去說過,當川普第一次當選,他太太跟四個女兒都參加了華盛頓的抗議遊行。

潘邦迪說,她過去看過艾普斯汀的部分起訴書,他們一夥人性侵多達250 位未成年少女的事實讓人厭惡想吐,現在 FBI 隱瞞這些文件是何居心?還有上百位的涉嫌人,是否是為了掩飾他們 身分及罪行?

我們都知道沒有理由的銷毀官方文件是刑事法,這些FBI 會明知故犯?但是我們已經見到,民主黨眾議院的一月六日調查委員會,在交棒之前已經銷毀了大部分的文件,只要媒體站在他們那邊,就無人追問,無須問責。

其實豈止銷毀文件,艾普斯汀 (2019年) 的死因到現在都無法交代。他是屬於最高自殺危險性的犯人,被安排住在防範最嚴密的監獄,但是卻被發現「自殺」了。他死的那天,兩個自動攝影機一個失靈,一個的錄影帶完全看不清。他應當有一個「同室」犯人的,卻在他自殺前一天被調走了,而且應當有獄卒每半小時到他房間看一次的也沒有。據說兩位負責的獄警在辦公桌上睡著了長達三個小時,之後兩人作了假的工作紀錄,到現在也沒有人為他的「被自殺」負責。

你說這些事都巧合嗎?現在FBI 的地方辦公室居然抗命,拒絕交出調查報告。現在事情過了兩天,還沒見到有新的發展。

紐約南區法院的聯調局辦公室,是FBI 最重要的辦公室之一,該區住著的都是非富即貴的聞人,這一區的資料目前都被deep state 的官僚系統控制了。所以有一個新總統,新的司法部長,新的聯調局長,能有多大作用?

 

3/1/2025星期六

烏克蘭總統澤蘭斯基跟川普昨天在白宮的針鋒相對,被民主黨說是「送給普京最好的禮物」,其實是澤蘭斯基送給民主黨最好的禮物。自從川普當選,民主黨就找不到一個川普的「軟處」可以攻擊,這包括馬斯克的 DOGE ,他們攻擊了好幾個星期都沒有國民響應,現在終於找到一個大做文章的機會。

昨天在白宮有份向澤蘭斯基發難的副總統范思,昨日傍晚就帶著家人到 (深藍色州) 維蒙特州 Warren 一個山區去滑雪,結果途中就受到有組織的幾百人舉牌示威,多數的招牌說他是賣國賊 Traitor,還叫他「到俄羅斯去滑雪」,說他是納粹流氓,說川普是普京的傀儡。事實上這些示威都是一早安排,跟今天白宮爭論事件無關,可見民主黨早就準備抗議范思到這裡滑雪。(下:范思跟家人去滑雪,沿路都有示威者。)

 

據說他們後來到這山坡另一邊比較少人的地區滑雪,結果也遇到抗議者。此外他們最初預定了一間四星級的別墅旅社,後來換了一間不透露地址的地方,以免受到騷擾。

如果這些美國人希望見到停火,他們會有這樣的舉止?這完全是希望小事化大。

以前說過,即使川普發明了醫治癌症的藥,他都會繼續被人罵,也許這藥都沒有人吃。

在歐洲,澤蘭斯基成為英雄,多國領袖紛紛說「要跟烏克蘭站在一起」,好像是說川普不跟烏克蘭站在一起。這些人頭腦簡單,如果川普表明他跟烏克蘭堅決站在一起,普京會跟他談判嗎?真正白癡。

至於歐洲領袖所以有此錯覺,都因為媒體的標題都說川普跟范思聯手攻擊澤蘭斯基,川普指責澤蘭斯基要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川普拒絕攻擊普京發動戰爭。沒有一間媒體公正的報導當天的事實。我甚至見到媒體報導,連馬克龍在星期一,跟施凱爾在星期四的訪問,都說成是沒有絲毫效果的,詭異的訪問。這是全然說謊。馬克龍在星期一的訪問說,川普是一個game changer,因為沒有他這停火協議根本不可能開始,只有他可以協商這困難的協議。施凱爾則說,英國已經自動提高國防預算到 2.5%,四年內提高到3%,以便歐洲可以負起更多防衛責任。這些都是正面消息,媒體全然隱瞞。而且他們到訪白宮都是為澤蘭斯基的訪問舖路,只要澤蘭斯基簽約,就和平在望。

