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生活雜文

北美原住民問題
手機越來越聰明,人越來越笨
好萊塢黑名單事件
死刑與民意
惠妮‧休斯頓之死
兩個截然不同的歌星
一件罪案是怎麼發生的
杜魯多的拳賽-政治人物是怎樣產生的
年輕人的Entitlement觀念
美加政論-宗教受箝制

杜魯多印度之旅多了一個真相

2018-04-16 22:59:51

記得加拿大總理杜魯多的印度之旅?他帶著全家,穿著印度服裝在印度各處旅遊,期間又邀請一個前錫克教恐怖份子參加酒會,導致印度政府不滿,完全冷待杜魯多。

杜魯多回國後,遭到反對黨批評。之後媒體報導,這件事是因為印度政府中有人惡意的安排,才使到這位前恐怖份子Jaspal Atwal能夠在那個時候回到印度,並受到邀請。這番話的意思是,杜魯多及自由黨沒有錯,錯的是印度政府裡面的人故意搗亂。

這樣的說法很為反對黨質疑,認為有可疑。在多次追問下,知道這個傳言來自於國家安全顧問丹尼爾莊Daniel Jean。傳媒說,他們是在二月22日接受了丹尼爾的簡報,獲得這個資訊的。

後來保守黨還是認為有可疑,而且印度政府在第二天就鄭重否認。在保守黨追問下,杜魯多於二月27日在國會中回答質詢時表示,丹尼爾是國家安全顧問,他說的話是正確的。這表示他承認,是印度政府中有人搗亂。

之後保守黨在在國會質詢,丹尼爾提供給媒體的資訊是否國家機密。如果不是國家機密,既然記者可以知道,那麼國會議員也有資格知道。杜魯多回答,不是機密。

於是保守黨黨領希爾Andrew Sheer說,丹尼爾應當到國會作證,將這些資訊告訴議員。杜魯多及自由黨堅持不肯,他們只同意讓丹尼爾向希爾一個人閉門報告。希爾反對,經過保守黨24小時拉布質詢之後,是丹尼爾自己主動要求到國會聽證,回答問題。

今天丹尼爾終於到國會作證,他說的話讓大家大吃一驚。我做記者這樣久,還沒有見到一個人這樣坦白。

丹尼爾在國會內及在走廊外都這樣說:他是來澄清謠言的,他說首先,請Atwal不是印度政府的錯。他說皇家騎警RCMP,國家情報局CSIS,及本國駐印度使館三個機構,都將Atwal的資料一早給了總理辦公室PMO,但是PMO不予理會,所以出錯的是PMO。

丹尼爾又說,他從來沒有說過是印度政府中有人惡意破壞,製造機會讓Atwal受到邀請。他還解釋,印度是因為國內壓力,才將Atwal由禁飛名單上除名,不是陰謀。

好了,既然這樣,為什麼當初記者都說是丹尼爾給他們的簡報上這樣說呢?而今日丹尼爾鄭重否認他說過這樣的話,那麼是記者們自己杜撰的?還是另外有人給記者們這些錯誤訊息?

今天丹尼爾說,他是由PMO總理辦公室那裏得到記者名單,所以暗示整件事是PMO的策畫。他還說,他今天出面澄清,是要為三個很好的機構的名譽澄清。這表示,他為RCMP,CSIS,及駐印度使館的名譽澄清。很明顯,他將PMO拿出來晾乾。

這是很明白的打了PMO總理辦公室一個巴掌。也間接打了杜魯多一個巴掌。還有一群人都被打巴掌的是那幾個中央傳媒。

(丹尼爾所以這樣勇敢,是因為他在今年一月已經宣布要退休。)

但是你不要想從媒體那裏得到真相。幾間媒體都沒有第一時間發這條搞,等到晚上發了,都將丹尼爾的話含糊了。環球郵報Globe and Mail自己不發搞,卻引用路透社發的稿說,丹尼爾的簡報明顯讓記者們不清楚,還說丹尼爾沒有明說,究竟是誰在散布這些不實的消息。(他即使知道是PMO或是記者,他敢說嗎?)多倫多星報更神奇,這間左派報紙完全側重於丹尼爾說他被人誤解,但又不說是被那些人錯誤引用。星報甚至說,PMO沒有做錯事。又說當時PMO沒有壓力讓他向記者做簡報。最後的結論是,保守黨不應當責怪杜魯多推動陰謀論,更指責是保守黨領袖希爾多次推動印度陰謀論。(我的天)。最後說星報自己在這件事的報導沒有錯。如果真的沒有錯,為什麼當時所有媒體都說一樣的話?

最可笑是,國營的電視台CBC在每日新聞中居然沒有這條新聞,反而將川普的律師Michael Cohen出庭的新聞報得震天價響,說是bombshell新聞,趁機將Fox News的Sean Hannity嘲諷一番。但是本國特大新聞卻欠奉。他們若不是自知理虧,會掩飾不報嗎?

這就是我一再說的,傳媒利用國民不看記者會,不看現場報導,所以才敢這樣瞞天過海,欺騙每一個讀者及觀眾。

後記:

這真是一件奇妙的事件。這樣一件大新聞,只鬧了一日,從此再也不見諸報章。保守黨也只在國會再提過一次,就不再提。明顯是被壓制了。因為Daniel Jean當日說的話,我及幾個在電視機前的人聽得清清楚楚。是PMO的錯,是記者報導錯了。

這件事顯示,本國記者罔顧事實,願意顛倒是非,願意欺瞞讀者觀眾,一手遮天,…只要有這個媒體群眾存在,民眾等著被長期宰割。

 

相關文章:

杜魯多到印度

杜魯多為什麼甘冒得罪印度之險

Click: 2447
About Us | Privacy Policy | Contact Us | ©2011