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生活雜文

北美原住民問題
手機越來越聰明,人越來越笨
好萊塢黑名單事件
死刑與民意
惠妮‧休斯頓之死
兩個截然不同的歌星
一件罪案是怎麼發生的
杜魯多的拳賽-政治人物是怎樣產生的
年輕人的Entitlement觀念
美加政論-宗教受箝制

麥家廉幫倒忙

2019-01-24 21:28:52

加拿大駐華大使麥家廉John McCallum這一次回國述職,原來是要幫加拿大加一把力,解決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被拘捕事件。沒想到他闖了禍,給他的老闆杜魯多惹了禍,有可能還要丟官。

麥家廉剛回來就到政府內閣及國會的相關小組做閉門簡報,本來他是無需見記者的。但是他在星期二在民間社團「加中關係理事會」的安排下,特地召開了一個華文媒體記者會,講了四十分鐘的話。而且可以用暢所欲言來形容。有人認為,他開這個記者會不會不經過政府的批准/許可。

也有人認為,雖然麥家廉在出任大使之前,和當地華文媒體關係還不錯,但不至於會因此專門見中文媒體。聽過他在記者會中的說話,很明顯他是要藉新華社及央視等記者,向中國政府放話,說加拿大是站在他們那一邊的,請對方高抬貴手。這才是他開記者會的目的。

這就更證明了,他這記者會應當是經過杜魯多政府授權的。

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今日的講話也證明了,中國是「收到了」這個訊息。如果不是一些多事人的阻擾,這個對話應當是達到目的。

這些多事的人包括保守黨黨魁希爾Andrew Scheer,還有加拿大駐華前任大使馬大維David Mulroney,以及不少的主流媒體。因為他們分析了麥家廉的話之後說,他那天講的話中有三分之二好像是孟晚舟的辯護律師,而非一個政治中立的大使。

比如他說:孟晚舟的案子有很大勝算機會,因為他認為被告有三個有利的理據,第一,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曾經說過,如果中美貿易談判過程中有需要,他可以出手干預放人。這形成政治干預。此外他還說,這案子涉及治外法權,以及美國對伊朗的制裁,而加拿大本身未曾簽屬此一制裁協議,所以未必須要遵守云云。

麥家廉這番話被認為是充當孟晚舟的律師,幫她打官司,甚至是獻計。

另一方面,麥家廉等於是將事件責任歸咎於美國,不僅因為美國要求本國拘捕孟晚舟,而且還責備川普把事件政治化了。

也許麥家廉說出了很多加拿大人的「心聲」,所以很多人認為他沒有做錯。但是他以一個大使的身分這樣說,是代表加拿大政府呢?還是代表他自己。如果是代表加拿大政府,那杜魯多就要為他的話負責。杜魯多擔當得起嗎?因為加拿大一開始就說逮捕孟晚舟是司法事件,現在你這個大使硬要說是政治事件,豈不是自打嘴巴?而且你現在明明白白說加拿大是委屈的,事件都是美國引起的,你是否要將美加關係再惡化呢?

麥家廉的一個記者會,推翻了加拿大過去一個多月努力營造的「司法獨立」的說法。

很多人認為麥家廉 的一番說話是為杜魯多惹禍,但我認為是杜魯多推他出去惹禍。他沒有理由未經批准就說這番話。

其實我也聽說過,因為麥家廉與北京政府的良好關係,一開始他就認為以自己的關係可以幫渥太華解決這件事。這一次記者會,就是他可以幫忙的證明,沒有想到越幫越忙。

如果杜魯多相信可以靠一個大使的關係幫忙,如果杜魯多批准了麥家廉的記者會,以及他講話的方向,更證明了杜魯多政府真的是沒有外交人才,沒有外交方向,沒有外交計畫。

由這件事也可以看出杜魯多政府的手忙腳亂。杜魯多本人不知道怎麼辦,外長方蕙蘭不知道怎麼辦,現在更出來了一個大使不知道該怎麼辦。

其實一開始,杜魯多政府就應當堅定立場,不要顧左右而言他,他會贏得中國的尊重,美國的尊重。正確的道路只有一條,不應當左顧右盼。

附註: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今天的說話:“我們注意到加拿大駐華大使麥家廉有關的表態,我相信任何一個具有正常判斷力的人,都可以看清這個事件的本質。我們希望加方能夠看清這問題,作出正確的選擇,不要作火中取栗的事情。”

01/27/2019

加拿大駐華大使麥家廉John McCallum終於被開除了,他第一次在星期二的中文傳媒記者會之後沒有被炒魷魚,他是在星期五在溫哥華再度將他「說錯的」話又說了一次,於是被炒。

這證明了我所說的,他第一次說的話應當是被杜魯多總理方面批准的,所以盡管引起軒然大波,杜魯多都沒有炒他。但是在惹起這樣大風波後,他頑固的再說一次,這一次杜魯多不僅不必顧忌,甚至可以有一個理由炒他。這就是讓人難以理解的過失。(有一位溫哥華星報的華裔女記者,自稱是她的訪問讓麥家廉丟官。所以麥家廉那句話不是公開這樣說,而是私下跟一個記者說的。這位記者還非常得意的說,麥家廉原來不知道自己被錄音,知道後要她不要發表,但她還是發表了。這證明了我過去說過好多次的:今天的記者不是以報導新聞為己任,而是以整人,拉下政客為成功的標竿。)

 

相關文章:

孟晚舟事件考驗杜魯多

Click: 1549
About Us | Privacy Policy | Contact Us |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