昨天見到川普的財長畢勝特 Scott Bessent 的訪問,他說他負責這份合作開採稀土的協議,雙方談了三次本來已經說好可以簽約,但是澤蘭斯基自己要求到白宮簽約,卻上演這一齣鬧劇。不知道他存的甚麼心。

另外據川普任命的俄烏戰爭談判特使Keith Kellogg  將軍說,他與澤蘭斯基政府談妥這項協議後,原來建議由他跟澤蘭斯基在基輔簽署,但是澤蘭斯基的幕僚長Andril Yermak 堅持推動要澤蘭斯基親自到華府簽署。他說他認為這兩人關係不好,但勸說無效。Yarmak 發言人則說,是澤蘭斯基的辦公室推動他自己前往簽約。

這項協議將使美國擁有烏克蘭一半的稀土資源。但是美國要負責全部的開採技術及費用。

川普第一次上台時,北韓天天釋放飛彈,威脅韓國,日本甚至美國範圍。伊斯蘭國在全世界放炸彈,人人自危。俄羅斯剛剛佔領了克里米亞,沒有一個國家有反應。川普上台後,全部整肅了,四年任內平安無事。這麼多人,包括世界領袖,都看不到川普一下台就烽煙四起?兩場戰爭死了多少人?都不會自己思想的嗎?

 

3/1/2025星期六

昨天在白宮上演的外交災難經過媒體的報導,果然又變成是川普一方的錯誤。首先媒體都沒有報導這次會面前面大約30 分鐘的友好氣氛,(雖然澤蘭斯基的態度一直有點僵硬),而且因為那一段太長,所有媒體都從雙方開始爭辯之後開始。就認為川普跟范思兩人對付澤蘭斯基一個人。其次我見到,沒有一個媒體報導,澤蘭斯基此次是專程到白宮去簽署這份開採稀土的協議,白宮一切都準備好了。但是他臨時改變態度。一方面似乎是不願意簽,又或者是在簽署之前要盡最後努力,陳述他不服氣。這就是烏克蘭方面的責任。如果烏克蘭方面有不滿意,就不要同意這次的邀請,前來抗議。

 

見到所有媒體都沒有交代背景。事實是這份協議談了這麼多天。已經在烏克蘭建議下修改過一次,雙方滿意了才宣布要簽了。川普前一天還樂觀地對英國首相施凱爾表示,澤蘭斯基明天就會來。當然在沒有簽約前,誰也不能做定數。川普當時也說 Let's see what happens.,但是在外交程序上,沒有做準不會邀請他。

聽到媒體說:「普京這人不可以相信,所以協議上要如何如何。」依照澤蘭斯基的意思,他要求美國在協議上加註安全保障 security guarantee,這等於是讓烏克蘭加入北約 NATO 一樣的條件,要不就是要美國保證「一旦俄羅斯入侵,美國會派軍保護」的條文。問題是,你們已經知道普京不會遵守協議,加上這段文字就可以阻止他?如果硬是要這樣做,這就是要跟俄羅斯宣戰。因為普京說過:烏克蘭加入北約,是他的底線。這是要去挑釁他的底線。大家忘記了,拜登過去三年都拒絕給烏克蘭戰鬥機跟中程,長程飛彈,就是(膽小怕事)害怕俄羅斯用核子武器反擊,現在你們要川普下手,不顧一切對抗?所以川普說:「你這是要拿第三次世界大戰做賭注。」但是見到媒體說,川普責怪澤蘭斯基在發動戰爭。而不責備普京。

對付好像普京這一類人,你不能用一紙協議箝制他,你必須用武力做後盾。昨天范斯說的:「拜登時期說了很多好聽的話,給你軍備,但是拖長了戰爭,死了很多人。你似乎喜歡聽好聽的話。現在川普總統是用外交手段給你和平。」(大意如此),之後澤蘭斯基就開始質疑這「外交手段」展開爭論。

事實是,制裁普京有很多手段,絕對不是一紙協議。例如說,拜登上台立即中止了對俄羅斯北溪二號輸油管的制裁,讓俄羅斯的天然氣跟石油大量供應歐洲國家,德國是最大買家,讓普京國庫充足。之後普京又見到拜登政府從阿富汗撤軍時的沒有計畫,連幾十億的空軍基地跟軍備都留下不管。這些都助長了普京入侵烏克蘭的誘惑。

澤蘭斯基列舉1994 年布達佩斯備忘錄,當時美國,英國,法國強迫烏克蘭放棄核子武器,以確保俄羅斯不會侵犯烏克蘭,白俄,跟卡薩斯坦。但是俄羅斯還是在2014 年占領了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半島,又在2022 年入侵烏克蘭,戰爭持續到現在。

澤蘭斯基的國土被俄羅斯兩次侵略,他都沒有想清楚原因。普京都是趁美國軟弱時入侵。奧巴馬時期大家都見到,他在外交上一無作為,而且顯示出軟弱。最主要的一件事是當時敘利亞總統阿薩德對國內反叛份子使用化學武器,國際譴責聲不斷。奧巴馬在 2012 年八月正式發表聲明,如果有證據見到阿薩德對國民使用化武,美國不會容忍,這是他的底線 red line。但是一年後阿薩德再度大量使用 sarin gas 對付反政府叛軍,死了一千四百男女老幼,兩千多受傷。但奧巴馬在全世界人注目下沒有反應,結果普京就在五個月後(2014年三月) 攻占烏克蘭的克里米亞。

這是普京明確違反布達佩斯協議。但是之後那簽約的幾個國家也是反應微弱。他們只是將俄羅斯排除於 G8 之外,加上微弱的經濟制裁,請問對於普京,克里米亞半島重要,還是G8 的會員身分重要?如果你不制裁他在石油上的收入,其他的制裁都是花拳繡腿毫無作用。而且之後,歐洲國家實施綠化政策,完全禁絕自己生產能源,繼續從俄羅斯的北溪一號,北溪二號購買能源。這些政策能夠制止俄羅斯擴張領土?你用道德條文可以束縛一個不講道德的暴君?

此外奧巴馬當時對於烏克蘭請求的軍事援助居然拒絕了,只是送了為數數億元的醫療及人道援助,包括川普經常說的毛毯在內。川普上台後第一年就順應烏克蘭的請求,供應對抗坦克的 Javelin 飛彈。第一批批准的包括 210 枚飛彈,及兩個發射器。這是當時美國對烏克蘭供應的第一批武器。請問這些武器是對付誰的?當然是俄羅斯。

媒體沒有告訴你的是,普京害怕川普。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川普在第一次就職後三個月,阿薩德又對內戰的敵軍使用化學武器,還記得當時川普在記者會說,這行為不能容忍,他還描述有兒童死了,表情悲戚。之後不到三天,2017年四月七日他就下令軍方對敘利亞的空軍基地發射了59 枚Tomahawk 巡弋飛彈。這件事是對全世界的宵小國家的警告,之後的四年天下太平,沒有人敢亂動。記得川普下令那天剛好是習近平在Mar-a-Lago 作客,川普在晚餐桌上告訴習近平這件事,他說習近平聽了面色沉重。這麼多年美國還沒有一個像川普一樣作風這樣果斷的領袖。

昨天澤蘭斯基說的最讓川普跟范思無法忍受的就是,他說他要川普證明他不是跟普京站在同一陣線。這就是受了媒體的影響。說過很多次,川普要引誘普京談判,他能一開始就跟普京扯破臉?你是自己人,卻這樣不通氣,處處懷疑川普,這樣就很難跟你談協議。何況你要普京讓步的地方很多:要他退還多少(這一次) 佔領的土地,要他拿出被凍結資產中多少錢,用來作為烏克蘭重建經費,這些都在談判項目之中。(其實這也是受到媒體影響,昨天記者會中多數記者提出的問題,都是要川普保證俄羅斯不會有後續行動的。這就是對川普質疑,同時讓澤蘭斯基認為自己有理。)

過去這麼多年美國跟西方的媒體都跟著西方左傾政府和稀泥,沒有一件事情明確的報導。特別是川普的新聞,不論川普做得多好,到了媒體的筆下都是邪惡的。剛剛到網路去查證川普對敘利亞發射飛彈的日期,Javelin 飛彈,或是北溪二號的制裁等等,出來的多數不是事實,而是對川普的查證 fact check,(奧巴馬的紅線事件,倒是非常誠實報導。)但這些事實是隱瞞不住的。他們只是標題混淆視聽,仔細看內容,事實都還存在。不過媒體這樣的作為,只會破壞世界和平。請問烏克蘭過去三年死的人,應當是誰負責?絕對不是川普。但是依照新聞報導,他罪大惡極。

Click: 4385
About Us | Privacy Policy | Contact Us |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